相信每个留学生刚刚踏上
澳洲这片土地的时候,
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
但实际上不仅仅是留学生,
还有一类人虽然出生生活在澳洲,
也面临着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扰…
香蕉人还是文化桥梁?
1818年,广州人麦世英抵达悉尼,成为澳洲第一个华人。在此后的200年时间里,不断有华人踏上澳洲这片大陆,在这里定居、成家。
而不少在澳洲出生的华人,也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华二代”。
但是对于“华二代”来说,夹杂在中华文化和澳洲文化之间的他们,也常常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感到困扰。
经常往返于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工作的 Jenny Zhou 说,她经常感到被误解。
Zhou女士是一名双语演员和电视节目主持人,许多华人社区的人都称她为“ABC”,即在澳大利亚出生的中国人。
2012年,她成为了上海戏剧学院仅有的两名留学生其中的一个。但当时她在学校上学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们都问她为什么“不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图片来源:ABC News)
他们不知道我出生在澳大利亚,普通话甚至不是我的母语,因为我的父母说的是上海话,属于中国方言的一种。
尽管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现在她的普通话已经流利,但她还是会偶尔为自己说得不好而道歉。
“我希望有一天人们不会发现我有口音。”
像Zhou这样的第二代移民,在两个世界的交汇处长大,这样的经历也让一些“华二代”开始质疑自己的认同感。
Zhou表示,新到的中国移民与那些在澳大利亚出生的人之间可能经常存在社会脱节。
他们只是不理解作为一个‘ABC’的挑战。我认为自己既是中国人又是澳大利亚人,没有必要非得做出选择,为什么我不能两者兼得呢?
麦考瑞大学亚洲研究讲师Mei-fen Kuo 指出,许多第二代澳大利亚人经常感受到两种文化之间的矛盾。
由于他们独特的文化地位,这一群体非正式地充当了社会和家庭之间的“文化桥梁”,把外国的思想和观点带回家,并以一种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能更好理解的方式翻译它们。
但在澳大利亚的第一批亚洲移民中,他们的孩子有时会被贬义地称为“香蕉人”。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标签指的是一个表面上明显是“黄皮肤”的人,但在内心中接受的其实是“西方文化”。
Kuo博士说,考虑到移民家庭中二代子女所扮演的复杂角色,这些术语显示了使用它们的人缺乏洞察力。
也就是说,“香蕉人”这样对于“华二代”的描述并不准确。
总的来说,华人移民的第二代在打破种族刻板印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身份不稳定
Lucy Du出生于中国,但在她四岁时随父母移居澳大利亚后,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墨尔本生活。
像Lucy这样在年幼时随着父母移民并在与出生国不同的国家经历大部分成长经历的人有时被称为“1.5代”。
Lucy曾是北京的大学交换生,后来在上海的澳大利亚领事馆工作了几年。
她说,直到那个时候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中国“澳洲侨民圈子”的一部分,而这是她从未想过的事情。
(图片来源:ABC News)
过去,她常常看不起留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国际留学生,因为他们经常会有“小团体”,不与其他国家的学生来往。但是在中国,她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同样的事情。
对这一点我感到非常震惊,就像在澳大利亚的中国海外学生一样,我也生活在一个‘圈子’当中。
我想这是因为我与其他澳大利亚学生和同事有很多共同点。
但与此同时,她承认她对澳大利亚的历史和文化有“有限的”理解,“特别是与澳大利亚土著有关的事物”。
我无法及时告诉其他人关于他们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所发生的事,这很尴尬。我对板球也零兴趣,而且完全不知道比赛的玩法!
斯威本大学学者Glenda Ballantyne和莫纳什大学研究员Aneta Podkalicka的研究发现,第二代澳大利亚人通常很难选择特定的术语来表达自己的身份。
对于某些人来说,试图描述他们的身份确实令人感到困惑,而且他们的想法每天都在变化。对其他人而言,之所以难以表达自己的身份,是因为平凡的生活,日常生活感到非常默认。
对于这一点,Lucy表示赞同。她说,自己的文化身份非常不稳定,而且多年来一直在变化。
我曾经非常讨厌把馄饨带到学校吃午饭。我只想要像其他所有人一样的火腿和奶酪三明治!
最后,
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使是留学生来到澳洲,都多多少少会受到澳洲文化的影响,更不用说从小在澳洲出生长大的移民二代,接受的一直是西方的教育。
但是对于华二代来说,生活在两种文化的边界下,或许有时候确实会造成困扰,但这也可以是一种优势。
成为两种文化沟通的桥梁,不仅能帮助澳洲民众更好地了解华人群体,更加有助于华人更好地融入澳洲社区。
相信通过努力,华二代也可以摘掉“香蕉人”的标签,成为一个拥有自己特色的独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