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真能成为你实现梦想的踏板吗

原创 2016年07月11日 TIMEZONE


前两年曾为帮忙申请出国的中介机构做过一次以留学国和学校介绍为目的的presentation,之后的自由交流时间,我和这些在校大学生们聊了下,发现他们在留学国和专业的选择上犹豫不决,问题不少,而这些问题我都曾纠结过。


01

为什么想去留学


我并非中介,被咨询的经历有限,但是从自己和同学身上多少总结出一点想法,简单概括了下,“为什么留学”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分为四类:

第一类属于个人的自我认知和意识形态的发展

就是长见识、接受锻炼、变得独立。中国人爱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足以看出中国人对于“长见识”这一点有着自古以来的迷恋。

国外无论风景、历史文化、政治氛围、还有人的性格都与中国相异,甚至大相径庭。在这种差异巨大的环境中生活的确能让人感受到大千世界的神奇造物之力,聪慧之人能学到换位思考,或反思自身成长经历的褒贬之处。

思想碰撞迸发的火花有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膝跳反射”,胡适、鲁迅、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就是在接受西方新式教育之后发动的新文化运动,不然还真不知道中国的学生们得自幼捧着孔孟书籍死记硬背摇头晃脑到什么时候,像我这种只爱看三俗文学的人大概永无出头之地了。


第二类嘛,就是那些遵从“不要压抑天性“的顽主们的方针

这类人的留学目的很简单:成绩不好,避开高考(或研究生入学考试)/没玩够/延迟毕业/延迟就业。他们没什么功利心,无所谓学校、专业,只要经历过,感受过,爱过,恨过就够了,反正,这个世界,快乐才是王道啊!

顽主们其实是最纯粹的一伙人,他们清楚自己是块什么料,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老实说,比我等莫名其妙天天闲着没事思考人生意义的人脚踏实地多了。他们深谙“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理,趁年轻时洒脱、欢快,主求一个“爽”字

就像《欢乐颂》里的曲筱绡,你说她不学无术,留学期间过着完全“买买买,玩玩玩”的日子,但你敢说自己对她的人生态度没有过一丝羡慕之情?

第三类就是各种提升硬件的需求——学语言,提高学历,以及进入理想学校

有那么一拨人是希望通过留学把英语/某个小语种学得地道透彻的,即便回国后栽进与专业相异的行业,说得一口流利外语的你再怎么也独具优势。

此外,中国大学入学门槛高,许多人被挤下高考独木桥,或是无法拿到理想学校的offer。

留学则不然,国外学校的招生制度相对灵活,只要你能证明自己有足够能力入读某所学校的某个专业,你尽可以奋力与招生老师argue个三百回合,直到据理力争得到满意结果。因此,即便是世界名校,也未必有国内的清华北大看上去那么遥远。

而且和国内只认分数这个死理相比,国外学校让学生们更有机会表现自己的特长,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而这种“成全”往往是双向的,学校成全了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做出的成绩又会为母校争光。


第四类明确借着留学之名,打其他主意的

最常见的就是把留学当做移民的跳板。我当年有一个同学就是这样,入学后,心思并没有好好放在学习上,而是到处拉人脉,谈合作,希望能顺利办成投资移民。当年她想在英国办投资,而英国又是对外来移民门槛最高的国家之一,她努力了一年,最后却以失败告终。第二年,听说她去美国了,应该是申请的正式课程,直到现在,不知道移民办得怎么样了。

还有一个原因我也归在这一点,即父母之命。因为移民显然也是父母大力支持,或至少是认可的。留学也一样,中国父母爱为孩子安排一条他们眼中完美的道路,他们相信留学深造能把孩子培养成龙,移民更是让后代逃离中国式局限发展的出路。

我不敢说他们想得一定错,但他们的孩子是不是也这么想呢?


02

留学能为你带来什么


实际上,留学这片看上去很美的云彩,是否真能满足你的所有愿望?

先谈谈上面提到的长见识和吃喝玩乐。实际上这二者有异曲同工之效,区别是前者有思想的注入,后者是生理享受。

你长的见识也许提升了个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你知道了某个奢侈品的新品和他们的用工用料,你知道哪家米其林名副其实,你还清楚捷克附近的小城市中有个骷髅教堂,你也了解和外国人谈恋爱是什么感觉,但老实说,这对你的职业发展,你对未来方向的把控,未必有用。

直接点说,就是你没法用虚无缥缈的“见识”二字说服任何面试官。见识是软实力,他的作用是在你有足够硬实力,底气十足的情况下为你的人格增添一些梦幻般的魅力。说白了,它能让你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但不能让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至于那些目的明确,想要直接靠留学这个踏板获得结果的人,只能说你们可能也要失望了。


首先,语言环境的确能起到加速语言水平提高的作用,但学习能力靠的是主观能动性。如果你到了异国他乡后,只在中国人圈子里混,即使待了五年十年,语言水平恐怕不会比刚到时好太多。

如果你平时需要用到留学地语言的仅限吃喝玩乐,那你的词汇量也无法丰富到足以谈公事,术业有专攻,同一种语言也有不同侧重点,所以,留学能提高语言能力基本就是个假命题。

至于想要镀金和移民的,我只能说:教育不是理财,回报无法成为一张一目了然的报表。即便你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申请学校,教育投资回报率未必有你想象中高。

常有新闻报道某某学校的留学生归国后工资仅三四千,甚至待业在家,尽管媒体有些渲染过度,真实情况无人知晓。但不可否认,不是每个海归必然高薪高职,甚至有些因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难以接受。

投资理财产品和教育的不同是,金钱得失在账面上一览无余,但教育为你带来的,除了一份合适的工作外,还有你的思想言论,你对事物的包容能力,你的做事方法,你的time management,以及一些没法清晰举例的形而上。

如果你抱着成为海归即名利双收的话,留学可能会让你失望。


03

留学后,你梦想成真了吗


我只想问问那些已然毕业的人,无论你是留在留学地,还是回国了,此刻的你过得怎么样?留学有没有助你梦想成真?

你的专业和当初的设想是否一致?如今从事的行业,你的职位是否如你所愿?那些想要出国见世面的人,你是否更加领悟人生了?

在知乎上看到一段话,这里借来用一下:

“它(留学)不是某次成绩考砸了后的冲动,也不是孩子作为对父母的叛逆的选择,不是父母为了哄孩子开心送的礼物,更不是投资期待短期回报的一种理财,它是人生道路的选择,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它是需要在精细研究之后做出的舒服的、快乐的、上进的选择,如果为了如此重大的一个决定还不能踏实冷静下来去研究、考量,没有耐心去评估,那么我想,哪里都不会是好的出路,因为家庭、孩子都没有准备好”。

成功留学的你,留学成功了吗?

(本文配图均源自网络)





时区作者 佐伊邱 

 在 通 往 嬉 皮 士 的 道 路 上 夭 折
微信号:ZzoeQiu


如果你喜欢佐伊,就给她发个小红包呗


想知道Guan点栏目还吐过哪些犀利的槽?回复关键字,告诉你一个不同的世界观

啃老 | 现在啃老,是为了以后不啃老

援交 | 留学生援交,真的不止是一个标题而已

同性恋 | 与其懦弱地欺辱,不如勇敢去接受

澳洲学术 | 澳洲学术造假,怪我咯?

枪 | 这样被枪指着头,吓得我裤子都湿了


这是时区的Guan点栏目,如果你有不吐不快、犀利过人的想法,欢迎来砸稿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