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微榜
帐号
文章
问答
我收藏的公众号
我收藏的文章
我浏览过的公众号
我浏览过的文章
提交公众号
登录
注册
我收藏的公众号
我收藏的文章
我浏览过的公众号
我浏览过的文章
找公众号
搜文章
是时候为我们中国男人正名了!女人们,我们不比白人差!
2020年09月04日
澳微帮
本文授权转载自:yeeyi亿忆
ID:auyeeyi
亿忆说事儿
Liza,亿忆网特约撰稿人。90后女生,目前旅居悉尼。本文如未授权,严禁转载。
欧美有个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史蒂夫.哈维,他主持了多款合家欢类的游戏、脱口秀。但就是这样一个本该是“合家欢”的节目主持人,曾经在自己的节目里口出狂言,大讲歧视亚洲男人的话!
事情是这样的,哈维当时正在笑话一些指南书的名字,其中一本是《如何约会白人女性.亚洲男人的指南书》,哈维此时忽然大笑并说:
“谁会约会亚洲男人?”
“请问你喜欢亚洲男人吗?——不了,谢谢。”
“我甚至都不喜欢吃中餐!”
哈维夸张的笑声和观众的罐头笑声交相辉映,一时间场面极其尴尬。
这期节目播出后,立刻引发了亚裔群体的集体抗议:因为哈维的发言无疑就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
同时,哈维的这番言论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思考:在西方社会中,的确充斥着不少对亚洲人的歧视和偏见,而在约会市场中,尤其如此。
亚洲男人常常被视为不性感,没有男人味,腼腆和不主动,缺乏吸引力的;而亚洲女性则被过度性化、玩物化,认为亚洲女人都娇小可爱并且百依百顺。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这与亚洲人被歧视的历史有什么关系?
中国男士应该如何冲破这样的困境?我们请来的情感专家,又对中国男士们给出了怎样的建议呢?
01
不要白米饭
根据时代周刊的报道,约会软件的大数据显示,亚洲男性是最不受用户喜爱的男性群体。
大多数的西方人觉得亚洲男人没有男人味,性格羸弱,身体羸弱,甚至连下体都是小的。而这种对亚洲男人的嘲笑层出不穷,甚至连亚洲女人都会被洗脑。
而在约会网站上,甚至有些人直接在自己的简介里写清楚了:“No rice!”就是不和亚洲人约会的意思。
这种明晃晃的歧视现象非常常见。根据NBC电视台的调查,有将近半数的亚洲男人当面被说过“我不约会亚洲男人”。而这些歧视对生活在西方社会中的亚洲男人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这些偏见显然是不合理的。
首先,每一种人种都有不同的长相,不能因为一个人种的外在特征,就否定对方的外貌,甚至整个人;其次,大多数对亚洲人的偏见,根本就是错的。
比如说,平均身高方面,根据统计数字,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9.5 cm,澳大利亚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75.6 cm,看上去是中国人比较矮对不?
但事实上,如果我们找找背后的原因就不难发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数量远大于澳洲人,许多在贫困地区生活的中国小孩并不能摄取到足够的营养,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体格发育。
如果仅仅把调查的对象放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例如北京,男性平均身高就变成了175.2 cm!也就是说,如果亚洲人能和大多数发达的西方国家一样,从小就摄取成长所需的足够营养,人种之间的身高差别根本就不大!
02
从黄祸到小黄人
要探究亚洲男性被偏见的原因,还得从历史上华人遭受的待遇开始说起。
19世纪的澳大利亚,大多数来到澳洲的华人,都是参与淘金的中国劳工。这些劳工绝大多数是单身男性,一方面是因为来澳洲进行的大多数是繁重的体力活,并没有女性愿意从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时候澳洲的移民政策很少给予中国女人入境的权利。当年在澳的中国男女比例,甚至达到了400:1。
那么多的中国男人,他们的婚姻如何解决呢?
最开始,澳洲社会对于种族通婚还没有那么多的禁忌,许多中国男人在澳洲定居后,会选择与当地的白人女子结婚。当时在中国劳工聚集的比较贫困的地方,白人男性对妻子的对待往往十分糟糕,他们甚至会强迫妻子卖身,再挥霍她们卖身赚来的钱!导致当地的白人女性不愿意嫁给暴力、有酒瘾的白人男人,转而选择与勤劳踏实的中国劳工结婚。
那时候,约有2000多对白人女性与中国男性结婚的登记记录。
然而,中国劳工与当地女性结婚的事情,很快就引起了当地白人男性的不满,掌握话语权的白人男性通过报纸,大力宣传中国人的“黄祸论”,说他们是“邪恶、猥琐、不道德、破坏澳洲价值观”的,并且称与中国男人结婚的白人女人,都是“有酒瘾的妓女或者囚犯”。还有警察以“游荡”这样的理由,去逮捕这种中国男人和澳洲女人组合的夫妻。
来自1886年的澳洲杂志“The Bulletin”的插图,里面形容亚洲男人带来疾病、毒瘾与道德腐坏
而后,“白澳政策”正式实行,中国移民被彻底禁止进入澳洲,种族之间的通婚也被明令禁止。
再之后的二战,日本作为法西斯国家,也令西方国家掀起一波反日热潮,这也衍生了西方人更加歧视亚洲男人的态度。
时间快进到21世纪,虽然这些明目张胆的歧视性政策已经不在了,但是对亚洲男性若有若无的丑化仍在在西方社会中异常坚挺。
在西方的电视电影里,我们很少能见到亚洲男性作为浪漫电影的主角,甚至正面配角的时刻。
除了李小龙、成龙、李连杰这些功夫明星能在大荧幕上获得主角的权利(虽然这其实要归功于他们大多数的电影是在香港和大陆拍摄的,并不是在好莱坞),大多数的亚洲影视形象不是被取笑的“丑角”,就是默默支持男主追女主的书呆子男配。
比如说《破产女孩》中的Han,他的整个形象就是基于对亚洲男人的刻板印象:说着破碎的英语,身材矮小,追不到女人,还十分的小气……明明是餐厅老板,却依然被雇员颐指气使。
还有《宿醉》中的Chow,就算他是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国际犯罪团伙大毒枭,编剧都不忘嘲笑一下的他的“中国小叮当”。
这还仅仅是电视小荧幕的讨论,说到电影大荧幕,例如在占了欧美演员半个江山的漫威电影中,一共只出现过两个亚洲男性,一个是奇异博士在西藏修行时候的大师兄老王,还有一个是蜘蛛侠的小伙伴奈德……
70多个欧美演员参与了漫威电影的拍摄,其中只有五个亚洲人
缺乏正面的荧幕形象,也使得西方人眼中,对东方脸的刻板印象和偏见越来越严重。
在2016年的奥斯卡上,发生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之前几年奥斯卡,因为“太白了”而引起各界抗议,所以这年奥斯卡的主题是“奥斯卡太白了”,甚至请了黑人喜剧大咖Chris Rock当主持人。
所有观者都以为自己终于能看一届多元化、不会歧视少数群体的奥斯卡了,这时候,演员Sacha Baron Cohen忽然出现,装扮成他电影里的形象,对观众说:
“我知道你们看到我走上来的时候在想什么:不过是另一个象征性的黑人。但不仅仅是我们被忽视了,所有非白人群体都被忽略了。奥斯卡怎么不颁给那些辛劳工作、拥有小叮当的黄种人呢?——我是说,小黄人。”
难以想象,在2016年,在标榜自己“多元化,尊重少数群体”的奥斯卡的舞台上,还能发生这种事情,可见西方社会至今仍然对亚洲男性有着严重的偏见!
讲歧视笑话的Sacha Baron Cohen和旁边笑得尴尬的女演员Olivia Wilde
03
“
不想被认成是你的姐妹
”
“既然亚洲男人在其他种族的女性那儿不受欢迎,那么和亚洲女人约会就好了啊!”,很多人说。
事实上,很多亚洲女人也不喜欢亚洲男人!一部分亚洲女人在选择伴侣的时候,甚至会拒绝同为亚洲人的男性。
在澳洲版的“非诚勿扰”Take me out里,就出现了这么一幕。
当一个亚洲男嘉宾出现的时候,连续遭到两个女嘉宾的拒绝,而这两个女嘉宾,竟然全都是亚洲人!
被拒绝后礼貌尬笑的男嘉宾
这两个女嘉宾异口同声地说:“她们不约会亚洲人,因为容易被认成是兄妹!”
虽然这听上去像一个合理的担心,但总觉得哪里怪怪的。白人有的时候的确分不清楚亚洲人的长相,可能会误认为亚洲情侣是兄妹,但是解释清楚不就好了,难道就因为这个,要拒绝一整个种族的男人吗?
其中一个拒绝人的女嘉宾,她说男嘉宾令她想起她的兄弟
其实说到底,这还是一个渗透入世界各个角落的种族歧视问题。
笔者讲一个自己遇到的故事吧,前几年通过长辈的关系,认识了一些比我年龄大的女性朋友,以主妇和妈妈为主。当和这些女性八卦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有些嫁给白人的女性,会常常拿自己的老公来说事儿,甚至经常在言语中透露出自我感觉良好的意思,即使这群主妇的丈夫们收入都差不多。而那些没有嫁给白人的主妇们,也会聚在一起吐槽:“为什么xxx总是拿自己老公是白人这事儿出来说呢,嫁给白人了不起吗?”
不仅在西方,甚至在全世界,白人都是特权种族,通俗地说就是“既得利益者”。这令许多人下意识地将“白”与“社会地位更高”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海外华人的群体中,许多人将自己与白人的社会联系——例如白人朋友、白人配偶与自己的社会融合度联系在一起,白人朋友多,仿佛就代表着更融入澳洲社会,社会地位也更高。
这种想法,叫做“内化的种族歧视”(interalised racism),也因此,这些“以白为荣”的主妇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当然,这些行为不见得是刻意的,有些甚至是下意识的。因为整个社会的大风气就仍然是白人为一等公民,其他种族的人为二等公民,所以长期在这种氛围下,许多人会不自觉地被洗脑,对自己的种族身份没有安全感。
美国著名女笑星黄阿丽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亚洲女人跟白人男性在一起感觉很有力量,仿佛自己也“吸收”了那些特权。不得不说,她这是一语点中了不少亚洲女性内化的种族歧视的想法。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讲,许多的亚洲男人,因为他们的成长背景,其实在两性观念上与西方社会的男女平等风气严重脱节。比方说,有一些中国男人,即使身在外国,也非常的大男子主义,要求女朋友必须会做饭会做家务,还不能对他大小声。这些想法就连大部分中国女性都难以接受,更别提从小在男女平等的氛围里长大的白人女性了。所以也有一些女性率先拒绝亚洲男性,是出于他们彼此之间有冲突的价值观。
04
当代的亚洲男性
好消息是,近些年来,西方社会中这些歧视亚洲男性的风气在逐渐地改变,前两年亚裔男演员约翰·赵饰演主角的浪漫喜剧《再造淑女》,虽然播放了一季就被砍了,但的确生出了一股亚裔为主角的影视剧热潮。很快,《初来乍到》里面就有了一家之主的逗趣老爸Randall Park,《疯狂前女友》里也有了令女主疯狂的呆萌男主Josh。
约翰·赵与凯伦·吉兰主演的浪漫喜剧《再造淑女》,根据经典爱情片《窈窕淑女》改编为现代版
在浪漫喜剧《疯狂前女友》中,肌肉健壮的男主角Josh(左)被形容为亚洲人男神,而同样名为Josh的白人配角(右)只能被叫做“white Josh”。而现实中往往如果一个亚洲人和白人同名,亚洲人则会被起外号叫“asian xx”,而白人保留自己的名字
去年,更是有《摘金奇缘》这样全亚裔主演的电影在全球狂吸2.38亿美金的票房。
《摘金奇缘》的主演们,饰演母亲的杨紫琼,男主亨利·戈尔丁和女主吴恬敏。这部电影在欧美掀起了亚洲文化热潮
对于身在海外的中国男士来说,如何打破传统偏见,在西方社会中寻找到合适又浪漫的伴侣呢?笔者特地询问了一位生活情感大V,他给了男士们三点情感建议:
1、尊重女性。中国女人不是你的附属品,外国女人也不是你的战利品。把每个女人都当成独立的个体看待,你才会获得一份独一无二的好的爱情。
2、接纳自己,但不要盲目自信。真正的自信来源于自尊和自爱,自尊自爱来源于对自己的接纳,不要因为自己与众不同就退缩,是那些不同让你成为了你自己。
3、充实自己。不管来自哪里,保持良好的涵养和品德的人,总是招人喜欢的;与其抱怨自己不受欢迎,不如努力充实自己的内心和眼界,成为一个心中承载宇宙的人,自然有优秀的对象被你吸引。
以上,希望大家在异国他乡,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归处。
-END-
“Yeeyi亿忆”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和商业信息,所有权归属原作者。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客官!在看一下呗~
收藏
赞
已赞
推广
扫一扫,分享文章给你的小伙伴
作者介绍
墨尔本美食生活
微信号:UbonusMel
专注墨尔本线上餐厅及美食生活的电商平台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