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澳洲,根深叶茂——校友浅谈华人在澳之现状

原创 2018年07月17日 澳大利亚浙大校友会



某日和友人喝茶聊天,谈到澳洲华人人数已过百万,列少数民族之首,但身居要职的华人却屈指可数,仿佛有一层“玻璃天花板”阻断了华人的上升空间。

 

沉思中,我突然想起花园里的一丛竹子,初种下时竹子叶黄枝细,然而十年后的今天,新长出的竹子却一根比一根粗,一根比一根高,粗壮的竹杆昂扬向上。扒开土层,只见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我想这就是“根深才能叶茂”的道理吧。于是由此联想到,如果说澳洲华人的“枝干”不够强大,“叶子”不够茂盛,是否是因为我们的“根”扎得不够深呢?

  


01  积极心态面对澳洲“肥沃土壤”

 

说到扎根,首先要看土壤。澳洲是个移民国家,很多国民来自海外。尽管澳洲的“白澳政策”遗毒和种族主义言行不时冒头,但总体来说,澳洲的主流价值观倡导民主,自由和法治,提倡多元文化,还算是个比较宽容平等的社会,也是华人可以安心扎根的的肥沃之土。

 

有了好土壤,能否扎好根就要看自身能力和努力程度了。在土壤里扎根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再肥沃的土壤也不可能为根的生长预留空间。扎根者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困难和障碍中求生存,在压力和竞争下求发展

 

02   “天花板”下的自我审视

 

华人在澳洲扎根面临不少客观障碍和主观短板。比如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文化不同、价值观不一致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们和社会的交流。

 

但在数落困难的同时我们也应扪心自问,在扎根澳洲时我们努力几多,付出几何?我们花了多大力气去学习英文?有没有静下心来去了解和体会澳洲文化和价值观?对于下一代的教育,除了重视学习成绩外,是否真正强调徳智体全面发展?除了埋头挣钱外,有多少华人去做义工,去尽社会义务?平时除了关注自己身边的事情外,是否也关心澳洲新闻及国际政治?是否除了中文媒体之外也能了解当地主流媒体观点内容,做到兼听则明?华人群体内部是否能做到同心协力,互利互助?大家有没有走出华人圈,融入社会,积极参政议政,去扩大华人的话语权?

 

03  塑造华人社区良好形象


华人在融入当地文化的程度上有所欠缺,对于当地文化亦不够尊重;除了因语言因素造成的交流不畅之外,还主要表现在对于我们本民族文化的不恰当传播和表达上。例如节庆时节、活动聚会,华人群体和社区通常有“三高”。

 

一是人山人海气势高。各种协会、同乡会,一大帮人聚集在公共场所,五花八门的活动高调铺张,其间人头簇动、大吃大喝,很是招风。

 

二是巨幅标语举得高。不少华人团体搞活动喜欢拉巨幅标语,而且往往没有相应英文。虽然自己玩得不亦乐乎,但是否考虑到增添一些英文翻译,能在自己庆祝的同时也向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做出一些解释和宣传,增加一些互相理解呢?

 

三是大声喧哗热情高。华人见面,热情洋溢,说话分贝甚高,常常引得路人侧目。这对当地非华人来说,只闻其声不知其意,似乎和噪声无异。

 

我来澳多年,深知当地人安静低调,不喜打扰别人,很少看到他们在公共场合进行规模宏大、红旗飘扬的私人聚会。于是不免思考,华人社群是否应该入乡随俗,规范行为,去除陋习,学会尊重,减少对他人的干扰呢?澳洲已经是我们的共同家园,平静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去呵护,华人的好形象也需要我们一起共同塑造

 


总而言之,在感叹华人地位不够高的时候,先不要埋怨“玻璃天花板”等外部因素,而应该从自身出发,尽最大努力让我们华人深深扎根在澳洲这片土地上。岁月更迭,年复一年,华人群体的根系就会越来越发达,竹林就会越来越繁茂,长出的新竹也会越来越粗壮高大,届时华人头顶的“玻璃天花板”自然也会不攻而破。

 

编辑:Stella,原文刊于澳洲网(www.au23.com),部分有删改。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加入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