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出席“国际金融论坛2014年全球年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2014年11月05日 中国银行悉尼分行


11月1日,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出席“国际金融论坛2014年全球年会”并发表题为《植根实体经济,人民币国际化长远发展之本》的主题演讲。演讲全文如下:

植根实体经济,人民币国际化长远发展之本


尊敬的成思危主席、戴相龙理事长,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在时隔一年后再次与各位相聚在“国际金融论坛”。跨境人民币业务推出五周年来,“人民币热”持续升温。人民币何以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给全球经济金融业带来深远的变化,今天我想从实际运作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一些体会。

中国银行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者,在此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快、信心足、空间大,日益表现出巨大的活力。

我们关注到,人民币使用范围和活跃度不断提升。今年前9个月,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到4.8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4.6万亿元。中国大陆以外的第三方之间发生人民币实际收付的范围和规模明显上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今年前7个月,德国、英国与中国大陆之间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1400亿元,澳大利亚、美国超过1000亿元,增长十分显著。

中国银行对境内外3000多家企业进行人民币国际化业务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41%的境外企业反馈其与中国大陆以外的第三方之间发生过人民币跨境收付,较去年提升31个百分点,其中反馈与日韩东盟、欧洲和美洲发生过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境外企业占受访境外企业的比例分别为8%、4%和2%。

市场显示,全球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信心日益高涨。今年前10个月,离岸人民币债券余额已达到7759亿元,其中,新发行人民币债券1796亿元。中国银行先后在澳大利亚、卢森堡、法国发行人民币债券,国际投资者踊跃,出现超额认购情况,显示出市场对人民币业务的高度关注。

各位朋友一定关注到,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游客数量将达到5亿人次。而“一带一路”将开启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助推中国构建高水平、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中国银行全球客户调查结果显示,约有87%的境内企业和69%的境外企业打算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或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收付结算中的使用比例,分别较2013年的调查结果上升了10%和8%。受访境外企业对“人民币可能成为十分重要的国际货币,地位和作用可能接近美元和欧元”的认同度达到41%,较2013年提升10个百分点。这说明,历经五年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前景和地位形成了更加乐观的认识和判断。

从我们与全球客户的交往中,也深切地感受到人民币国际化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在节约成本、投资便利和资金配置等方面,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全新而优质的选择。

一是跨境融资便利有效降低企业成本。由于境内外存在生产要素价格差,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内保外贷”、银团贷款以及商业票据等方式为企业在国际市场融资,获取海外低成本人民币资金,降低融资成本。

去年9月,某大型跨国能源企业需要为其珠海项目筹集资金。中国银行伦敦分行作为联合牵头行,帮助该公司海外发行了12亿元5年期的人民币点心债。珠海分行帮助其国内子公司完成外管局申报审批等程序,客户将海外募集的12亿元人民币资金注入其在珠海横琴分行账户,用于支持珠海项目。从债券发行到完成注资仅用了一个月左右时间,5年内至少为客户节约资金1.23亿元人民币,切实支持了客户在中国的发展。

二是投资便利助推企业全球化运作。人民币国际化为客户带来了多种投资便利,有力地促进了客户全球投资运作。这不仅为本土企业在境外“开疆拓土”提供了良好契机,还为境外企业“走进来”,融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发展良机。

商业银行利用丰富的人民币跨境产品,极大地推动外国企业在华发展。例如,中国银行首尔分行与四川省分行联动,向某韩国在华汽车工厂项目跨境投放2亿元人民币海外直贷,跨境支持韩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这既满足了企业融资需求,又降低了汇兑风险,实现了双方互利共赢。

三是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助力企业自由划转资金。中国(上海)自贸区放宽了集团客户本外币资金池的政策限制,在自贸区内有成员的跨国企业,可以实现境内外成员企业之间的双向资金归集业务,资金池内资金在成员方之间自由划转。2013年12月5日,中行成功叙做了自贸区第一笔跨境人民币双向现金池业务。目前,中国银行已为十几家客户开办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累计汇划金额达到105亿元。

以上鲜活的案例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深深植根于对外贸易与投资发展之中,已成为当今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有效补充。
人民币国际化的大幕已经拉开,基本格局正在铺就。离岸市场建设将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极为重要的一环。

根据我们的预测,到2015年底,境外人民币资金池有望增至2.5至3万亿元,其中,香港人民币资金池可能达到甚至突破1.5万亿元。在境外其他地区,随着人民币清算体系逐步建成,人民币结算占中国进出口比重将进一步上升,各地人民币资金池也将保持稳步增长。

从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来看,2014年新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2015年,欧美低息环境不会出现根本性变化,有利于保持全球债券市场发行及交易活跃,新发行人民币债券预计将增至3000亿元。

毫无疑问,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演进将与离岸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何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更好地满足境外真实需求,做大做深人民币离岸市场业务,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我的观察,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人民币离岸市场深度进一步拓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推进海外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开展境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承包、能源开发等项目,产业链条进一步向海外延伸。这将拓宽人民币海外运用渠道,带动境外人民币产品交易更加活跃,促进人民币在境外“留得住”,并能够循环起来,使其成为海外人民币循环的载体。

第二,离岸市场资源禀赋的发挥将焕发人民币国际化的活力。当前,境外人民币活跃在多个离岸市场,海外人民币规模越来越大,产品越来越丰富,交易越来越活跃,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人民币离岸市场各具特色,它们相互竞争,相互融合,必将激发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活力。那些持有包容、开放心态的离岸市场,通过推进交易设施和制度建设,利用人民币国际化新元素,不断巩固其金融中心地位,并有望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主导者。

第三,中资金融机构的全球服务能力是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的助推器。从全球来看,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是本币国际化的重要载体,是离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中资金融机构与中国“走出去”企业、个人有更加紧密的联系,更加熟悉客户的金融需求。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可以凭借海外机构网络、海内外协作联动以及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融资、资金交易以及全球现金管理等人民币相关服务,更有利于拓展境外人民币各类产品和交易的广度与深度。

第四,跨境资金协调管控能力的提高将是离岸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离岸市场发展必将使跨境资金流动更加频繁。通畅的跨境资金流动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自然会衍生出套利行为,甚至形成资产价格泡沫。避免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脱离实体经济需求,防范过度衍生化,是探索国际化货币健康发展的一个要求。因此,加强离岸与在岸市场的资金监测,有效管理跨境人民币相关风险,提高金融政策的国际协调管控能力,增强应对各类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益的市场空间。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标志,实践已经证明,它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必将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带来正能量。

各位朋友,作为一家着眼于全球布局的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量保持全球市场第一,在中国内地办理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中有约三分之一是通过中行渠道办理的。中国银行始终站在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前沿,致力于拓展人民币国际化业务,这既是百年中行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紧抓战略机遇的必然选择。我们愿与各位一道,珍视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契机,助力活跃的离岸市场建设,为全球经济繁荣和金融稳定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