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月饼了吗?”
离开家乡后经历的每一个传统节日,好像都变得更加重要了。
节日里的那些本来不受重视的仪式感,突然都变得必不可少。
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来说,一句乡音,就能勾起思绪万千。
这个中秋,老墨在墨尔本找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用他们最熟悉的语言,说出了最深的思念。
第一次异乡的中秋,你还记得吗?在墨尔本的中秋,你都是怎么度过的呢?
这里有向留学生征集来的12个中秋故事,你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吗?
月饼可真贵呀!
@中文爪
“为了拍照,我连家里的雪糕都找出来了。”
刚到墨尔本没多久就遇上了中秋节,那天回到家,发现两个可爱的室友买了月饼等我回家一起吃。
拿出月饼摆在桌上,三个人打算拍张节日认证照,但按人头买的月饼放在桌上空荡荡的,显得非常寒酸。
于是,我们在家里搜罗了一通,把能拍照的食物都摆上了桌面。
那时候就想着,发朋圈的话,这看起来应该是个吃得还不错的中秋吧。
@J.
“我第一次觉得月饼这么贵。”
我从来不知道月饼居然这么贵,直到我看见了亚超里的标价牌。
但中秋节那天,我还是和朋友买了一盒美心冰皮,然后一起去吃了一顿超饱的火锅。
难得过节,还是对自己好一点。
只是觉得有点可惜,吃饱喝足后,我居然为了消食和朋友一起打了乒乓球,应该慢慢消化才对。
@乔小样-
“中秋节,吃炸鸡也是可以的吧?”
说真的,我其实都不太关心各种节日,所有的节日都像是平常的一天,上课赶Due一样都不少。
但去年的中秋,我突然鬼使神差地和室友一起,跟风跑去亚超买月饼,
因为太贵我们只买了一个回来分着吃,再一起点了一份炸鸡,就当是过节了吧。
爸妈,我想家了
@张汤圆圆圆圆
“墨尔本可真大,但我就是找不到火腿月饼”
我大概怎么都忘不了在墨尔本的第一个中秋吧。
那是我搬出Homestay的第二天,踏上澳洲土地的第一个月,但悲惨的是,我的公寓接电失败了。
我来自云南,在家乡,就算是中秋我也不怎么吃月饼,但那一天,我突然非常想吃火腿月饼(云南特有的月饼)。
于是我逛了City的每一家亚超,
跑到彩云南,
期待滇味餐厅会有云南月饼卖,
甚至差点一个人坐火车跑到20公里外的郊区找一家看起来会有月饼的餐厅…
可惜,全都失败了,完全不见火腿月饼的踪影。
晚上回到公寓,我点着蜡烛费劲拼好了床,站在阳台上看着这偌大的城市给爸妈打了个视频。
“你公寓的夜景不错呀!”
“妈,我想吃火腿月饼…”
@阿宅
“那一瞬间,我有点想回家。”
在墨尔本的第一个中秋,没什么特别,还是一样早起来到唐人街,开始那天10个小时的兼职。
一个小时12刀,这好像是我能从这份工作里收获的全部。
忙了一天快下班时,同事给了我一个亲手做的流心月饼。
那个月饼突然就戳中了我,让我很想回家,吃妈妈亲手做的饭菜,就这么犯懒躺在沙发上,或者看看没什么亮点的中秋晚会也行。
@Fiona
“每逢佳节倍思亲,出国后,好像才真正懂了这句话的意思。”
出国后的第一个中秋,我在墨尔本刚刚呆够一个月。
那天,学校为中国留学生们举办了一场活动,而我特别荣幸,担当了一个小小的活动策划。
我们推着车免费发放月饼,周围都是熟悉的乡音,一瞬间觉得自己回到了国内。
活动结束,我捡了一小块剩下的月饼小心包好,一路握在手里,在夜色中小跑回家,给爸爸妈妈打了视频电话,拿出月饼,和他们一起吃。
我们就这样隔着屏幕聊着笑着,一块饺子大小的月饼,我愣是吃了近一个小时。当然不是因为不舍得吃月饼,只是不舍得挂断视频。
@Skylar
“好像只有新鲜出炉的,才是中秋的味道”
第一个在墨尔本的中秋,朋友从亚超买来了几个月饼,带来我家一起吃。
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一个五仁莲蓉,小小的一块把我齁甜地要命,剩下的几个便一口再没动过。
记忆里的月饼,应该是邻居姐姐家新鲜出炉的鲜肉月饼,鲜肉馅儿和酥皮都鲜得掉眉毛。
可是来到墨尔本后,就再没吃到过家乡那个味道了。
其实,我并不孤单
@鑫辰
“我想我们能一直做的朋友!”
我们有五个很好的朋友,高中时补习班认识的,后来,又在墨尔本再次相聚。
出国后,连续两年的中秋节我们都一起过,然后会发一条朋友圈,写上所有人的生日。
觉得真是幸运,一起度过了高中奋斗的那段时光,墨尔本又让我们成为了彼此在异乡的家人。
@汤姆斯
“月饼虽然不完美,但我的室友很完美”
第一次在国外过中秋,跟室友在Daiso买了一堆做点心的模具,去华超买了抹茶粉跟红豆沙。
因为我很喜欢抹茶,所以大家就一起做了抹茶红豆冰皮月饼!
做出来的月饼是不圆满的奇怪形状,但那个中秋却是最特别的温暖的中秋。
后来,我们几个人,有人回国,有人去了其他城市,但相互间的联系却没断过。
@Colin
“后来在墨尔本的中秋,我都是和他们过的。”
那时候我在读语言班,中秋当天上课前,班上的同学们就吵闹着说下课一起到火锅店过中秋。
晚上吃饭时,
有同学忙着给大家点菜,
有同学忙着张罗大家自拍,
还有同学怀着小心思想着要坐在喜欢的人旁边,
而我坐在一旁假装自己是个被照顾的人。
同学们互相干杯致敬这来之不易的缘分,碰杯的清脆声又让我想起了远在国内的家人。
去年也是这样的碰杯声,不过现在是另一群“家人”。在异国他乡有这样一群同根同源的人,之前的思乡之情很快就没了。
@阿泊
“柠檬精是真的,祝福也是真的呀!”
第一次在异乡过中秋,几个来自中国的同学聚在一起,我们一起包饺子吃,感觉好像回家了一样。
虽说我们包的饺子,颜值都有大问题,但是大家都不在意,吃得很开心,我们也都跟父母通了视频,然后几个爸妈隔空还聊了几句。
高潮是,那次吃饭,一对同学走到了一起。明明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对抗孤独,他俩的恋爱令人更加孤独了。于是,他们被我们“踢”出了小团体。
现在两人已经见家长,要结婚了。真是令人羡慕!
@卷心菜
“明明是中秋,在我这好像变成了情人节”
第1年中秋,印象特别的深。
那时候有了喜欢的人(现在的男朋友),中秋那个晚上,学校有晚课,下课从学校出来,他就在楼下等着我,衣服里藏着一盒冰皮月饼。
九点多,他送我回家,我们仰头,就这么边走边看圆圆的月亮。
没想到,直到现在,彼此已经陪伴着彼此度过了3个中秋。有了彼此,好像真的就没有那么想家了呢!
明天,我们要去塔斯马尼亚啦!躺着看大大的月亮,希望还能看到流星呢。
这个中秋,你在哪,又和谁一起吃着月饼,看着今晚的月亮呢?
如果见不到想念的人,希望你们都能趁着月色,发个语音,说出那句“我想你了”
很开心认识你!
我是墨妮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