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搞砸”工作到“搞定”工作,职场破局就看你的“完成力”!

2019年06月13日 Infinity澳洲职业咨询



作者 | 孙瑞希

来源 | 瑞希在线(ID:ruixizaixian01)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rxzx0001)


不管你喜不喜欢,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两件事:一是不断制造麻烦;二是想办法解决麻烦。工作以后,我们需要解决的麻烦事儿更多。比如:


团队中,大家想法各不相同,很难达成共识,没办法紧密协作;

跳槽进入新公司,老板让你负责一个项目,而你对团队还不熟悉;

上一个项目进展得不顺利,老板又派来了新任务;

……

面对这些问题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又懵又慌。他们觉得事情像一团乱麻,不知道从何处着手,于是被恐惧焦躁的情绪牵着鼻子走,把事情搞砸。


但总有那么一部分聪明的人,同样的工作量,同样的复杂程度,人家思路清晰,解决方案行之有效,最终把事情搞定。


从“搞砸”工作到“搞定”工作,这里面最根本的差别就是“完成力”。即: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


今天要说的,就是怎样提高“完成力”,解决工作中的复杂问题。

01

对不起,我把工作搞砸了


十三年前,我曾有过一段沮丧的工作经历。

那时,我已经是人力资源部经理,由于企划部经理休产假,老板需要找一个部门经理代她履行休假期间职责。

这件事在很多同事眼里就是一个烫手山芋。因为公司上了几个新项目,企划部正紧锣密鼓地制定整体营销策划方案。

一旦接了这个工作,就意味着要从原本已经很紧张的工作中抽出宝贵的精力投入到企划部的工作部署中,而且每一步都有项目组盯着。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干好了,业绩算在别人头上,干不好,后果自己承担。所以,没人愿意出这个风头。

有一天,老板找我谈话,他诚恳地问我:“愿不愿意接下这副担子?”我的脑子飞快地转着,我想起同事们私下里说:“消停干好本职工作,别没事儿找事儿。”

老板见我没吭声,又说:“这事儿确实有难度,你好好考虑一下吧!”临危受命,我不好再推脱,作为中层干部,我的责任就是替老板分忧,把可能搞砸的事情变成能解决的问题!想到这里,我脑门子一热,接了这项工作!

我坚定地认为,不管怎样,只要我足够努力、用心,总会有点成果。故事讲到这里,你认为我终于取得了一些成绩,实现了职场逆袭?

抱歉,让你失望了,我也很失望,我没有取得巨大的成功,而是收获了巨大的失败。

是的,我把事情,搞砸了!

那是一场展览活动,算上物料、场地、展品运输费、差旅费以及前期布展的各项投入,成本近20万元,而我带领的团队,仅仅做出几万块的业绩。

我很感激我的老板,他把工作交给我,即使眼睁睁地看着我把它搞砸,还能心平气和,不加苛责,这是胸襟!

但我仍然会被当做失败案例,在各种总结大会中高频出现,这让我非常沮丧。

回顾这些年的职业生涯,我搞砸的事情又何止这一件?但正是在这些事情中,我不断地经历摔打和磨砺,让我看到更丰富的职业世界,以及,我的人生还有很多可能。

是的,我搞砸了事情,但没有搞砸人生。

但是,不管怎样,搞砸了工作,终归不是一件好事。搞定工作,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是否能搞定一项工作,关键在于“完成力”。

如果你不想搞砸两次,来看看关于“完成力”必须要知道的事。

02

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们

完成一件事


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们完成一件事呢?其实,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困境,无非是以下三种。如果能把它们识破,搞定工作并没有那么难。

1、协作困境

简单来说就是团队成员之间各持己见,没办法紧密协同工作。这种情况,很多职场人都遇到过。就像我到企划部时明显地感觉到,论单兵作战,大家都挺优秀,但就是凝聚力差,各有各的算盘,人心特别散。

在我代职企划部经理的那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困境遇到了不少,最大的一次就是前面说到的展会事件。

这里面的确有我工作能力方面的原因。但不可忽视的是,企划部上下级之间以及平级之间默契度太低。

在一个默契度低的团队里。要达成一项共识,我们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2、失控感

很多人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容易产生失控感。这种失控感,特别容易在跳槽、转岗或晋升的时候出现,他们总觉得面对的那个问题是自己力所不能及的。

我刚到企划部时,第一个感觉就是失控。因为我面对的是新领域、新问题,新团队、新挑战。所以,很多时候,我感觉那些复杂的问题,超过我的能力范围,这让我焦躁不堪。

实际上,很多问题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难。只是我没有找到突破口,误以为它很难。

3、存量干扰

存量干扰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困境。简单来说,存量干扰就是指你在上一次任务中积累的各种存量,比如:情绪体验、工作经验,它们可能会干扰你下一步的工作。

举个例子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你昨天拼命赶工,完成了一项很了不起的工作任务,你感觉特别开心。今天工作的时候,一想起昨天的成果,你就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你安慰自己说:昨天干了那么多,今天可以少干点。你看,这就是情绪体验带来的存量干扰。

再举个例子。

你在一家外企工作,业绩不错。后来一家规模不错、发展前景也看好的民企向你抛出橄榄枝,你可以获得更多的薪水和更高的职位。

你跳槽过去,并把外企的经验迁移到民企。然后你发现,以前在外企比较好用的路数,在民企玩不转,这就是工作经验带来的存量干扰。

我们觉得一项工作很难,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工作确实挺难。比如,我是一个文科生,你要让我去研究无人驾驶,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也超出了我现有的技能水平;二是工作复杂,涉及到的变量太多,像一团乱麻。比如、时间长、跨部门、客户变化无常等等,而我们的日常工作,往往属于这种。

那些完成力高的人,往往是擅长梳理“乱麻”的人。他们总能成一堆变量中,找到一个突破口,将复杂问题快速拆解成能解决的问题。

03

三步培养“完成力”

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职场高手


那么,怎样提高“完成力”,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职场高手呢?畅销书作家马克·欧文在《协同》一书中总结了自己13年军事生涯中的经验和管理方法。

其中,关于如何提高“完成力”,作者总结了3条原则:思维一致原则、三英尺原则、清零存量原则。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原则在职场中如何应用。

1、思维一致原则

复杂的工作任务往往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所以,与思维一致(你也可以理解为三观一致)的人合作很重要。

通常,在一个团队中,支持者占少数,“猪队友”也占少数,中间派占多数。你需要做的是:首先与支持者形成联盟;其次拉拢中间派;最后正向影响“猪队友”。

总之,让团队中的多数人能达成共识,形成合作的氛围。

2、三英尺原则

三英尺不到一米,正好是一个人的手臂能够到的范围。这个原则是说,把你的注意力,放在你的可控范围内,看看这个范围里,离你最近的威胁是什么,然后,把它解决掉。这个原则能够帮你有效对抗失控感。

我刚代职企划部,总感觉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所以拼命恶补,但这并不是离我最近的威胁。

离我最近的威胁是“人”,总有那么几个挑事儿的想看我的笑话。而我惨遭展会滑铁卢,也与专业知识无关,而是没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三英尺原则,实际上是让你在一团乱麻中捋出一个头来,这样你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3、清零存量原则

清零存量是指,复杂工作任务的链条都比较长,你可能会取得很多阶段性的成果。

但是,当你进入新的工作阶段时,一定要注意,把之前积累的情绪体验、经验等清零,避免它们对后续工作的干扰。

比如:我早年在企业推行绩效改革的时候,制定了“绩效三步走”的计划:先僵化、再固化、再优化。

当我们把管理咨询公司的方案落地,这只是第一阶段的成果。后续每个阶段的工作重心、工作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必须及时把取得业绩的喜悦清零,然后根据接下来的工作任务,制定新的工作计划。

其实,我们的工作不过是由简单原则构成的复杂综合体。我们说的这3条原则,也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基本原则。

但是当这些原则被有计划地贯彻到复杂工作任务中的每一步时,它们的能量就被放大了。

大道至简,从这个角度看,几乎没有什么复杂问题。想透了这些,能够正视它之后,人就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研究职业生涯多年后,我发现一个人最幸福的状态是能在8小时之内和8小时之外都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8小时之外的幸事容易找,但8小时之内就难了。

如果你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地拆解复杂问题、搞定复杂问题,你就更容易享受到工作的乐趣。

毕竟,工作是为了享受人生,而不是为了忍受人生!


联系资深职业顾问

获得免费一对一专业咨询



本文来源:公众号@瑞希在线,作者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今日头条签约作者。专注分享成长干货,推动你的职场进化。如果你正处在职场困境中,请为自己找一个靠谱的答案!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