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家店开了5年不要钱,老板去世后才明白原因......

2019年06月13日 微澳洲





愿有一碗面,温暖人世间


· 华人瞰世界诚意推荐 ·


本文来自于公众号:视觉志 

ID:iiidaily 作者:半菀



在杭州的一个小巷子里,有着一家不起眼的面馆。


进来这家店,你就能吃到一碗热乎乎香喷喷的杭州地道风味卤肉面。


唯一和其他面馆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这家店,吃面不要钱。


01

只要我在

就不会让它倒闭


这家店的老板,是个叫做张成良的中年男人。


2013年,这家店开业了,店门口贴了一句话:当您遇到困难时,可以在成良面馆免费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


本来是一件好事,结果所有人路过,几乎都要很不屑的说一句:“作秀!”


但是这“秀”,一作就作了5年。作到最后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


每当夜幕降临,杭州各个地方的清扫工、流浪汉,都会急匆匆的赶来这家面馆。


这里面大多都是老弱病残或文化较低的人们,他们为了活下去,为了自己的家人,每天不断干活却不舍得花一分钱。


能吃一碗免费的面,填饱自己的肚子,熬过又一个难捱的深夜,这对他们来说就是足够奢侈的愿望。


一碗看似朴素的面里,却有着浓厚的美味。大骨浓汤配着爽口榨菜,加上一颗张成良亲手做的卤蛋,还有分量十足的大块肉,就是一道最真诚的温暖。


大家边吃边聊的不亦乐乎,在热乎美味的面条里,他们放下了一天的疲惫,尽情享受此刻美食带来的慰籍。


很多清洁工都不好意思总是免费吃面,吃过一次就不会再来了,张成良就会打电话一个个去叫:


“大姐,你不来了就是不给我面子啊!今晚快来!我等你啊,今天我新卤了鸡蛋,好吃的很!”


因为张成良知道,肚子饱了,心就不会冷了。


几年来,张成良的面馆从杭州建国南路开到了建国北路。


据不完全统计,到2018年年初,他免费送出去的面就有5万多碗,每天少则100多碗,最多的一天送出了359碗爱心面。



张成良说,自己的能力和资金都有限,做不了什么太大的事。能让这部分身在社会底层的平凡人们,得到一点点温暖和安慰,自己就很高兴了。


“这家店会一直一直开下去,只要我在,就不会让他倒闭的。”


可是,就在2018年12月19日,张成良食言了。


那是杭州一个飘着冷雨的清晨,他静静躺在杭州殡仪馆里,再也没有起来。


年仅57岁的张成良,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名为“中国好人”的这个男人,因病去世。那一天,无数杭州的清洁工都来送他上路,他们哭倒在他的照片下,久久不能自己。


不是因为再也吃不到那一碗免费的面,而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又失去了一个真正的好人。


02

这个男人

凭什么被评为“中国好人”


可能会有人疑问,他只是开了5年的免费面馆,就可以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名为“中国好人”吗?


其实,免费面馆只是张成良这短暂的一生中,众多善事里的九牛一毛。


年轻时候的张成良,是一个“旅游达人”,他走遍了无数个国家,甚至还去了南极探险。

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为了达成父亲的遗愿,他从小就努力奋斗,30多岁便拥有了自己的公司,迈入成功人士的队伍。


他还是身边朋友眼中出了名的大孝子,当钱赚的够花了之后,他就放慢了事业上的脚步,带着自己的年迈的老母亲周游世界。


父亲当年没能享福就走了,他不想给自己和妈妈之间留下任何遗憾。


所以要趁着妈妈还能动弹,好好带她去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


但那时候的他,还没有起过帮助别人的心思,只是想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就足够了。


直到有一次他去柬埔寨旅游,看到一群不到10岁的小女孩骨瘦如柴,在路边卖明信片和当地特产。


他心疼的买下了她们的所有东西,其中一名小女孩给他写了一句话:哪怕你以后丢了这张明信片也不要紧,但请不要忘记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


他把这句话,深深的记在了自己心里。


在2013年,他了解到了索马里的人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中,他终于坐不住了。


他决心要去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做中国志愿者。


很多人都觉得他疯了,那里战争四起,遍布瘟疫——“你是去送死吗?”


当时,国内没有一个保险公司愿意为他投保,身边没有一个人支持他,可英语还不太好的他,还是坚决的签订了生死状。


他带着自己花了巨资买的药品,一台医用氧气机和几百桶奶粉、无数箱糖果,头也不回地踏上了去往索马里的飞机。


到了索马里,他被那里的惨状震惊了。遍地都是破烂不堪的帐篷、瘦的皮包骨的孩子们和妇人,他们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更不用说吃饱饭了。


在这里的每一天,他尽力的说着英语,实在不会说的就只能靠着比划,为每个需要帮助的妇人和孩子们带去了一份雪中送炭的温暖。


这一去,就是大半年。


在这些日子里,他无数次的躲过了枪林弹雨,吓得喘不过气,但是他依然没想过逃回国,他在内心告诉自己:“帮到实在帮不上了,我再走....."


当他终于要离开的那天,无数当地难民来送他,嘴里不断说着口齿不清的中文:“谢谢!谢谢!”


至今为止,张成良是全球极少数以个人名义前往索马里行善的爱心勇士,也是为数不多能亲自去索马里救援和志愿的中国人。


03

慈善不是作秀

是我活下去的动力


回国不久后,他就看到了偏远山区贫困学生,需要帮助的消息。


他马不停蹄的联系了相关人员,还自掏腰包买了大量文具、书本和儿童衣服,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面包车,去了大山里分给需要的孩子们。


孩子们抱着新书包,喜欢的不想撒手。


要知道,这是很多大山孩子,人生的第一个书包。


最开始的时候,学校校长和村书记,甚至孩子的父母们,都以为“城里人又来作秀”了。


和大多数有钱人一样,不知道这一次又要靠戴着“慈善”的高帽,给自己谋取什么实际利益?


可是张成良并不在乎这样的眼光,他说:“能为大家做点什么,是我活下去的动力。”


从那之后,他一年至少来两次,每次都要在这呆上好几天,带来一大堆好东西不说,还要陪孩子们玩,问他们过得好不好,还需要什么。


这一坚持,就坚持到了如今。


在得知自己最喜欢的成良叔叔去世的消息之后,在知道往后再也见不到这个善良的叔叔之后,许多孩子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他们还记得成良叔叔温暖的怀抱,叔叔给的文具和衣服,还静静躺在自己的身边,陪伴自己度过艰苦童年,可是,叔叔却不在了。


亲爱的叔叔,说好了每年夏天和冬天,你都会来看我们,你怎么可以说话不算数?


给您的信,我还没来得及寄出去,你怎么就忽然离开了我们?


04

对不起

我走了


成良面馆的墙上,还摆着数不清的纪念照片和各种证书和奖状。


可是,主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爱心箱里,放着许多陌生人许的愿望,以前张成良都会每个月随便抽几个愿望,帮他们实现。


现在,大家再也不用等了。


那一碗碗温暖美味的面,还留在无数人的心间和味蕾。可如今,面馆已经大门紧闭,许多人路过,驻足,叹气,离开。


以后,再也吃不到了。



在去世前段时间,他在自己朋友圈里发过一句话:这个世界的改变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大多数人做了一点点。


正是因为大多数人做的这一点点,才让这个寒冷的人间,变得越来越温暖和值得。


他说自己想做一辈子善事,可却没想到,自己的一辈子,竟然这么短。


我想如果他还能说话,恐怕会对每个需要他帮助的人说:“对不起,以后帮不到你们了,希望不要怪我。”


“中国好人”张成良

世界各国报道

👇


谢谢你,张成良。


谢谢你这一生,给无数人带来的温暖,谢谢你面对这冷漠猜疑的社会,依然炙热单纯的付出,如孩童般天真善良、不求回报。


假如真的有天堂,我想,你去了之后,还是会继续给那里的人们带去温暖和希望吧。


不知道,他们是否已经尝过了你做的卤肉面?


本文参考资料来自:

@更杭州

@百度百科

@成良看世界

-End-


关于作者: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转载请联系(ID:iiidaily)授权。



扫码加小编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图片阅读





西方教育骗局,终于明白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 2018-01-14 找投资,上 岭南会 你不知道的是:西方教育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1 “中国学生真是太苦了!”我的同学李女士总是发出这样的感慨。 李女士是我中学同学,在一线城市打拼,过了30岁才结婚,35岁时收入地位稳定了,要了孩子。 和中国大多数家长一样,她很心疼孩子,每当看到孩子写作业到很晚,总在同学QQ群鄙视中国教育“毫无人性”,把分数看得很重;羡慕西方的教育,注重孩子兴趣培养,课业负担少,轻松快乐。 于是,为了孩子将来,孩子上四年级时,她真的移民到英国了。 初到英国,李女士总爱晒孩子上学的情况,甚至包括下面这张课表: 课程科目多种多样,除了英语、数学、科学等“主课”外,还有戏剧、音乐、交际技巧课程,此外还有阅读、故事时间等活动。 上午9点上课,下午4点半就放学。如果家长没时间接孩子,可以留在学校参加各种兴趣班,体育、手工、园艺、跳舞,烹饪、魔术等等。当然要收费,10镑(100人民币)左右。回家以后,作业负担很小,几乎全是阅读。 更让李女士高兴的是,学校对学生管理宽松,以鼓励为主,所以,孩子轻松了,笑容也多了。 看着她和孩子照片幸福的表情,我们都暗暗妒忌了,只恨自己挣钱少,没有能力移民。 但是,李女士后来渐渐不再晒“幸福”了...... 2 有次她回国探亲,我们坐在一起吃饭,问起她孩子在英国情况。 她苦笑了一下,慢慢说出她的苦衷。 刚到英国时,她觉得孩子没有学习负担了,轻松快乐,自己也很欣慰,但是她慢慢觉得不对头了。 首先,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下降,这点她倒能帮孩子补一下。可是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凭兴趣出发了,习惯了鼓励表扬,对自己学习上的弱点、缺点也不太重视了,也不如在国内勤奋了。 我说,这样不是很好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欠缺的地方嘛。 李女士无奈地说,可是将来孩子要上私立中学的,私立中学考试题的难度和学习强度可不比国内差。这样轻松下去,最终,孩子会难以通过国外名牌大学选拔。 李女士感慨说,我毕竟是干金融财会的,数学计算能力多重要,要是小学不训练思维和计算速度,我现在还能把工作拿下来么?可是英国的公立学校,在培养孩子数学方面太不重视了。这样怎么能成?我得把孩子转到私立小学去,再不能这样耽误孩子了。 等李女士再回到英国,真就把孩子转到了私立学校,每年学费至少2万英镑(18万人民币),这还不算寄宿费。 李女士的宝贝儿子上了英国私立小学,她也再也听不到老师的表扬了,而是直接说出孩子不足,孩子再也不愉快了,感到了和在中国同样的压力。唯一庆幸的是,孩子的数学成绩一直不错,可是别的成绩却有点惨不忍睹了。 原来,英国的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截然不同,有些课程设置要求和配套很高,作业量很大,要求严,很多家长也很在乎小孩成绩。而且课外活动也不比公立学校少,要对学生进行各项个人能力训练和培养,这也让李女士的孩子感到时间更不够用。 要强的李女士开始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而且全是科学、地理和法语的全面补习。开销增加了一大笔。 现在,李女士儿子如愿上了私立中学,学校规定GCSE考试中拿到6个A才能进入下阶段学习,否则就要转学。她再也不吐槽中国教育了,偶尔私下发出一声感慨,中国目前的教育还是公平的。 我不厌其烦地介绍李女士的情况,聪明的读者这时候也许已经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英国教育实现了阶级的固化以及分层。 3 英国中学教育系统有两类学校,一类是政府拨款的公立学校,一类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免学费;私立学校一年学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普通人家很难负担得起。 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天壤之别,与公立学校自由散漫相比,私立精英学校管理严格、学业压力巨大,在许多地方甚至比中国的重点中学还要残酷。 当然最后学生的人生命运和前途也不一样。英国的伊顿公学等5所私立学校学生考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人数,相当于1800所公立学校考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数。 伊顿公学 英国社会80%的要职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半数的高级医生、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来自仅仅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 而公立学校则是为了穷人和移民孩子准备的教育机构。在这里不要求孩子掌握多少知识,不要求学生有多么严谨,而是提倡快乐学习。 公立学校的孩子的确能有一个开心、幸福的童年,教师只要把学生哄得快快乐乐、轻轻松松毕业,就算是完成任务。 但当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不懂得高等数学,也不懂爱因斯坦,更不懂哲学,他们大多只能从事底层工作,端个盘子,干点体力活。 所以,英国快乐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处于领导阶层的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 在英国,更少的学习时间、更宽松的学习环境,也意味着一个孩子想要成才,就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更多金钱投入,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平民的孩子永远是平民。 公立学校平民子弟如果真要跨越自己的阶层,只能靠天赋了,成为体育或者娱乐明星,这得完全靠偶然的因素。 英国前首相梅杰曾指出,很多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家庭环境决定了未来,教育机会的缺失让他们几乎无法做出改变。有影响力的机构中很难见到工薪阶层背景人士,社会流动性几乎停滞。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我们中国还是以公立学校为主,即便是重点小学、中学更多的是看分数,也不存在高昂的学费。 4 现在有很多人指出我们当今的高考弊端众多,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在分数面前,所有的考生是平等的。 相对于中国而言,美国的大学入学则是以推荐为主。 在美国电影《蜘蛛侠3英雄归来》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钢铁侠建议蜘蛛侠将来去上大学。 作为史塔克军火公司的董事长,托尼的推荐当然让小蜘蛛很容易上麻省理工这样的重点大学。但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作为平民英雄的小彼得是否还有这样的机会呢?又有多少普通家庭孩子可以得到社会上有实力的人士的推荐呢? 在美国,你想读名校,要么家庭有深厚的背景,要么就去上私立中学。 2016年全美高中排行榜第19名、加州第1名的惠特尼中学,156名毕业生共收到14份常春藤和250份斯坦福、麻理等一流名校在内的822份录取通知书。 而且这些精英的孩子,压力也不比中国压力小,该校流传着一个数字——4。即“4小时睡眠、4杯咖啡、GPA4.0”——要想获得满分为4分的成绩,每天只睡4个小时,困了就喝4大杯咖啡。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表面上是方法的不同,其实质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只要有个好分数,就可以上名校,改变命运。 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附: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许自己的孩子玩iPad的! 工人回菲律宾休假的这一个月,带狗狗带得我很幸苦。有时候我真心希望苹果能出一款狗狗喜欢玩的iPad,那样我就不用总是要陪他玩啦! 给孩子玩iPad或者打游戏或者看电视,很多时候是解放父母的好办法。 例如朋友聚餐的时候,给小朋友玩手机游戏,他们就不插嘴啦;例如在家里加班的时候,给小朋友玩iPad,他们就不打扰你工作啦;例如小朋友不肯吃饭,你答应他吃完饭就可以玩iPad,他就会快快吃啦.... 而且,现在的智能工具还可以给小朋友读书,教小朋友学习...真棒,对不对? 可是,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们用iPad的。 乔布斯生前有三个年幼的孩子。有一天纽约时报的记者Nick Bilto问他: “你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iPad吧?” 老乔回答: “他们没有用过。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iPad之父居然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用iPad?感觉就像是毒贩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吸毒一样.... 无独有偶。在硅谷,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层和工程师里面,开始流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智能科技产品。 他们甚至把孩子们送到传统的,完全没有智能和科技产品的Waldorf学校,在这个学校的校园里根本就找不到电脑! 有一次3D Robotics (一家机器人公司)的CEO,有5个孩子的父亲Chris Anderson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解释了为什么在高科技领域工作的人反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科技: “我的孩子们抱怨我和我太太对于科技的担忧过于法西斯。他们说他们的小伙伴没有这样的规定...那是因为我们第一手看到了科技的危险。我亲眼看到了科技对我的影响,我不希望这些发生在我的孩子们身上。” 非常有意思。几年前我曾经在微博上写过这样的一句话: “移动互联网火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觉得移动帮我们省了很多时间。后来发现上当了,因为最终它浪费了我们更多时间。” 当今大多数人已经对iPhone和很多智能科技产品上瘾很深。 很多儿童学家开始呼吁,如果我们在孩子们很小年龄的时候就让他们接触科技,也许会让他们陷入不完整,没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人生。 在户外靠亲身接触学到的知识,毕竟是和从谷歌百度里面学到的知识性质非常不同。 两天前一篇文章再次震惊了我。这篇文章说的是商业怎样才能吸引90后和00后。 其中两条:“他们非常地不耐心,需要立刻得到满足。”“他们会千方百计地避免和真人做交流。” 避免和人交流! 是的,如果想成功地得到年轻一代做为客户,第一,就是要立刻满足他们;第二,就是不能让他们说话。 他们非常不喜欢说话。他们害怕和人用语言交流! 这已经是我们的生活状态了。我们已经不再和人交流。 其实不光是90后00后,很多85后也已经失去了与人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我创业后公司雇佣了几个85后90后,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网上找东西很快很给力,但是坚决不愿意拿起电话和人交流。 他们与人交流的方式是微信或者电邮。与人用语言交流,他们不愿意,也不会。 可是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必须是人和人之间的语言直接沟通是最有效的。失去了这个能力和意愿,会失去多少效率啊! 这个现象让我非常担忧。未来的人类,如果生活在害怕和其他人类用语言交流的世界里,而且生活在迫不及待的状态中,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形? 真的是戴上眼睛就离开了现实社会,可以在虚拟中满足一切需求吗? 也许乔布斯对于他的孩子们的态度是正确的。 美国儿科学会和加拿大儿科组织表示,0-2岁的婴儿不应该接触科技,3-5岁的幼童每天应该接触不超过1小时,6-18岁的孩子应该限制在2小时以内。 接触超过4-5倍以上建议的时间的孩子和年轻人,经常有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 例如:0-2岁的婴儿,大脑的体积会增大2倍(其实人类一直到21岁大脑都在迅速发展)。大脑的早期发展受制于环境的刺激,或者缺乏刺激。过度接触科技产品(手机,网络,iPad或电视)对大脑会造成刺激,使小宝宝出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延迟,学习能力低下,容易冲动以及不能自律。 另外,过多过早接触科技会造成成长迟缓。 现在美国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到学龄时智力低下,影响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由于多看电脑就减少了运动,而运动是可以增加注意力和学习能力的。12岁以下用科技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非常有害的。 1 多看电视和玩游戏还和肥胖直接有关。被允许在卧室里玩智能产品的孩子比一般孩子多30%是肥胖的。而30%的胖孩子会得糖尿病。 2 玩游戏的孩子中75%会睡眠不足,影响学习成绩。 3 过度使用科技产品有可能增加孩子的抑郁症,焦虑和对科技产品变态的依赖。很多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自闭,人格分裂,精神病甚至有病态行为。 4 暴力的媒体内容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暴力倾向。 5 高速的媒体内容可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因为大脑将神经推向前脑。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是无法学习的。 6 如果父母也对科技上瘾时,跟孩子们就越来越远。没有的父母的亲密接触,孤独的孩子们就转向电子设备,更加造成了他们的上瘾。 最后,电子产品的辐射对于大脑和免疫系统正在成长的孩子们的影响远远大于大人。 也许,当iPad之父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接触iPad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想一想到底是为什么? 正文自华人周刊,附自宁财女 推荐阅读: 回复精英,看《赵薇花1亿买学区房,终于明白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 回复郭晶晶,看《郭晶晶儿子的天价幼儿园和窦靖童的北京四中,终于明白小扎和强东的差别》 BP通道:[email protected] 回复LU,看《LU,一个打飞机APP,凭什么狂吸四亿美金》 回复思维,看《罗辑思维的骗局》 回复AV,看《一家AV公司从创业到上市的故事》 回复400万,看《日流水400万,他靠情色日进斗金》 回复车震,看《一款精准车震服务商业计划书》 回复叫鸡,看《滴滴叫鸡,一个青楼O2O项目,凭什么估值10亿》 回复1999,看《刘强东与马云相约1999年,17年前绝密视频曝光!》 回复A轮,看《去年A轮融资的846家O2O创业公司,现在快倒闭完了》 Read more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样式以及图文采集收藏 采集样式采集

愿有一碗面,温暖人世间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M0NTA2Mg==&mid=2653592353&idx=6&sn=5c5cd2f50c90a92f8a8f17b5179164d4&chksm=bd5702288a208b3e48dfe6764fd3709de114a49270523e305489d6b4c6d4bf6cf8a993a90178&token=612557791&lang=zh_CN#r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