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 | 出国第4年,我终于感到了那种“文化震颤”

2018年02月12日 澳洲打工度假指南



很多年前,听说过Reverse Culture Shock这个词,中文意思是“逆向文化冲击”或者“重返本文化休克”。

当一个人在异国不同文化环境里生活了一段时间,经历了文化休克,适应了异国文化,当其回到祖国,出现对自己本国文化不适应的症状,这就是“Reverse Culture Shock"。

 

主要原因是:

1.在本文化环境中原有的社会角色丧失了。尤其那些在海外生活多年的“海归”,中国已经不是他们眼中熟悉的中国,某种程度上感到落伍了。

2.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在国外形成的一些价值观和中国的价值观以及行为规范不和谐和相抵触。这些矛盾和冲突给“海归”造成心里压力。

3.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工作方法等方面的不同。这些差异使“海归”在异国文化里的经验在本文化里不灵验,会在本文化里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出国四年,每年都会回国休假,每次时间不长,少则两周,多则三周。前两年,我都不曾感到不适应,大概原因是回国时间较短,还处在甜蜜期,另外本身在国外时间不长,不曾感受到两种文化中的巨大差异。

 

今年回国休假一个半月,着着实实体会了一次“逆向文化休克”。


头两周,是非常开心的,就像蜜月期一样,享受不尽的美食,家人的关怀,和老友相聚都让人无比快乐,像归国前在脑海里重复了多次的画面。第三周开始,生活归于平静,家人也习惯了我的归来,我们变成了多年前朝夕相处的家人,不再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我开始出现一系列“逆向文化休克”症状。


生活习惯休克


我被身边人的生活习惯惊呆了。


母亲是个狂热的网购爱好者,不知道是出于便宜还是方便,每天回家,小区的黑板上都写着她的名字,每天回家我和父亲都可以顺手帮她拿个快递。快递的东西无非是些超市买得到的日常用品,或者尝鲜的新鲜玩意儿(绝大部分毫无价值)。母亲对此乐此不疲,还通过快递赠送我很多小礼物。这些东西用西班牙语来说是pongos,就是“无处安放之物”。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快递的包装,无处安放的包装袋和包装盒,简直是浪费。大部分商家为了得到好评,一个小小的东西都需要包装三层、四层。而这些包着包装经过千山万水转运来到我家的东西,大部分质量堪忧。

 

我向母亲提出了少买快递的建议,母亲的回复是:你出国出傻了吧。快递这个东西是西方发明的,西方人不知道快递好吗,当然知道,为什么国外不流行快递?我猜有两个原因:基于人口基数原因,国外没有完整又便宜的快递系统,在过国外的人都知道,人工贵的吓人,全国包邮这种事直接能倒闭;国外不能卖假货,如果国内网购平台不允许假货,仿冒货,就不会有超低价东西,想必很多买东西的人就会犹豫再三。

 

后来我发现,疯狂网购不是我母亲一个人的问题,几乎身边在国内的朋友都是网购达人。当然我非常理解,我家那样的小地方,现在除了吃饭娱乐这些体验型消费无法代替,实体店基本关门,很多时候拿着钱也买不到东西。


家庭关系休克


我和男朋友在欧洲生活,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去爬山,我们会自己带一个垃圾袋,把自用的垃圾装起来,下山时候也会把路上遇到的垃圾捡走。有亲戚说,你们不是成捡垃圾的人了?

 

中国家庭最大的问题就是每一代人互相不理解。欧洲社会稳定,每一代人都经历相似,所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比如说一个欧洲年轻人,会向父母请教怎么谈恋爱,跟爷爷奶奶讨论社交。因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就是这么过来的。在我男朋友的家庭里,只要不杀人防火,其他所有事情父母都无权干涉,哪怕是同性恋,未婚先孕,宗教信仰,都不可以干涉。在中国,我们的爷爷奶奶辈年轻时候在经历战争,吃不饱。我们的父母们好不容易吃得饱了,但是穷,没书读。再到我们,幸福成长,可以接受和世界接轨的教育。我们每一代人的鸿沟非常大。我不否认,我们的国家非常伟大,发展之迅速,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国家,最近一百年,每三年就可以经历不同的生活方式,感受各种各样的进步。这种迅速变化的社会背后,每个家庭,每一代人的变革阵痛也是无法忽略的。


工作习惯休克


我转发了一则新闻到家庭群里——《西班牙员工擅自加班,被老板开除》

家人1:“怪不得西班牙是欧洲三流国家。”

家人2:“所以中国可以几年赶超西班牙。”

家人345:“好奇葩!这明明是最佳员工。”

终于,家人6站出来说话:“这是对的,如果被发现员工无偿加班,企业会受到更重的罚款,是员工违反劳动法在先,老板的做法没错。”

我鼓掌叫好。

家人6是我们家第一个出国的人,已经移居美国二十年。

 

这件小事,让我深有体会。我在国内约朋友见面,常常晚饭要到9点开始,可不是因为他们像西班牙人一样故意延长生活作息,而是大家都在加班,或者堵车在路上。加班是件非常正常的事,不加班才不正常。我在外企工作时候,有一次集体加班了一小时,第二天总经理办公室竟然收到法院传票,公司的外籍员工集体把公司告上劳工部法庭,理由是无事先通知的无偿加班。

 

一个社会疯狂加班就好吗?当然不好。疯狂加班只是一种恶性竞争,通过自我加班这种形式争表现(据我所知有些公司加班不过就是“坐在那儿给领导看”),然后得到领导认可和升职机会。非常不健康。不加班行吗?不行吧。你不积极,有的是人想做。所以还是我们人太多了,竞争大。

 

是啊,我们人太多了,什么岗位,钱再少,环境再差,一样有人做。在北京,有一种岗位是在路上穿着黄马褂,告诉开车的人,“别往这里开,这是自行车道”,我想,汽车开汽车道,自行车走自行车道,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还有送外卖的人,那么辛苦,风吹日晒,如果晚到一点或者拿错得到一个差评,可能就直接影响他接不到下一个单。我非常讨厌叫外卖,我觉得送外卖这种工作是剥削啊,还那么多的纸盒子。我就是要到餐厅吃,吃饭是享受,外卖打折我也不要带回家吃。


文化语言的休克


有天聚会时,我说“今天很忙,在准备一个presentation”,有朋友问我是什么意思,我一时想不起来怎么翻译,就说不知道怎么说,朋友还说我在说秘密。

 

大学的时候读《围城》,记得钱钟书先生把海归夹在中文里的英文词儿比成“夹在牙缝儿里的肉屑”。当时为钱先生的刻薄叫好,并对海归的这种行为大不以为然。没想到几年之后自己讲话也变成了“夹在牙缝儿里的肉屑”。真想对钱先生说,先生冤枉啊,我夹英文词儿可一点都没有假洋鬼子炫耀的意思,实在是习惯了脱口而出,真要一点儿英文都不夹还很费劲呢,因为要在说话前把脑子里现成的英文词儿现翻成中文(还得找到合适的中文词儿)。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海归要想和本土派打成一片,要先克服语言关。尤其在父亲这种老古董面前,要是随口说外语,他又要责备我“外国的月亮就是比国内圆。”

 

海归遇到的语言休克是很容易发现也是相对来说容易克服的,而海归和本土派中西文化的差异,则是微妙的,它藏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里,不是轻易能够改变的。记得一次和本土派的朋友聊天,谈到聪明和智能的区别,他问我说,你觉得自己是聪明型呢,还是智能型的?我当时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是既聪明又智能型的”。朋友惊讶地看了我一眼,说道,你到是一点儿都不谦虚啊。我当时一楞,突然意识到在东方文化里,即使别人夸奖你的时候也应该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哪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道理。

 

在国外呆久了,习惯了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忘记了谦虚,也忘记了谦让。西方文化直来直去,觉得自己是十分好,一定要说十分(如果不是说十二分的话)。学会推销自己是谋生的前提条件。很多外观男生会觉得自信是一个女孩最美的性感。东方文化则比较含蓄,经常拐弯抹角,嘴里说的不一定是心里想的,觉得自己是十分好也只会说八分,留着二分让对方去猜。


婚恋观念休克


老生常谈。

 

今年回国六周,头两周正值黄金周,参加了多达四场婚礼。有两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其中一个原来还是要做流浪歌手的人,怎么会结婚了呢?他结婚那天,大家都走了,剩下当年要好的我们三人坐在一起。他对他自己婚礼评价是:劳命伤财。他说站在这个地方,关系到的是三个人,他,他老婆,和他母亲。他老婆想结婚,他母亲想他们结婚,这个时候他再说不结就是自私了。他开心吗?我觉得是开心的。他想要结婚吗?可能吧。他想要结完婚后的生活吗?我觉得不是。多多少少,他的大喜日子带着一点无奈。

 

我们曾经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现在也是,只不过联系没原来多了。我们喜欢看电影,看足球,在同一个班念书,分享过很多有意思的事。我们说过要一起去美国开66号公路,cosplay一段昆丁塔伦迪诺;他16岁时候在纠结结婚要跳《低俗小说》的尬舞还是《闻香识女人》的探戈;我们还说要在伊布拉希莫维奇退役前摸到他的大腿。十年过去了,我去了5次美国,摸到了皮克的大腿,却听他在婚礼上放了《婚礼进行曲》。非常神圣,他抱新娘的时候,我却哭了。

 

我不想结婚,甚至很多年一直有不想生育的想法,毫无顾忌的告诉过父母、家人、朋友。我写过,未来生活应该是:同居代替婚姻,领养代替生育。父亲大怒。

 

婚恋观念休克已经伴随我很多年了,可能还要伴随更长时间,这是所有休克症状中最难治愈的一种。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每一次更严重或更奇怪的休克中。



最全面的澳洲打工度假信息平台


快捷回复


在公众号主页直接输入以下数字,即可查看相关信息

签证申请:

回复【1】签证概况&申请一帖通

回复【2】英语水平要求
          回复【3】签证材料清单
          回复【4】在线预约流程

回复【5】线下递签经验

回复【6】提前体检和医院清单

回复【7】行李准备

回复【8】转机攻略(新加坡/马来)

回复【9】入境必看

回复【22】结伴出发

人在澳洲:

回复【10】驾照/买车
          回复【11】税号TFN

回复【12】如何打工度假赚大钱

回复【13】找工作
          回复【14】申请二签
          回复【15】游记/碎碎念

回复【16】打工维权

          回复【17】街头卖艺

          回复【18】换宿及农场工作

          回复【19】WHV纪录片

          回复【20】旅行保险

          回复【21】在澳申请他国旅游签

          回复【22】澳洲景点大全

          回复【23】退税指南

投稿请联系微信号:imxiangfeng(昵称是feng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