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当局犯下十大致命失误 导致悉尼人质事件发生

2014年12月19日 澳洲新闻


导读: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至少犯下了十个致命失误,导致了悉尼Martin Place悲剧的发生。艾伯特总理周四首次承认,这一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下面的十大失误中,只要有一处被扭转,这动摇一个国家的核心的恐怖袭击可能就不会发生了。当局犯下十大致命失误,导致悉尼人质事件发生


失误一:准许枪手保释


尽管涉嫌协助谋杀前妻,但去年12月,莫尼斯在Penrith地方法院获准保释。他的前妻在全新州最残忍的谋杀案中被捅了18刀,还遭到焚烧。这一保释是根据旧的保释法作出的,在旧法下,犯罪分子更容易获得保释。


失误二:拒绝伊朗的引渡


2000年,伊朗政府曾向澳洲政府申请引渡莫尼斯回国受审。莫尼斯曾在伊朗经营旅行社,并向客户骗取金钱,面临诈骗罪指控。由于两国间没有引渡协定,澳洲拒绝了伊朗的要求。


失误三:把枪手从监控名单中除名


情报机构曾经把莫尼斯列入监控名单,但在2010年左右把他除名。如果他一直在当局的监控名单里,估计不会获得保释。


失误四:授予枪手公民身份


2004年,莫尼斯被批准加入澳洲国籍,尽管当时他依然受到伊朗政府的通缉。他应该被引渡回伊朗受审,结果却被授予了澳洲国籍。伊朗外交部说,澳洲当局知道莫尼斯的问题。


失误五:准许枪手进入澳洲


这个恐怖分子1996年来到澳洲,得到了政治庇护。伊朗政府一直在以欺诈罪名通缉他,尽管如此,他却获准入境澳洲。


失误六:给枪手法律援助


在他给澳洲战争英雄们的遗孀寄送辱骂信之后,莫尼斯竟让可以使用法律援助向高等法院提起上诉,意图是审判流产。纳税人替他支付了讼费。


失误七:搞不清枪手是否持有枪支许可


各州警察共享信息的国家数据库显示莫尼斯持有枪支许可。艾伯特周三证实莫尼斯拥有枪支许可,但新州警方随后披露数据库有误,联邦警局被迫对系统错误作出了解释。


失误八:允许枪手以福利金为生


这名恐怖分子一直在接受普通澳洲人血汗钱的供养。如果政府不允许他申领福利金,他就更加难以留在澳洲生活。


失误九:枪手竟有多重身份


莫尼斯在澳洲待了18年,有好几个别名,使得追踪他变得非常困难。莫尼斯是以穆罕默德·哈桑·曼特吉(Mohammad Hassan Manteghi)的身份来到澳洲的。后来,他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哈隆教长”(Sheik Haron)。据信他还有其他名字。


失误十:政府情报未共享


人们质疑,联邦和州政府机构是否共享了充分的情报。据信,政府机构是在全然不知其他机构已知情报的情况下作出决策的。这也是艾伯特政府发起的紧急审查重点针对的部份之一。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