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时候和Kosy聊天,
我说,今年百分百是回不去了,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别浪费年假,去新西兰租个房车自驾游一圈?
然后他感慨,‘我什么才能有个旅伴呀?’。
他都40了,也想旅行,可是总想要等到一个旅伴才有动力出发。
我说,30岁之前靠遇,35岁之前靠找,之后靠等吧。所以我不打算等上帝给我发男朋友了,我要主动去找。
看过李银河说的一段话:如果你很想结婚,那不一定非要等到爱情,跟一个肉体或者精神上的朋友结婚也何尝不可;如果你一定要等到爱情,那就要做好孤独终老的准备。
那35岁之前,我都努力去找了,算给自己一个交代,就算没找到,年龄大了我也不会后悔吧。
第一次注册豆瓣APP,推荐的话题,竟然都是相亲方面的。
于是也蠢蠢欲动,发帖征友。没有经验发错组,被删了。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人找我聊天,或者我主动评论个贴,跟楼主聊上天了。
遇到的人,就仅仅是聊天,发现每个人给你的感觉都不一样。
这让我想起5年前,离开北京到深圳的第二个晚上,一口气发送了88封简历。
通过不同公司的面试,我总结出三种类型:
第一种,一上来就让你做题。好像他们备有一份标准答案似得。
第二种,面试官一坐下就照着你简历问一些‘你为什么离开上家公司’等老套和程序化问题。
第三种,一坐下就请喝茶,开始聊天,聊个人经历,足迹,爱好等等。
(很清楚地记得当时跟姜总天南地北地聊,他也分享他的故事,聊了个把小时,后来还跟董事长聊了会,茶都喝得差不多了,姜总问要不要留下一起发展,我说好。)
1、一上来就问照片身高体重学历等。你这是选妃么?估计这些人也有一份有标准答案的试卷。
2、根据你发的贴,开始问问题。真的就像第二种面试官。
3、我有故事,你有酒。可以天南地北地聊天、分享。偶尔有空了聊几句,也不会觉得陌生。好久不回复也不会不愠不火。
真是有点意思!
发现这个相亲市场,真的就像明码标价的商品市场,
不管婚姻和爱情有无关系,都像是一场交易,像小学时做过的连线题。
特别是那些精品包装的产品,很是抢手。有的货真价实,有的独有其表,但这到底怎么验证呢。
我也好奇,她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大都市里,生活节奏快,那种快餐式爱情,能短期满足所需,长期影响身心健康,最后不行就换。
这种你要吗?我不要。
‘间歇性想谈恋爱,持续性觉得单身万岁’的我,
虽然还抱着‘万一遇到了呢’的期待,
但觉得脚踏实地地存点养老金更实际。
好像不同的年龄段,对爱情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两个独一无二灵魂的相遇和契合,这种概率是多大啊。
也许一辈子都等不到,
所以~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等不到也不闲着,就加倍爱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