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名字听上去不那么洋气的中国本土品牌在与欧美品牌竞争时容易在名字上吃亏。这也激发了很多乡镇企业家们的想象,他们纷纷给自己的产品套上一堆自己也不知所云的英文名意大利文名,假装成欧美品牌放到商场中大卖。这些“假”洋品牌横行中国各大商场,让国人费解,让老外啼笑皆非。
在中国,品牌热衷起英文名装高大上...
很多本土零售品牌急于给他们的产品贴上国际精品的光彩,它们不约而同地发现了一个类似的方法:选择一个听起来不那么中国的名字,给人一种外国品牌的印象。
纽约时报最近也注意到了这个独特的中国文化现象,他们为此出了一篇报道,题为:
Chrisdien Deny
包装成了一个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已有500家实体店。
这家叫克雷斯丹尼的是一家在中国有500多家店铺的连锁品牌,产品涵盖具有“意式风情”的腰带、鞋履及服装,该品牌商标的字体与克里斯汀·迪奥 (Christian Dior) 相同。
克雷斯丹尼的一名代表在电话采访中否认他们试图借用克里斯汀·迪奥的声誉。后者已经在中国开了数十家店铺。“我从没听说过那家公司,”这名拒绝透露姓名的代表说。克里斯汀·迪奥也拒绝就此置评。
克雷斯丹尼没有中文品牌名称,是广州华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根据华域的招聘材料,它自称是克雷斯丹尼这个“百年欧洲品牌”的远东代理商。
Helen Keller
以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名字命名,而这只是一个中国本土的眼镜品牌。
以美国盲聋人道主义者海伦·凯勒名字命名的海伦凯勒眼镜,开设了80多家专卖店,出售时髦的太阳镜和经典款的眼镜,并以“你看世界,世界看你”为广告宣传语。
海伦·凯勒眼镜在海外大概也不好卖。虽然公司的网站对海伦·凯勒的生平给出了长篇介绍,但是却没有提到凯勒努力克服的生理残障。
在电话采访中,一位品牌经理认为如此省略没有任何问题。“她又失明又失聪――她的个人缺陷与我们的品牌精神没有任何关系,”只表示自己姓江(音)的这位女品牌经理说。“这些产品能帮你爱护和保护眼睛。这有什么令人不快的呢?”
Frognie Zila
Google根本查不到,却在百度百科编写自己的词条是意大利品牌。
该公司在中国有120家店铺,宣称其“国际化”的精品成为了“政界、商界成功男士的首选品牌”,还煞费苦心地官网放上了威尼斯运河和比萨斜塔的图片.
Coco Deal
一个女装品牌,他们的logo和Coco Channel也有几分相似,是在致敬吗
Biemlfdlkk
这个品牌居然还是中国国家高尔夫球队的赞助商。别费劲了,你根本在google上查不到他们的国外官网。
这家在中国有逾450家店铺的中文名为“比音勒芬”,虽然这个名字可能是有意地模棱两可,但这使该公司很难建立统一的品牌身份。南部城市广州的一名比音勒芬销售员解释称,“这是一个德国名字。”另一家比音勒芬商店的店员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这是法国设计师的名字。”
Orgee
这也是一个用英语里根本不存在的、自己生造出来的词做品牌名字的例子。中国人对这个词可能不会那么敏感,但是对英语母语者来说,这个名字就很滑稽,因为听起来实在太像orgy (放荡) 了。
Prich
官网上说它销售的是“美国度假系列休闲装”。美国完全没有,他们只有天猫店。
alpha femelle
北京一家商场里的 alpha femelle 专卖店。都懒得吐槽了..
hotwind
同样用英文玩文字游戏的 hotwind 是一家卖鞋的连锁店。听说还挺多人买的...
Re Still Show
这个英文名字同样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而且他们自己店里的招牌都弄错了,按照他们的官网,Re和Still中间应该有一个空格,招牌上则没有。哪个国际品牌会犯这样可笑的错误?
Teenie Weenie
Teenie Weenie 号称专营“维尼熊主题的服装”。
Cagliari Exchange
我查了一下,Cagliari是一个意大利小城市的名字,说明这个厂家还是有职业良心的,至少没有自己生造出一个词来。
对我们来说,这些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一些中国人似乎不愿购买中国本土制作的时尚产品。
“买中国牌子?绝对不买,”20岁的大学生付娆(音)说。最近一天的晚上,她来到北京一家高档购物中心里的日本Snidel专卖店挑选衣服。付娆抱怨中国制作的衣服都做工粗糙,没有格调。她说,“外国牌子要好得多。”
中国零售类公司设法吸引顾客,一些令人困惑的蹩脚英语名称出现在各种店面、购物袋及服装标签中。
在中国,很多西方品牌会选择一个能够向消费者传达相关特质的中文名字,比如Coca-Cola的中文名为可口可乐。另外一些外国品牌,如Cadillac坚持将其名字音译为凯迪拉克,没有中文寓意,以表明外国品牌的身份。
一些本土公司走的是同一条路线,使用标音但无涵义的品牌名,以便听起来像是洋牌子,尽管它们实际上是本土品牌。
另外一些本土公司没有建立独有的品牌,而只是选择模仿知名外国品牌。“中国品牌之所以抄袭,是因为它们认为这样做能使他们简单、迅速地取得成功,它们利用了其中的混淆。”
很多国内厂家喜欢冒充国际品牌,它们往往给自己的产品起一个似是而非或者不知所云的外文名,再通过包装和宣传等各种手段极力暗示或渲染自己的国际化背景。
文章来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