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大利亚《星岛日报》报道,澳大利亚悉尼内城区,有一片由华人经营的手耕农地,已有超过150年历史。如今,只剩其中一块,由一个邓姓的家庭耕作。由于附近的坟场有扩建计划,加上地产商一直觊觎,令人担心该农地将被“侵蚀”。近日,据澳媒报道,当地政府正考虑,将整片农地交给邓家长期租用。
位于悉尼市以南的La Perouse Market Gardens,已获列为法定古迹。自150年前开始,该片地便由农民手耕,没有使用大型机器,正因如此,当地人希望保留该农地。
整片农地的面积为7公顷,最初由3个家庭耕作。但由于其前景不明朗,如今,只有六旬华裔老人邓罗拔(音译,Robert Tang)与其家人继续耕作。他们种植翠绿的芫荽、番荽、薄荷和萝卜。
据报道,邓罗拔于1977年移民到澳大利亚。赴澳之前,他在中国做高中老师。跟很多移民一样,他的技术在澳大利亚无用武之地。
起初,邓罗拔并非该片农地的主人,只是受雇于其前主人,那时的生活甚为艰难。他说:“一星期70澳元。很艰难,非常艰难。”
邓罗拔人生的转折点发生在1978年。当时的农场主人问他,要不要接手其生意。自此,他与其亲人一起务农,“生意很好。我的蔬菜需求很大,因为它们很新鲜。”后来,他想扩大经营,以保障全家人的未来生活。然而,这片农地的前景一直未明。
早前,一些人发起运动,希望政府保留这片农地,阻止邻近的坟场扩张,以及一直觊觎该片土地的地产开发商。澳媒报道,如今,当地政府正考虑邓家希望长期租用整片农地的申请,预料2019年内将有结果。
澳大利亚华人历史协会的Daphne Lowe Kelley表示,该片农场是“活生生的历史”,“自从约1870年以来,它便由华裔人士耕作,而该农场对澳大利亚华裔历史十分重要。悉尼大部分农场已被建楼。只有很少剩下来。”
关注澳大利亚联合时报/企鹅新闻网请扫以下二维码下载企鹅新闻app
安卓手机:
苹果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