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 IT 行业,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疯狂加班”。有个小伙去面试,面试官问:你才毕业一年,为什么简历上说有两年工作经验?小伙答:多的一年都在加班。近日,一位年仅23岁的PDD员工突然去世,让全社会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IT行业的工作状态上。PDD在知乎上这条回答,则干脆的撕去那件温情脉脉的包装,直接将IT头部大厂的工作,与“996”、“007”等“拿命去拼”画上了等号。如今,我们生活在互联网巨头的环绕中,这些科技巨头给日常生活提供着极大便利;但另一方面,它们却如同过去的工厂煤矿,成为这个时代“压榨”与“血汗”的代名词。
996的工作制度第一次出现,
还是在2013年。
由于激烈的行业竞争,
它迅速的扩展到了整个IT行业。
IT行业的加班文化从未消失
马云说:“996是福报”;
刘强东说:“不加班不是我兄弟”;
新浪曾让员工中断婚礼改bug;
更不用说各种大小周和oncall。
可PDD的“硬核奋斗模式”,
还是实打实的震惊到我了
在微博#拼多多员工#的tag下面,有这样一条自述:“ 六年前的一月,我连续上班19天,每天差不多晚上12点下班,第二天9点继续正常上班。汇报前一晚都在会议室里加班到凌晨两三点,在酒店的房间睡三四个小时,七点出发去公司准备汇报。公司高管说,刚进来的水灵灵的小姑娘,没几年就熬干巴了。”
25岁演员孙侨潞心梗去世、23岁拼多多员工凌晨下班路上猝死,心梗和猝死年轻化引发了大众的关注。
有专业医生表示,近年来,中青年心梗发病比例升高,接近总数的50%,急性心梗年轻化的主要诱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抽烟饮酒、缺乏运动、熬夜等。
互联网技术专家陈皓曾长期反对996工作制:“我们拼命地开发产品,抢流量,类似于野蛮人生活的圈地运动,比谁快、比谁干得多,比谁能加班,比谁能吃苦。”这样的高压的存在,或许也确有其合理性,甚至得到了一些人的赞同。为了赚钱,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为了成就自我,为了实现价值……
如果一位IT人是为了自我学习而适度加班,能过获得和时间成正比的效率,还提高了自身的技术水平;这样的加班可以说是无可厚非的双赢。而一味堆时间的工作制度并不适合IT行业,一来会使得员工没有时间处理自己个人生活;二来,作为脑力密集型行业,工作效率也很难与时间成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