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新西兰小学的汇报演出,才知道真正的国际化教育是这样……

2019年03月24日 新东方澳洲新西兰留学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新东方师训讲堂

微信号:xdf_sxjt


国际化教育到底是什么?相信这是每一个关心孩子教育的父母都会反复思考的问题。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毋庸置疑地说,面向未来的教育一定是国际范的,但是剥掉外语、留学和国际学校的壳,“国际教育”的内核是什么呢?



从龙应台的观点来总结,“国际化”要求人两点:


一是要懂得世界。懂得语言、文化差异、思维差异;


二是能够让世界懂得你。你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能够说明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


今天,我们请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学管理部总监汪珺老师来谈谈她的想法。



我眼中的国际教育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所有的教育几乎都套上了互联网➕的外衣。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的理解,尤其对国际化教育的理解总是在不断地被刷新。


工业革命之前,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孩子做人做事;而今天,教育回归到教育的本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国际教育的定义是:


给年青人提供了解世界性问题的知识,培养他们对于世界性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世界性问题的决心。


我理解的国际教育,即培养的孩子根植于中国文化,并且能够走出中国文化、更好地了解世界和走向世界,知己知彼,用国际化语言和方式做出表达,让世界认识中国。


出国留学、上国际学校、学习国际课程、学好一门外语其实都只是国际化教育的外衣而已。中国的孩子需要学习各国的智慧,与此同时能够带给世界中国的智慧。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学习西方的智慧,如何分享我们的智慧,以什么方式来分享中国智慧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是国际教育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认识到会说外语不算“国际化”,用外语来传递自己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才是真正的“国际化”,也有越来越多的华人家长希望孩子有Chinese Identity(中国的国家认同)


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是帮助孩子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


独立自信,立足本土,有国际视野,鼓励想象和创造——这是我眼中的国际教育的核心。至于孩子什么时候出国留学,读不读国际学校,是不是参加游学营,在家里要不要说英文等等,这些都是家庭选择,但是千万不要给这些问题框死了答案,将某种选择作为唯一选择。



未来公民,终身学习,植根中华,走向世界,在家庭教育中不应该只是口号,而是要求我们作为父母有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大气的格局、更加多元的角度和更加包容的价值观去为孩子们选择和规划“国际化”的未来。


真正“国际范”的父母,落到操作层面是不会一条道走到黑,而是始终知道自己手上是有几个不同选择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教育的目标不变,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历练,积累的就是经验,同时也是在拓展下一代人的格局。起点也许无法改变,但至少在国际化的路上,一代更比一代强。


我对国际竞争的理解



当了20年的英语教师, 我个人认为外语教育给中国带来最重要的就是国际理解,只有我们尊重和理解世界多元化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我们的孩子将来才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胜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国际教育的竞争之残酷要远远高于国内的高考。


2000年开始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倡导的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俨然成了教育界的国际奥林匹克,三年一度的评估,70多个国家参加,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关注。


2018年PISA增加了“全球胜任力”作为评测内容其定义是:能够批判地、从不同角度分析全球及跨文化事件,理解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见解、判断和想法,参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合理以及有效的互动,共同享有对人类尊严的尊重。这是衡量国际化教育的重要维度。


中国教育的排名总分第十,而中国几乎是世界上课外学习最长的国家,说明学习的效率相当低。我们的孩子“恶补”了很多知识,但却没有转换为学业的综合能力。



不少家长们从孩子三岁起,就开始学习规划从学弹钢琴到学外语,到制定爬藤计划,等孩子真的上了常青藤名校反而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到底想要什么。即使在美国,精英的孩子也是从小着力培养,想办法让孩子从幼儿园开始上私校。推娃是世界级现象,竞争在任何一个国度都是惨烈的。


放眼全球,幼儿阶段的孩子学习英语、中文、数学、轮滑、溜冰、机器人、围棋、各种乐器的比比皆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所有父母信奉的原则,于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就从婴儿抓起了。


上个世纪教育强调知识与能力,21世纪更重要的是认知科学。如果今天仍然一味注重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会导致不少受过西方精英教育的孩子,价值观全盘西化,最后变成优秀的绵羊。所以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帮助孩子做好人生规划、然后才是学业规划、最后是学习规划。


我不反对从小对孩子的智力进行开发,但是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是独立性和想象力。孩子的自主和独立体现在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上。独属于孩童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我们要倍加珍惜的。说到艺术,为什么太阳一定是红色的?教孩子画画,为什么一定要画得像?弹钢琴谁说一定要弹古典音乐,就不能融入现代的元素,加点爵士乐来个混搭?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比起早早的开始系统学习,我更希望作为家长的我们,能保护好孩子宝贵的童真,让他们带着热情和好奇,在生命最初的几年慢慢摸索着自己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而不是早早地被框定在人类成熟的文明世界里。身为家长,我们需要有点耐心和他们一起成长。


对民族文化智慧的传承


我的孩子Steven在中国和新西兰两边上学,也在两种教育体制中感受其中的差异。Steven在北京最顶尖的小学读书,有最顶尖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在新西兰,他是在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学就读。


我参加过一次新西兰学校的演出,深刻感受到新西兰人对毛利文化的敬畏,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每个孩子平等对待的态度。



整场演出都在弘扬新西兰的文化,突出了毛利土著文化的根源,让欧裔、亚裔和毛利孩子和非洲裔孩子都有同样的机会表现。



所有节目都是集体表演,表演本身是小演员自己享受的过程,比不上国内精心设计编排的演出高大上,也没有科技的各种声光电,但台上台下发自内心的嗨翻天。



教书育人的质朴和自然,孩子们的释放自我与老师们的投入让我很感动,新西兰教育中的开放和包容让我感受到这个国家的教育国际化程度很高。


我20岁出国留学,毕业后在英国也工作过一段时间,那时候在海外华人最希望的就是能融入西方主流社会,不论是通过更加流利的英文还是更加符合西方社会的社交习惯,或是对西方文化的更加深入的了解。


如今当我再思考这个问题时,国际化教育的本质不再是“融入西方社会”而是“融合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当身边越来越多海外的妈妈会苦恼——孩子常年在海外生活,为了融入当地的社会,不会说中文也不会写中文,对中国文化没有感觉也没有感情;也许按照世俗对成功的定义,孩子长大后会很有出息,拥有金钱和地位。但是,我始终认为中国人要认识到自己是谁、清楚根在哪里。


在海外环境下,身为母亲更应该在小家庭里尽力营造中国文化氛围,让孩子感受、理解和接纳家族的传统、民族的伦理、文化的美好,始终如一地传递身为中国人的价值理念。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我们的孩子可以吃西餐、说英文、过万圣节,在国外游刃有余地生活,但是他们的内核应该是中国的,能够在中华文化中如鱼得水。



不是国外长大的孩子就一定是国际化的孩子,有可能是我们常说的外香蕉人或者TCK。


TCK (Third Culture Kids)

是由美国社会学家Ruth Hill Useem提出的,指的是父母原来的文化是第一文化,而孩子在成长的重要阶段身处一个不同的第二文化,从而形成自己经过融合的第三文化。


第三文化的孩子,永远都不会完全属于父母的第一文化,也不会完全属于自己成长的第二文化。最成功的TCK背景教育典型的就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


我曾去过北京罗马湖畔的培德书院,被深深地感动了。后来我们邀请书院的创始人曾国俊先生分享他的教育理念。我很认同他对国际化的理解。我非常认同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和未来性的探索,也非常坚定地认为对于华人“国际化”的内核即是“根深中华,盛开国际”。


他提到:


“做好自己,一定是既是中国人,又是世界人。既是我们的,也是世界的。”


“中国文化中的现代性、独特性、未来性,而不是陷入复古、守旧、传统、保守。真正理想的国际教育,既不是不假思索地‘全盘西化’,也不是只用‘民族’二字遮盖不自信和恐惧,而是要找到自己的位置。首先就是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化,不见得一定要去私塾、书院,但是如果用心去找,一定可以发掘出一些适合我们自己的方式,找到中国人自己的表达。”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期待有归属感,认同感和安全感,维系了文化认同,我们就保持了自信。我们正处在一个迅速变迁的时代,即将失去传统与仪式的传承智慧,对于中国的文化和传统,我们需要多一点的耐心去理解与实践,传递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流淌着中国人珍贵的文化血液。


结 语


走得多远,也不要忘记来时的路。虽然我自己是海归,但是我仍想再一次强调文章开头的观点——国际教育是培养各国学生对于世界性问题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一定是多元、开放和包容的,一种教育的包容性越高,国际性程度越高。


如果我们把孩子送去国际学校、送去海外,而忽略了传统教育,那么你将看到的是孩子被英国化、被美国化,而绝不是被国际化。


优秀的孩子是不分国界的,他们一定会超越地域、民族、国界的局限,面对不同的文化,互相理解、彼此欣赏、求同存异,取长弥短,亲密协作。


共同面对21世纪的新挑战,这才是我们最希望用“国际范”教育培养的未来公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了让更多的中国家庭能够亲身了解真正的国际化教育,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有机会接触到国际化的教育,新东方前途出国推出了“Under Seven”——新西兰亲子微留学服务,仅需一次旅行的费用便可让孩子入读新西兰顶尖小学接受真正的国际化教育,让孩子的成长兼具广度和深度。除此之外,在亲子微留学中,前途出国也为陪伴孩子的家长提供学习和旅行的机会,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探索彼此无限可能。


开启探索:

一个假期让孩子的英语远超同龄人,需要新方法!

新西兰亲子微留学体验:最好的教育是与孩子一起成长


想在假期带孩子体验真正的国际化教育

快来猛戳下方二维码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