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在走向成熟,之前高速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正经历着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变。这样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国内的经济发展,对于南半球的两个国家而言,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味。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其最大的商品出口目的地。难怪《悉尼先驱晨报》文章会说,澳大利亚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期的成功都是依靠着中国取得的,特别是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和煤炭出口国,而中国对其铁矿石的需求十分巨大。2006年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总量为2.47亿吨,中国需求占其中逾一半,为1.29亿吨。仅仅七年之后的2013年,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飙升了130%左右,达到5.79亿吨,其中面向中国的出口量占比超过80%,达到4.41亿吨。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并继续向消费推动型经济转变,澳大利亚铁矿石行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虽然中国今年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需求仍将保持旺盛,但如今的铁矿石价格已经和其高峰期不能同日而语。法新社文章说,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供应过剩的拖累,近期铁矿石价格已经跌至每吨60美元以下的六年新低,而在2011年顶峰时期,铁矿石价格曾达到每吨191.70美元。
包括必和必拓(BHP)、力拓(Rio)等在内的矿业巨头们依然在增加铁矿石的供应。力拓负责铁矿石业务的首席执行长Andrew Harding本月初表示,公司并不是要一战到底,但是削减供应并不符合股东的最佳利益,也不符合澳大利亚政府的利益。
这让一些规模较小的铁矿石生产企业受到更大的冲击,它们只能靠削减成本苦苦维持。
在煤炭领域,澳大利亚一些曾经繁华的煤炭产区已经显示出了衰败的迹象。澳大利亚新闻网站news.com.au文章说,昆士兰州的鲍文盆地(Bowen Basin)一度是繁荣的矿产区,在2011年煤炭产业鼎盛时期,这里曾号称有48处正在开采的煤矿,开采项目超过50个。
作为澳大利亚煤炭的第二大进口国,中国经济的放缓让这个地区感受到了切肤之痛。2012年以来,由于煤炭供大于求,加上中国开始减少对煤炭这种高污染燃料的依赖,煤炭价格开始大幅下降。上月,动力煤价格跌至每吨73美元,远低于2011年时的166美元;冶金煤的售价也从每吨380美元降到了135美元。
文章说,如今鲍文盆地已经几家煤矿被关闭,仍在运营的煤矿中也有1/3处于亏损状态,单是去年一年就有1,200矿业岗位被砍掉。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失业。
法新社援引Fat Prophets资源分析师David Lennox的话说,澳大利亚采矿企业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看法越来越悲观,中国经济依然在不断放缓,这真的对大宗商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滑坡,澳元也在不断贬值。澳元兑美元汇率从2011年7月高峰时的1澳元兑换1.1078美元一路下滑,目前已经贬值了30%左右,最新价报1澳元兑换0.7623美元。不过,正如澳大利亚央行反复强调的,澳元还需要继续贬值,才能弥补矿产品价格下跌对经济的影响。
而新西兰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故事,中国向消费推动型经济的转型正好促进了对新西兰牛奶和牛肉的需求。
据新西兰央行的数据显示,新西兰的奶制品出口占到该国商品出口总额的1/3左右,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全脂奶粉出口国。而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奶制品出口目的地,中国进口的全脂奶粉有90%是来自新西兰。
自从2008年中国和新西兰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以来,新西兰就占据了中国奶制品进口市场的很大份额。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文章说,《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新西兰对中国的乳制品出口增长了十倍,目前出口额达到了50亿澳元。
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企业、新西兰恒天然合作社集团(Fonterra Cooperative Group)预计,2017年中国婴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170亿澳元增加到2017年的310亿澳元。
中国经济转型对两国经济的影响也将反映在它们的利率水平上。彭博社的最新消息说,由于中国向消费推动型经济转型会冲击矿产行业而有利于农户,目前交易员们预计澳大利亚基准利率料将首次降至新西兰基准利率水平的一半。
彭博社的文章说,交易员们预计,澳大利亚央行六个月内将基准利率降至1.75%的概率约为50%,而新西兰央行将关键利率维持在3.50%的概率也约为50%。
上述两国央行的政策差异再次凸显出了中国经济转型带来的影响。澳大利亚要想继续从中国这个大市场中获益,也许真得要与时俱进才行。
去年年底,经过10年谈判后,澳大利亚终于与中国就签署自由贸易协议达成了共识。根据谈判结果,澳大利亚对中国所有产品关税最终均降为零,中国对澳大利亚绝大多数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澳大利亚也有望能像新西兰那样,向中国大量出口肉类、奶制品等农产品了。
甚至澳大利亚与中国达成的协议在乳制品方面比新西兰更实惠,澳大利亚不会遇到新西兰液态奶、奶酪和黄油对中国出口的一些限制。
看来新西兰也未必能笑的最后,特别是最近新西兰奶粉遭遇投毒威胁后,乳品的质量安全再次遭到质疑。谁能笑到最后、谁能笑得最甜,现在只能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