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Coronavirus的那些日子

2020年05月19日 澳洲打工度假指南



 当Convid-19在国内肆虐的时候,我在澳洲;当Convid-19席卷全球的时候,我在北领地内陆地区远离人烟的地方。想想自己还是蛮幸运的,病毒肆虐的环境下还可以有一份暂时稳定的工作。Timber Creek Hotel当然也受到病毒的影响,随着各州边境的关闭,入住的旅客大幅减少,到后面几乎没人入住了,于是我们也不用做housekeeping了。商店和餐厅的生意也受到影响。还好附近有土著社区,土著们还是会来店里买东西和点餐的。于是,我的工作内容变成待在厨房里面做早餐:各种三明治,汉堡,薯条,以及各种油炸的junk food。

其实我还挺享受在厨房工作的,因为面对的是食物,对于吃的大多数人都不会有抗拒心理吧。再一个原因是我平时就很少做饭和研究有关吃的,只知道张嘴吃。而在厨房里面虽然只是做简单的早餐和午餐,但我们的主厨是智利人,耳濡目染的情况下也渐渐知道一些我所不知道的菜式了(尤其一些西班牙菜式)。

随着澳洲疫情的高峰期渐渐过去,澳洲的冬天也悄然而至。身处北领地(尤其是北部),你对冬天永远没有概念,只知道冬天的到来会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倍感舒适。一来白天的温度虽然还是超过三十度,但时不时有一阵阵凉爽的风送来;二来早晚温度舒适,只有二十度左右。往年的这个时候开始,很多人都会涌来北领地,或是避寒,或者旅游,或是找工作。今年格外冷清。据说各州边境到六月份会陆续开放,那就拭目以待吧。


在Timber Creek每天的日子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一个地方待久了,一份工作做久了,一个人处久了,总会有那么些时候你厌倦了。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小变化,又时不时把这种厌倦感给打消掉。绝大多数人不可能一辈子在辗转,不管是地理位置上,还是在工作上,又或是在人际关系上。在某个阶段,人总会要择一城而安定下来,然后学会享受这种安定,以及它所带来的不变,然后在这种不变中寻求万变,以及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也许就是生活吧。

 ‍‍作为在Timber Creek的一个短暂的停留者,也只能把一些有那么些不同的小日子记录下来,留作念想。‍‍‍


(路边硕大的猴面包树,树干上被人刻了一个心形.....你看到了吗?)


(老板家七岁的狗,此时它在小溪边寻找猎物。)


(小溪里的野生鳄鱼出现了,好像是长吻鳄?)


(附近的土著壁画,能看出这画的是啥吗?)


                           (天黑前的最后一抹红)




第一次过新历生日

还记得那天早上我在上班,老板Callum和老板娘Fiona微笑着对我说了声“Happy Birthday”,我才想起,那天是我的新历生日。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过农历生日,但身份证和护照上留的是新历的生日,不然那天就被我完全忽略了。

后来进来的同事都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祝我生日快乐。高兴和感动之余,不得不说,老板真的很细心,也真的是把这里的每个同事都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所以同事们在这里工作都很用心,也很开心,有些同事之前做了一段时间因为个人原因离开了,后来又选择回来这里。

说实话,这里的雇主可以说是我在澳洲工作这么久以来遇到的最好的雇主了。他们对员工很照顾,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在工作中,他们给每个员工分配的工时都尽可能做到公平,也不会因为员工犯错误就大吼大叫或者给冷脸。在生活中,他们给员工提供的住宿环境和员工餐都尽他们所能做好。每周末老板娘都会亲自动手做甜点蛋糕给员工;他们也会记得每位员工的生日并召集大家一起庆祝;每次有员工要离开的时候他们也会让大伙儿给开一个小小的送别会。

我可以感受到的是,他们对员工的好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表面上的做做样子而已,这可以从平时的点点滴滴的细节看出来。老板和员工之间永远存在着利益关系,员工有利用价值,老板才会给予相应的回报。但是在利益面前,永远不可泯灭的是人文关怀。这也让我想到现在的很多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忽略了给予员工应有的理解和关怀。哎,扯远了......

很感谢老板和同事们,还有Billie美女开车带我去看日落,还准备了一个小蛋糕。后来还DIY做了一对耳钉送给我。我记得,那天的日落很美,蛋糕很甜,酒很香,笑容很美……




                             (老板家可爱的Gus小屁孩)


第一次做巧克力蛋糕

作为做饭方面的懒癌患者,几年前我曾经给朋友做了一顿“黑暗“料理,至今仍印象深刻。今年,又给了自己一个机会做了一个”黑暗“蛋糕。

生日那天跟我的中国同事聊起她的生日,结果一翻日历,第二天就是她的农历生日,而她自己却忘得一干二净了!那天大家都很忙,会做蛋糕的都没时间做,我想闲着也是闲着,于是自告奋勇说不如我来做,也算是对大家的一个回报吧。

 看烹饪书上和视频上的流程都很简单,结果自己做出来的蛋糕不管是从形状上还是从口味上来讲,都是我此生看过的和吃过的最丑又最难吃的一个!那天晚上就这个蛋糕,承包了我们大伙儿一天的笑点……

                      (奇丑无比,tastes like shit


工作之余,运动、看书、看电影的日子

 因为早上要在厨房做早餐,几乎每天都要六点起床,到下午两点多就下班了。下班之后剩余的时间都是自己的了。这种感觉很棒,就感觉只需要工作半天,然后有半天的空闲时间。下午的时间我一般用来看看书和看看电影或者纪录片,到六点多就外出跑步。

 运动、看书这些事情,成为习惯之后,你就会觉得不去做的话好像缺了点什么似的。

就拿运动这个事情来说吧,对于不喜欢运动的人来说,要坚持每天或者每周运动简直是要命的事情,但是当你学会享受运动所带来的大汗淋漓的快感之后,一旦不动,反而浑身不舒服了。在跑步的时候,我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热起来,让眼睛去享受沿途的自然风光,也让整个身心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虽然我也明显感觉到,我的小腿因为长时间站立(或者因为跑步?可我有做拉伸运动啊!!)粗壮得越来越明显,但我还是坚持去做,毕竟,这可以说是最不讲究运动场地的运动方式了不是吗?

再来说说看书这件事情。我非常不喜欢别人把看书看作是一件多么高大上的事情。说实话,这是相当狭隘的观念。我这里说的看书,不是说为了某个考试而看书,比如为了考雅思,考研,考公务员等等,而是纯粹地把看书当作一种娱乐休闲,打发时间也好,放松心情也好,拓宽视野也好,总之这件事情不是被迫去做的,而是你真的乐在其中的事情。也许你看完一本书以后,不一定能记住里面的很多细节,尤其是时隔多年以后,但只要看完这本书能引起你的一些共鸣,能让你觉得值得,那就值了。

翻看记录,从来澳洲到现在,我已经看完30本书了。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但总结了一下,看的主题范围比较窄,大多限制在文学作品那一块。

以前在国内也看书,但总觉得没在澳洲这段时间看得那么酣畅淋漓。或许是因为在国内的时候工作太忙,有太多的思虑,总是没办法坚持每天看。现在我想,回国之后也许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吧,因为毕竟看书已成为一种休闲娱乐,如果每天忙到连休闲娱乐的时间都没有的话,那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碎碎念

近来日子过得平静知足,却还是时不时翻看日历,计算着归家的日子。也会想着归家后的种种要考虑的问题,比如先读研再结婚还是先结婚再读研的问题,还是说暂时放弃这个念头。处在这个年龄段,无法避免地面临着这个年龄段特有的各种尴尬。当然,如果当时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安安稳稳的工作,然后安安稳稳地结婚生子,所有的尴尬都不会有。两相比较,我还是愿意选择现在的生活,接受现在的尴尬。

 在路上遇到不少人,他们当前的生活状态和所做的事与他们的同龄人不大一样。有19岁选择先不去上大学而去gap year的德国小姑娘,有65岁还在读博士和写书的老奶奶,有知天命之年离开丈夫独自到Outback改行做厨师的记者,有放弃国内稳定的高薪职业来澳洲做厨子的年轻人,有将近40岁还在中国读研的澳洲小伙子……

 不管他们的生活状态在外人看来好还是坏,没有人能定义,除了他们自己。大家普遍的观念是,处于什么年龄段就该做这个年龄该做的事。但是,过了30岁不结婚,甚至做一个不婚族,晚点大学毕业,老了还在读书……这些更多的是基于个人的人生际遇和经历而非社会定义的所谓的“年龄论”,所以并无对错之分,更多的是看个人的内心感受。

前阵子和朋友聊天,之前在岛上很聊得来的一个英国小伙伴今年下半年要回到中国教书了。回到国内遇到打工度假的小伙伴,这又是一件我期待的事情之一,就像遇到久别重逢的战友一样,快哉快哉!

 
- End -

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极简汇率” 活动期间

10澳元可以换100人民币


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