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越铁路八百里纪实

2018年11月22日 澳大利亚联合时报




《终将消失的印迹——滇越铁路影像纪行》

大型综合性结题展


-   前   言   -

国家艺术基金《终将消失的印迹—滇越铁路影像纪行》项目,自2016年10月启动以来,在两年多的项目实施期间,项目负责人张永宁教授邀请多位艺术家、摄影家、大学教授及研究生共同参与。通过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去思考、去创作,他们的辛勤工作不仅仅是对滇越铁路的再现与记录,更是以各自对铁路的情感,用多视点、多种艺术语言表达出他们眼中的滇越铁路。

项目的实施,是对滇越铁路这段百年历史的回顾与见证,唤起了我们对这条铁路的对话与思考。

参与项目的艺术家们,在他们相机中定格的画面是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对话,那些发生在铁路沿线点点滴滴的故事曾经是我们亲身的日常经历,是承载着几代云南人情感的滇越铁路记忆。这些艺术作品表达的不仅仅是他们个人思想的激发创作,也是对真实历史记录的一种语言形式,通过这些艺术的展现构筑起对滇越铁路历史的回顾与见证。

全长800多公里的铁路跨接中越两个国家,将两个国家通过铁路紧密相连,在过去100多年历史中打开了云南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大门,在一段时期内为云南带来了全新的工业技术与新奇的生活方式,加快了云南的社会文化的发展。项目实施成果的展示,让人们对滇越铁路有了一个图式的了解与认识,为云南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忆重塑增添了直观的视角感知,对滇越铁路的历史文化遗产及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记录、保护、弘扬、交流、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项目实施至今,成果可谓丰硕,两年多以来举办了多个不同主题的展览,包括于2017年8月在大理国际影会的项目首展《不同视点下的滇越铁路》专题摄影展、2017年11月在昆明留筠馆艺术空间的《生活在米轨沿线的人》专题摄影展、2018年4月在云南艺术学院《不同视点下的滇越铁路》专题摄影展、2018年6月在云南省博物馆中法文化周《百年现场——滇越铁路》专题摄影展、2018年6月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的《1M——滇越铁路的诗意影像》摄影展。项目组将于2018年11月在云南省美术馆举行《终将消失的印迹——滇越铁路影像纪行》大型综合结题展,同时将出版一套四集系列画册,《点与线的交织》《面向大海》《静卧在风中的故事》《寻找与再现》,画册将呈现参与项目的艺术家们在中越两国的崇山峻岭、乡村与城市中辛勤工作所记录积累的影像资料,这些展览及画册是滇越铁路历史上的一次以影像的呈现方式为主的集中展现。


郭浩

 2018年11月15日


-   展览部分作品   -

-01-

第一章 | 点与线的交织

▼ 滇越铁路第一湾(尹小兵摄)▼

▼ 碧色寨站(刘建华摄)▼

▼ 宜良-水晶坡(杨海鸿摄)▼

 糯租(王静波摄

▼ 人字桥(薛汝明摄

▼ 河口·南溪河铁路桥(彭晓摄)

▼ 开远站(叶松青摄

-02-

第二章 | 面向大海

▼ 越南海防-红河入海口(张永宁摄) ▼

▼ 河内龙边大桥(鲍利辉摄) ▼

▼ 越南河内(李季摄) ▼

▼ 龙边铁路大桥北岸桥头(马云刚 )▼

▼ 越南龙边大桥(林迪摄)▼

▼ 越南龙边大桥(裴逸风

▼ 越南福寿(聂荣庆摄)▼


-03-


第三章 | 静卧在风中的故事

▼ 石屏古城夜色何新闻摄

▼ 夜幕下的双龙桥(王玉辉摄)▼

▼ 被遗忘的铁路-个旧刘原森摄

▼ “个碧石铁路”鸡个线路基遗迹(张叶小可摄


-04-

第四章 | 寻找与再现

▼ 人字桥 

▼ 白寨大桥 ▼


这次的大型结题展分为4个专题、5个展区,以平面影像、视频、装置、系列画册等多种形式展出。这次展览呈现的内容,仅仅是众多艺术家们在滇越铁路800多公里的铁路沿线记录的影像资料中的一小部分。这些作品中既有艺术家对铁路现状、人文故事、沿途风光的拍摄记录,也有艺术家们带有主观意识的创作作品,这些定格的影像或许是一幅沧桑的风景、或许是一个人物记录、或许是一件找寻历史的小品,这些都是以艺术家的意识去记录、解读、呈现这段历史的一种方式。

借这次展览之际,首先感谢昆明铁路局的大力支持,这是项目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

感谢专家学者及众多朋友给予我们的建议,你们的关注是项目进展的动力。

感谢参与项目的众多艺术家,那些定格在他们相机里的沿途美景、历史印迹、人文故事是我们一起携手记录百年历史的见证。

最后,感谢研究生们的加入,他们参与了项目的影像拍摄、访谈记录及资料整理,我们一起去寻觅与感知那段他们曾经陌生的历史。

 

云南艺术学院  张永宁

2018年11月

-   展览地址   -


▼ 地图导引 ▼


▼ 云南美术馆(五一路)▼


▼ 美术馆平面分区 ▼



-   项目参与   -

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终将消失的印迹—滇越铁路影像纪行》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项目实施主体:云南艺术学院

项目负责人:张永宁

 

顾问

王江红(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马云华(云南民族艺术研究院院长)

 

项目领导小组

郭  浩(云南艺术学院院长)

黄雁玲(云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张  勇(云南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陈劲松(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魏美仙(云南艺术学院科研处处长)

 

项目协作

昆明铁路局

 

项目支持

华侨城·云文(北京)影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留筠馆(新加坡、墨尔本、昆明)艺术空间

蒙自瑞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昆明华澜咨询有限公司

大理国际影会组委会

云南四维创意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山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项目参与人员

张永宁  王玉辉  李  季  林  迪  鲍利辉

石  明  裴逸风(Yvon VELOT)  聂荣庆

刘建华  尹小兵  彭  晓  王静波  马云刚

王 锐  何新闻  李小波  叶松青  薛汝明

杨海鸿  阮  云  李书林  王方舟  刘原森

 

云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叶小可 孙永强 闫 佳 李志慧 

石凯宇  邓 方 陈雅晗 梁倚天 雷 霄 

余 茜 何维荣 王雨雨  欧阳鹤立

郑 博 王俊峰 林 玲 任红杨





澳大利亚联合时报/企鹅新闻网请扫以下二维码下载企鹅新闻app


    安卓手机:

    苹果手机: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