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报!拼多多女孩深夜加班猝死,老板财富却登顶中国前三!每年60万人过劳死,官方账号却群嘲“打工人”....

2021年01月05日 墨尔本青年俱乐部



昨日微博热搜榜上拼多多和知乎上演了一场大戏,

两方隔空对话、相互内涵,真是好不热闹。


有许多小伙伴可能注意到了这些热搜但是没仔细看究竟大家在吵什么,


印象君来简单总结一下。


一切的起因是1月3日被曝出的一名拼多多的员工意外离世的新闻。


12月29日


拼多多年仅22岁的女员工

在凌晨下班的路上猝死。



经核实后这确实是真消息,一名年仅22岁,98年出生的女孩因为加班到凌晨猝死,年纪轻轻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几个关键字无疑刺痛了所有人的心,于是许多网友也在网上讨论。

正在大家感叹悼念之际,拼多多在知乎上的一段文字直接点燃了所有人的怒火。

这段话是这样的:

“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
“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


要说这段话发在平时,没有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可能大家看了可能会说有点偏激、不敢苟同,或者是官方发布这些话实在不妥。

但如今已经有人年纪轻轻就因为加班而猝死,拼多多却顶着“官方认证”的账号在知乎说这么一段话,

恕印象君直言,

这任谁都接受不了。

这段话当然早被眼尖的网友发现了,并且截图发到了微博上,也就上了热搜。

随后,他们自己也知道了这段话在这个节骨眼上有多么的荒唐,于是这段回答先是被删除,然后拼多多的骚操作来了:

拼多多表示:
从未发表过这段言论

“从未发布,坚决反对”


然后下一秒
发布平台知乎官方来了

直接甩出时间线
揭发拼多多撒谎


总的来说,就是话确实是自己发的,也是自己删的,然后拼多多为了逃避责任撒谎说自己从未发过,结果被官方平台官方打脸。

知乎:我帮您砍一刀


随后拼多多也再次道歉,称“对员工账号监管不严”。


最后拼多多账号也被知乎禁言了15天。


这场拼多多与知乎的大战算是拉下了帷幕,不过在这件事中,


“造谣式辟谣”这种公关方式我们也不是第一次见了,只要没脸没皮就能甩锅,在许多明星的身上也都见识过。


反正一副你们爱信不信,我自己是信了的态度。


而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这么大舆论、频繁上热搜,拼多多的那段话只是催化剂,


主要还是因为22岁员工猝死

这件事本身。



正如拼多多在知乎上回复网友的那段话一样,

如今有许多人,包括老板在内,“用命换钱”已经成了常态,甚至已经被正常化。

           “用命换钱”真的合理吗


拼多多的回复中表示:“哪个不是用命换钱”。

难道因为有人真的用命换了钱,所以这个问题就可以正常化了吗?

“996”的出现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讨论,从以往的朝九晚五变成了早九晚九,一周仅剩1天休息日。

甚至还衍生出了“007”,每天24小时待命无休,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

这些背后更多的
是因为高强度工作而产生的健康问题


近几年来不断出现的“过劳死”新闻,一次又一次的刺痛了当代打工人的心。


22岁员工猝死在凌晨下班的路上,据悉,这名员工是拼多多买菜部门的,


“比007还恐怖”

“持续工作时间达到30小时”



许多人看了之后只想问,真的要这么“拼”吗?

如今工作难找、钱难赚,但为了工作如此的拼命究竟是为了什么?

马云把996称为“福报”,这个“福”是谁在享,这个“报”是谁在拿?

在这种畸形的工作状态下
福报,成了老板财富不断膨胀的福
而加班甚至猝死则成了员工的报应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已经超马化腾成中国第三大富豪


在知乎上有这么一篇帖子点赞超过了10万,就是回答关于“如何看996福报”的问题。


简单列几句话大家可以来品一品。



既然能得到十几万个赞,从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大家对于996有多么反感。

“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来实现成功”,变成了美化996的标语,

“奋斗”成为了996的代名词,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牺牲自己所有的自由时间,玩命式工作,究竟是压榨还是努力?

但事实却是,

无偿加班成常态
超7成白领加班无补贴


据@财经网发布称,智联招聘曾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强制施行996/995的工作制度在头部互联网企业比较普遍,近几年,这一工作制度还有蔓延的趋势, 


2019年,有17.18%的白领表示公司施行了996/995制度,还有22.48%的白领反映所在企业有实施这一工作制的趋势。


有超7成白领表示加班并没有加班补贴,

“无偿加班”正在横行职场。



其中,私营企业和小规模企业加班无补贴现象最严重。超8成私营企业的白领表示加班没有加班费。


“无偿加班”说的

宛如是员工主动无私奉献,

也成为了如今各公司的常态。


原本不加班是员工应有的权益,但如今员工却要用更多的劳动去换取,


甚至到了准点下班都要被问:“别人都加班你为什么先走?”如此荒唐的问题。


网友对此也是有一肚子的怒火


无偿加班反而变成了竞争力,不“自愿无偿加班”就要被领导不满。



不加班竟然成了不上进。


如今还出现了一个新词:内卷。



能看出如今大多数的公司中加班早就已经成为了常态,反而不加班成为了那个不符合公司潜规定的人。


正常变成不正常,不正常变成了正常,甚至这些思想已经深深刻在了一些员工的脑海里,


并且把主动提供免费劳动力当作了升值加薪的筹码。


如此恶性循环,谁也无法从加班的漩涡中逃脱。



而老板们通过这样的畸形制度,给无数打工人造成的伤害是永久的。

长时间的劳作,给职场人的生理、心理都带来了影响

几千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说过:

所有挣钱的工作都在吸食和降低你的精力。

2010年,芬兰、英国的研究人员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长达11年的研究成果:

每天加班超过3小时,
将导致忧郁、焦虑或失眠,
罹患心脏病的几率更高出60%。

过劳死曾被视为日本独有的社会现象,1992年《世界知识》刊出《日本的过劳死》一文。

新华网曾发文:中国每年“过劳死”60万人

在中国,过劳问题同样严重,有数据称,

超过30%的人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
近10%的人超过60小时。

近三成人,站在过劳死的边缘。

2006年,中国跃升为“过劳死第一大国”,中国人逐渐意识到,原来上班也会死人的。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

当我们超过40岁,大脑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就不再适合每周5天朝九晚五的压力与重复,一周超过25小时的工作就可能对智力造成损伤。


公司为了压榨员工,

榨取劳动力实行强制996,
置员工身体健康而不顾,

并且还美名其曰:福报,


员工被迫开始加班,不加班被当作“不上进”,

久而久之“主动加班”变成了加薪的筹码,变成了不被淘汰的稻草,

公司发现了这一规则后继续加以利用,无限循环。

最后老板称为中国前三富豪,员工叫苦不堪但却敢怒不敢言。

拼多多在知乎上发的那段话有一句算是说对了,

“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


工作难找,主动权握在公司的手中,员工从一开始就是被动的。

如今不仅许多人在过劳的边缘拼命,用命去博业绩,最后竟形成了“奋斗”、“上进”,还形成了一股风气,也是十分讽刺。

@央视新闻昨日也发了微博,

称:“不能让奋斗变了味”


下面的评论也足以见到打工人的真实心情



最近网上还出现了很多关于90后和00后工作的调侃段子,


比如说:不要试图压榨90后,因为他们会辞职。


但如果把问题反向推,变成:为什么公司留不住90后?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知乎上@薪人薪事的回答也很耐人寻味: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果断辞职跳槽的人也不一定占多数,仍有大部分人还在如噩梦般的漩涡中。


没有了“奋斗者”就更没有公司,但现实是“奋斗者”的权益也在一点点被剥削。


“奋斗”、“努力”、“上进”不应该是压榨的代名词,努力奋斗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没日没夜的为了工作丧失了自己的生活。


996也不应该成为一个必选选项,

而996的“福报”是真的给打工人的吗?


编辑:小王子、derek

来源:知乎、央视新闻、新浪微博、@财经网


对于在墨尔本的朋友们
我们还有8个互助号
能帮你解决
脱单 求租出租 找工作
👇


墨尔本青年俱乐部
扫码关注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