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纷纷在刷这张图的时候,那个为此奉献了一生的老人,才刚刚去世7个月……
想必,最近小伙伴们都被打开微信时的,微信首图惊艳到了。
25号这天,微信界面的图片换成了我国自己的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卫星拍摄的画面。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老人是风云系列工程的奠基人。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他,我们国家的风云卫星可能就没了下文。
他,就是任新民。
在世人眼中,任新民的一生波澜壮阔,他自己却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
“我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
(任新民,中国航天“四老”之一,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工程的奠基人)
1949年他从美国密西根大学毕业后,学成归国,参与研发中国运载火箭与航天工程。
从运载火箭、弹道导弹,到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到如今人人皆知的风云系列,他被航天人亲切地誉为是航天的“总总师”。
当风云卫星拍摄的画面成为微信首图这一天距离任老去世才过去7个多月的时间!
使用微信的你值得拿出三分钟了解一下这位老人医生的功绩!
变化的微信首图
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用户在微信启动时,可以欣赏到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祖国全景。
这段时间内,微信启动页面启动页背景中的地球图片由非洲大陆上空视角,变化为了我们的祖国上空。
之前的微信登入页是这张经典的“蓝色弹珠”,摄于1972年12月7日,是“阿波罗17号”宇航员前往月球途中拍摄到的地球。
画面主体是非洲,图片上下基本和地理南北吻合,画面中心点在南半球,南端可见南极大陆。
新的微信界面则可以看到中国的全境,由“风云四号”卫星拍摄。
风云四号搭载了全球首个大气垂直探测仪,是国际上首个在单星上同时搭载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和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的卫星。
相对于地表,卫星静止在赤道正上方35800千米高度。
2016年12月11日,风云四号发射,12月17日定位至东经99.5度。
此前它处于测试期,从25日起正式投入使用。
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微信才使用了这一特殊的方式表示祝贺。
风云四号能拍出“好看照片”的原因
风云四号A气象卫星,又名风云四号01星、风云四号科研试验卫星,
是第一颗风云四号系列气象卫星及中国在地球静止轨道上首颗三轴稳定气象卫星,设计寿命7年,主用户为中国气象局。
(图片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卫星于2016年12月11日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12月17日17点39分成功定点于东经99.5度赤道上空,经过6个月的在轨测试后,投入试验应用。
(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风云四号的分辨率很高。
“辐射成像仪”共14通道,可见光空间分辨率500米,红外高空间分辨率2公里,全圆盘成像时间15分钟,还新增了区域扫描功能,1000×1000公里区域观测能力为1分钟。
(图片来源:央视网)
同时,风云四号的误差很小。
“图像定位与配准技术”使卫星图像定位与配准精度达到1像元,即使在36000公里静止轨道对地球观测,误差也能控制在1公里之内,补偿效率到达98.8%;
扫描辐射计技术能感知地面温度0.1℃的变化,绝对误差少于1℃。
而且,风云四号还能快速捕捉瞬间。
“闪电成像仪”能一秒钟拍摄500张闪电图。
“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有1600多个探测通道,1个小时完成一次垂直探测,光谱分辨率达0.625波数,红外波段空间分辨率达16公里,其观测能力是现有观测系统的百倍以上。
(图片来源:腾讯科技)
“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和“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同时装载在了一枚卫星上,实现了两颗卫星的价值,提升效率并节省研制和发射成本。
风云四号这些强大功能都是奠基人赋予的
风云四号取得这些成功,观测能力是现有系统的上千倍,能感知3.6万公里以外的湖水水温,大大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都是它的奠基人一手促成的!
任新民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曾担任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卫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等6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
70岁时,他担任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工程总师,全面抓项目。
“1988年9月,风云一号A星发射前突遇问题,任老总三天三夜陪我们查找问题,绝不让卫星带着问题上天。”
这是年事已高的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半年后,风云一号B星失控,在高空轨道上高速旋转,危在旦夕。
当时,任新民坐镇现场指挥说,这是国家的财产,不能轻言放弃。
最终,在任新民督战下,风云卫星团队硬是让一个高速旋转的卫星“安静”下来,为国家挽回了巨大损失。
这是他为国家做出的不为人知的贡献。
今年2月12日15时00分,在北京,“航天四老”(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中的最后一位航天巨星——任新民走了,享年102岁。
就差几个月,任老就可以看见风云四号的成就,看见所有中国人为此倍感骄傲的模样。
他“放”了一辈子的卫星
2003年10月15日,任新民在中国酒泉卫星发生中心,目送着“神舟五号”飞船将中国首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面对记者的采访,老人只说了7个字:“好啊好啊,非常好!”
那一年,他已88岁高龄了。
但是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每一次他都会亲临发射现场。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讲,他的名字不及钱学森、邓稼先甚至宇航员杨利伟般如雷贯耳。
可就是这样一位老人,用自己一生的心血付出在我国的航天事业上。
除了载人航天,他还领导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此后他先后担任我国首颗试验通信卫星,首颗气象卫星…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
从中国第一枚液体弹道导弹东风二号到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从第一颗同步轨道卫星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都离不开任新民的功勋!
他还有个浪漫的名字,周总理口中,他是“中国放卫星的人”。
可他却一直说自己一辈子就干一件事,研制了几枚火箭,放了几颗卫星而已。
任老的离去,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第一代创始人在天堂重聚,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天上的巨星又多了一颗,这些一生都在帮我们修筑“通天大路的”大国工匠们留给我们的出了一个个丰功伟绩和名字外,更是一本本中国航天技术的活历史。
(图片来源:搜狐)
“当人们都盯着地上的财宝,总有人去仰望星空”
领航悉尼
也许这篇文章没有多少人会点击阅读,但是我只是想把他们的故事分享出来,只是不想让他们为祖国付出了一生,却没有人熟知他们。
这,是我的一点小私心,也是我的一点小梦想。
希望这些伟大的、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们,尤其是我国的科学家们,被人们牢记在心。
编辑整理:领航悉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035167.html
https://mp.weixin.qq.com/s/cKSTyNcl_ShEzO7z4D-4-w
https://mp.weixin.qq.com/s/aNKAN2MBZRVh9_ZG0SeVrg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749023?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