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这张图疯传:17年前他领军战非典;今天,84岁的他再赴武汉

2020年01月22日 今日悉尼



本文转载自:世界华人周刊

ID:wcweekly


▲钟南山在去武汉的高铁餐车上。来源:广州日报


这位当年敢讲真话、敢涉险滩、敢啃硬骨的抗击“非典”英雄,再次站出来了。

2020年1月21日,“武汉肺炎”又霸占了微博热搜!
 
全国范围内,共确诊219例,多个地区出现病毒感染者。
 
武汉、北京、上海、广州……


更令人心惊的事实是:经过确认,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人与人之间会互相传染。
 
当传染病遇上春运,灾难指数瞬间翻倍。
 
几乎是一夜之间,口罩成为了被抢购的稀缺品。
 
即使价格翻了两倍,也依然供不应求。
 
很多人想起了曾经被“非典”支配的恐惧。
 
即使是平时高喊着“很丧、不想活了”的年轻人们,也都纷纷取消了出行计划和观影计划,成为抢购口罩的主力军。


所有人都在害怕。
 
在恐慌情绪不断蔓延的时候,有个84岁的老人抵达了武汉。
 
他的出现,使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位年迈的老人,是2003年抗击“非典”的第一功臣
 
他敢于直言,向世界披露了“非典”的真实情况;
 
他研究的治疗方法,使中国人摆脱了死亡阴影。
 
17年后,当病毒再次来袭,84岁的他重新披甲上阵。
 
他是无双国士,更是定海神针。
 
他,就是钟南山
 


只要是经历过“非典”的人,对传染病都会有刻骨铭心的恐惧。
 
电视上每天都在播报最新的感染人数,医护人员很多都倒在一线,到处都在抢购板蓝根和醋,学校全部放假……


因病死亡的人数在渐渐增加,真正的发病原因却始终找不出来。
 
有位医学界的权威专家认为,“非典”是支原体感染造成的。
 
甚至还有人说,这不过就是个肺炎罢了,没必要如临大敌。
 
这种轻敌和大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医生们没有采取最高等级的防护措施,导致一批批地倒在了岗位上;
 
病人们则没有意识到这是急性传染病,很多不主动就医,导致身边的人都被传染。
 
年初的春运,又加速了传染的速度和范围。
 
“非典”病毒,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往全国各地。


随着病情的迅速蔓延,医学界也开始陷入了恐慌,可是还是束手无策。
 
也是,连发病原因都找不准,怎么可能有什么好对策?


这个时候,钟南山站了出来。
 
他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这根本不是什么支原体感染,而是一种罕见的新型病毒。
 
这种病毒,传染性极强。
 
然而,就在他发声不久,就收到了有关部门的指示:少说话。


根据上面的指示,这次就是衣原体造成的,而不是病毒,疫情一定会很快得到控制。
 
这是有关部门所规定的宣传口径。
 
钟南山陷入了两难之境。
 
一方面,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如果不说出来,可能会多死很多人;

▲当年“非典”肆虐的时候,毕业生戴口罩拍毕业照

另一方面,他的声音显得如此“不和谐”,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不满。
 
何去何从?
 
钟南山思忖良久,去了一个地方。
 

 
他去了父亲的坟前。
 
他的父亲是钟世藩,我国著名的儿科专家,曾是留美医学博士,在医学界地位很高。
 
钟南山很敬慕自己的父亲:“我父亲是儿科专家,他一生讲话很少,但每讲一句话,一定要有依据”。

▲ 钟南山父亲钟世藩

1960年,24岁的钟南山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医学部。
 
从此,他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了一名杏林高手。
 
1985年,钟南山被任命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
 
1996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是如此地优秀,完全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然而,在2003年的春天,已经年过花甲的钟南山,却满怀困惑地站在了父亲坟前。
 
该不该说真话?

 
他不是个天真的人,自然晓得这里面的利害得失。
 
相关部门不让他说话,未必是出于恶意。
 
一旦真相公布,可能会引起公众恐慌,对社会造成巨大压力。
 
可是如果他不站出来,摸不清状况的人们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疫情岂不是控制不住?
 
那一天,他在父亲坟前站了很久很久。
 
思考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


2003年4月10日,在中外记者云集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七嘴八舌。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疫情是否得到了控制?”
 
旁边的人不断给钟南山使眼色,可是钟南山铿锵有力的声音还是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什么已经控制,根本没有控制!”
 
“现在怎么治疗没有好办法,特别是还不知道病原!”
 
记者们议论纷纷,旁边的工作人员神色难堪。
 
随后,钟南山顶着巨大压力,坚持自己之前的判断:
 
这不是衣原体感染,而是病毒!
 
他的敢言惹恼了一些人,但铁一样的事实却证明了,他是对的。
 


那些人拿他没有办法。
 
因为他的品行和做派都无可指摘。
 
钟南山有一句名言,“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们完全像战士一样冲锋在前。
 
很多医护人员抛下家庭子女,连续几个月不回家。


即使中间有机会回去,也不敢进门,只敢远远看一眼自己的家人。
 
钟南山更是如此。
 
他告诉自己的同仁:“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他鼓励自己的下属,“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本来就是研究呼吸疾病的,最艰巨的救治任务舍我其谁?”
 
那些病情最沉重的患者,接连不断地被送了过来。
 
即使传染性极强,稍不留神就可能会感染,钟南山还是坚持近距离观察每一个患者。
 
尤其是患者的口腔。
 
这是极度危险的,因为传染的重要途径就是唾液飞沫。
 

▲钟南山为“非典”病人诊疗

意外终究还是来临了。
 
在抗击“非典”最严峻的时刻,钟南山病了,是肺炎。
 
整整一周的时间,钟南山在家里输液、吃抗生素。
 
他没有声张,而是自己把自己隔离了起来,输液吃药。
 
一周之后,病情奇迹般地好了起来。
 
完全康复之后,他再次扑到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
 


在确定“非典”是冠状病毒引发的之后,钟南山使用了激素。
 
这是唯一的办法。
 
在钟南山的坚持之下,奇迹出现了。
 
病人们的性命几乎都保住了,只不过留下了一些后遗症。
 
笼罩在大家心头上的死亡阴影,终于烟消云散了。


2003年8月,肆虐了将近一年的“非典”病毒,终于销声匿迹。
 
钟南山被授予“抗非英雄”称号。
 
2004年,他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中国人常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胡适先生曾经做过一个比喻,“青山就是国家”,就是每个人最大的倚靠。
 
这当然没错,然而国家从来都不是抽象的概念。
 
自古以来,都是由一个个伟大的人,撑起了一个伟大的国家。
 
他们的理想,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每逢国家有难,必有英雄挺身而出,许国不复为身谋。
 
84岁的钟南山,是德高望重的学者,是名满天下的院士。
 
他的人生,早在17年前就已经实现了不朽。
 
用通俗点的话讲,他什么都不缺,可以安心颐养天年。
 

▲钟南山

可是,当国家再次面临威胁,当百姓再次开始恐慌,他毫不犹豫收拾好了行囊。

今天网上有一条被点赞几十万的微博:
 

年纪小的孩子应该不认识他吧,2003年,“非典”时期,“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的钟南山。现在2020年,他84岁了,他去了武汉。




他告诉我们,这个病确实会传染,能不去武汉就不要去;
 
他告诉我们,买不到N95口罩,普通口罩也可以阻止飞沫;
 
他说,有信心不会让“非典”重演。
 
所以,不要怕。
 
我们有这样的无双国士,2003年的灾难都扛过来了,这次也必能平安度过。
 
还有无数的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铸成了生命健康的长城


我们能安稳地度过一生,是因为他们一直负重前行,为我们争得了盛世太平。
 
钟南山,和他的同仁们,从来都不畏惧死亡。
 
他们畏惧的,是来自后方的冷雨和刀枪。

▲同济医院志愿者申请书


钟南山曾经自嘲,在“非典”时期,医务工作者舍身忘死,那时候人们称他们为白衣天使。后来太平了,对医务工作者的称呼就成了“白衣老虎”。
 
近几年伤医案的频发,想必让老先生感到心寒。

尽管他一直表示,医患矛盾的责任并不是都在患者身上。可是人非草木,看着自己的同仁被患者举刀相向,钟南山的心里又怎会不感到疼痛与酸涩?

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年轻有为,击退了肆虐的病魔,却死在自己救下的患者手中。

当他们冲锋在前的时候,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也应该得到善意和尊重。

这可能,是他们对我们唯一的期待。
 
他们是英雄,不应该流血又流泪。

专栏作者:顾景言
号外!号外!

🧨 新的一年 🧨

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希望你可以抽出几分钟时间

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


将您的感受和建议告诉我们,

我们非常重视每位用户的宝贵意见,

非常期待您的参与! 

🙏🙏🙏



为120万澳洲华人发声


79万华人用户

447篇独家报道

总点击量近840万

2019新州多元文化奖3项提名

记者Rena凭借

深度揭黑,维权等报道

斩获“年度最佳青年记者


   长按识码让澳洲听到你的声音!  



RECOMMEND

热点新闻





RECOMMEND

热点视频









好看的你点点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