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新东方师训讲堂(ID:xdf_sxjt)
作者有话说:
智能时代悄然到来,也许你我都还没有做好准备。中国的教育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中国课程标准的改革、教材的改革和高考的改革,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的教育理念有没有与时俱进?
2010年以后出生的小孩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阿尔法一代”。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可以很娴熟地使用Google、百度检索信息和获取知识。
对“阿尔法一代”来说,会利用互联网就和我们这代人会写字一样,这是未来公民的基本能力。培养未来的国际公民,我们就要是未来的家长。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实现从学习到成长?
当碎片化的知识随处可得,知识就不再是力量,我们的孩子要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工作,就需要学习力,或者说深度学习的能力,这是互联网学习对传统学习模式的挑战。因为谁都拥有信息,所以深度学习强调的是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整合和转换信息的能力。未来我们需要关注对信息的连接和整合,强调深度学习的方法。
咱们国内的基础教育看重结果、看重对错,给孩子们提供体验和感悟、犯错和自纠的空间并不大。西方基础教育强调过程、强调探索,不过多讲授知识、传授技能。因此中国孩子显得相对早熟,在学习上表现出极大的坚韧性,在奥赛等国际性比赛中成绩表现很突出。
然而,收之东隅失之桑榆,咱们的孩子似乎没有了独自探索的时间,失去了接触更多可能性的机会,有思维的深度,但是缺乏天马行空的广度。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客观来说,我们培养了很多专家,只是没有培养出大师。我们的基础教育搞得太扎实,没给孩子们留一个开放的口子,创新就变得相对困难。
《论语》里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咱们老祖宗强调的是在形成机械式记忆的基础上悟道。中国古代很重视四书五经的诵读,通过背诵习得思想、完善修为。古代皇帝日理万机也要读经,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着读着就读懂了个中奥义。记忆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核心,我们自古以来就认为记忆之后自然就会有精神上更深入的理解、行为上更美好的品行。
在大多数中国家长眼里,西方基础教育的竞争力是不强的。中国孩子学前就会背乘法口诀了,可这对同龄的西方孩子却很有挑战。在数学、阅读和基础科学领域的各种测试里,中国的评价成绩遥遥领先于很多欧美国家。究其原因,美国教育深受苏格拉底“产婆术”教育思想的影响,主张启发、引导学生独立寻求答案。
如皮亚杰提出的“主动学习”理论,认为幼儿的学习是通过主动活动获得的;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鼓励者,是材料的提供者以及兴趣的关注者、激发者,孩子在自我把握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然成长。他们的基础教育课堂上,更多的是问题而不是知识点。这种看似“放养”的基础教育模式,虽然教授的内容不多,但是在鼓励孩子们去感知和思考。
所以很多西方小孩很敢想,但是咱们的孩子不敢想、不会想。世界是平的,我们帮孩子规划成长是不能自我设限,而是面向未来,采诸家之长。
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创造性。你在音乐上有灵性,我在数学上有天分,每个孩子都有上天赠予的独特礼物。不聪明的孩子也有创造性,他们观察世界的角度和其他人不一样,而独特本身就是宝贵的。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孩子,把孩子身上的特点发掘、放大,让他自信,让他知道自己的潜力。保护孩子的创造性,需要我们多多肯定孩子优秀的一面,尽量树立孩子在某方面的自信。
最扼杀创造力的就是批评。
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灵感比汗水更重要。我们要保护什么?要保护孩子的灵感,激发更多的灵感。当然,创新背后肯定饱浸着汗水,空谈灵感是空中楼阁。但是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做的还是尊重和接纳,不仅鼓励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有可能的话,也要允许他们因为思维的活跃度和跳跃性犯错。如果通向创新有捷径的话,那一定是无数个错误铺就的。
美国曾经有一个调研,把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跟一般的科学家来做对比。差别在什么地方?差别不在科学素养而在写作。获得诺贝尔奖的要比一般的科学家写作能力高20倍。而写作能力其实对于中国孩子也是一个挑战,很少有中国小学生特别喜欢写作文。
观察中西方的写作教育对比,我发现创新的植入真是润物细无声的。
在新西兰上学,Steven有一个作业本叫“Poetry book”(写诗的本子),每天都要写作文,写自己的感受,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本子上面一半可以画画,下面一半可以写字。孩子写出来的东西是连写带画,看似随意却想象力十足。
作为英语老师,我不自觉地发现里面好多语法错误。职业病的缘故,我有点想给孩子纠正,但当我看见教室里张贴的学生作文,发现每篇都有小瑕疵。
我和老师交流,为什么不告诉孩子们正确的语法呢?
老师告诉我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创造的热情。保留童心和思想的天马行空,让他们没有任何樊篱地思考和想象最重要,如果用语法框死孩子的思维,孩子可能无法发挥。而正确性是可以随着孩子长大,不断地学习,慢慢掌握的,将来都不是问题。
同样是英语老师的Steven爷爷,作为中国传统一代的英语教师,希望把错误的语法给孩子讲清楚。在我们几次碰撞和交流后终于达成了共识——写作是孩子表达自己的方式,要表达的内容比如何表达更重要,我们先让孩子养成用文字表达的习惯,再逐步完善孩子如何表达的方式。
反观国内语文教学,孩子们的困境不外乎是不知道表达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表达。通过新西兰孩子的写作,我慢慢理解了这背后的原因。后来Steven爷爷留心收集孩子在不同场合中的语法错误,专门归纳总结讲给孩子听,让孩子以后有意识地关注,也不失为一种中西合璧的方法。
现在中国小朋友很少写诗了,而西方教育体系下的小朋友通过图画和小诗来表达自我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我好多次回家后看到Steven在认真地写写画画,问他在做什么,他会煞有介事地说:“我在写首诗,一会要配幅图。”其实咱们中国古代的教育里是有这些元素的,国民的文字能力很强,我们应该在中华文化里找寻并复兴这些优秀的传统,同时有意识地观察、借鉴西方教育的可圈可点之处。
大家提到STEM,会联想到编程、机器人等各种兴趣班。美国发起的STEM教育是小布什总统任期内开始提出的,作为美国政府的教育核心已经有差不多10年的历史。STE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后来加入了艺术(Arts),这个A代表的Arts,将美学、设计、艺术创造力和其他4项结合。
现在又演进为STREAM,多出来的R指得是写作(wRiting),从而更全面地整合了人文素养。但人们通常还是习惯用STEM这个词来泛指科学这类教育。在很多国家的实力较量中,获得STEM学位的人数是一个重要指标。奥巴马是这样描述STEM的:“科学不只是一个学校实验、或元素周期表、或波的属性。它是世界运行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了解、探索以及参与世界的方式,通过科学,我们可以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在中国,我们常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中国留学生的数理化水平之高是世界闻名的,基础教育阶段的传统课堂上,以应试为主的数理化教育,以定向模仿为主的创客教育,以得奖为主的机器人比赛教育,到底是不是在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呢?科学素养的前提是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创新的意识。我身边有不少朋友的孩子学习机器人、编程这类课程,但没有发现孩子有太多的创新意识。
Steven目前以发展人文素养为重点,还没有接触到过多STEM领域的内容,但在艺术和写作的培养中,我们发现创新是无处不在的。创新是一种意识,不是上创新的课程就能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以乐高积木为例,这是风靡全世界的现象,但是我们有没有以正确的方式打开孩子创新的那扇门?不创新地打卡就会沦为套路,不一定要让孩子按照图纸搭出一个作品,搭积木更应该是帮助孩子有结构框架能力,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基础的搭建技巧之后独立完成任务,更多地发挥孩子的设计与创作能力。
弹钢琴,培养的是孩子对音乐的鉴赏力,如果一个琴童过了10级就再也没有摸钢琴的欲望,我们就要反思是不是把考级这个手段当成了目的;美术课是为了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画画不一定要画得像,而是希望孩子们用图画描绘和表达出自己心中的世界。
蒋勋老师曾说: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艺术就是培养孩子这种竞争力的。我深深理解,在如今的中国,我们的孩子面对的是无处不在的竞争、无处不在的焦虑和什么都要去衡量的需求。
但是,未来孩子们要面对的不仅是中国的竞争,更多是国际竞争。我们的孩子如何能真正地拥有国际竞争力、成为国际公民,需要我们学会适当地放下,除了可衡量的标准,也要关心不可衡量的内心。
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在未来输掉的那一个。成功的定义一直在变化,大多数人既不想输了现在,也不想输了未来。但是无论时代怎样变化,一个人格独立、内心强大、终身保持好奇和学习能力的人肯定不会是失败者。我们一起加油。
为了让更多的中国家庭能够亲身了解真正的国际化教育,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有机会接触到国际化的教育,新东方前途出国推出了“Under Seven”——新西兰亲子微留学服务,仅需一次旅行的费用便可让孩子入读新西兰顶尖小学接受真正的国际化教育,让孩子的成长兼具广度和深度。除此之外,在亲子微留学中,前途出国也为陪伴孩子的家长提供学习和旅行的机会,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探索彼此无限可能。
开启探索:
想在假期带孩子体验真正的国际化教育
快来猛戳下方二维码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新东方师训讲堂(ID:xdf_sxjt),专业的教育行业资讯报道,与数十万教师共成长。转载已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