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餐 华人还为澳洲带来哪些有趣变化?

2018年02月15日 澳洲新闻


来自:澳洲新快网



中国新春佳节


中国农历新年,悉尼唐人街、各大商场披上喜庆的“中国红”,春节庆典活动轮番来袭。这与华人在澳洲逐步提升的影响力,不无关系。


新春来临之际,前莱德(Ryde)副市长、《人在伊士活》(Humans of Eastwood)编辑李颖斌(Justin Li)盘点了澳洲华人对现代澳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带来的六大有趣变化。文章编译如下:


去年末,本尼龙(Bennelong)补选和邓森(Sam Dastyari)的辞职引发了媒体对百万澳洲华人前所未有的关注。


接连几周,澳洲社会涌现出大量新词汇:“中国影响力”、“双重国籍”、“外国间谍”、“政治捐献”、“恐中(Chinaphobia)”、“上海山姆(Shanghai Sam)”(其后演变成“四川山姆, Sichuan Sam”)。


我作为本尼龙选区选民和澳籍华人,很欣慰大多数风波都已经平息。


的确,华人对澳洲的影响力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毋庸置疑。但如今,它已渗透到澳洲社会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人们早已习以为常。


一、中餐



饺子在澳洲很受欢迎。


谈到饺子、叉烧、珍珠奶茶,澳人便没有“恐中症”了。


不像其他国家,地道、像样的中餐在澳洲随处可见。以往,中餐被视为“周五晚上的犒赏”或异域风情的体验,如今中餐已成为澳洲的主流菜式,与披萨、意面地位相当。


在悉尼好市围(Hurstville)、伊士活(Eastwood),布里斯班森利班(Sunnybank),墨尔本博士山(Box Hill),随着华人社区的壮大,人们无需到市中心的唐人街,便能品尝到上海菜或川菜。


但是请留意你的腰围。不幸地是,美味的中餐与中国人苗条的“基因”并无关系。


二、两元店


虽然两元店的商品售价不再只限于两澳元,也尚不清楚是哪个天才的民族创立了“两元店”,但这类折扣店确实在澳洲“遍地开花”,售卖的商品五花八门。繁多的品种可媲美宜家(IKEA)和Bunnings。


店里所售的中国产商品,可以满足几乎全部的生活所需,从学生的美工用具、主题派对着装,到最后时刻的礼物(last minute gifts),再到家居装饰、维修用品,一应俱全。


三、欢笑



《罗家趣事》剧照。


澳洲华人拥有古灵精怪的幽默感,常自嘲自己的文化习俗。


尽管西人拿华人开玩笑,不再被视为“政治正确”,澳洲华人们仍能随意自嘲。


无论是Benjamin Law编写的电视剧《罗家趣事》(The Family Law),或是华裔谐星钱信伊(Ronny Chieng)主演的热播情景喜剧《国际留学生》(International Student),抑或是华裔作家Alice Pung的著作,都给澳洲社会带来了欢乐。如果没有这些有趣的华人,澳洲必会多添几分哀愁。


四、智慧之国



华裔数学老师Eddie Woo。


澳洲固有的文化对成功人士有偏见,认为事业有成者一定做了什么见不得光的事。而华人则从小被培养孩子重视学习。


因而,你信赖的家庭医生(GP)和医院的外科医生,有半数可能都拥有华人面孔。


荣获2018年度澳洲本地英雄称号的Eddie Woo,就是一名澳籍华人。他通过视频教学,成功地令数学学习变得有趣。


当然,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家长过度施压,也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这也助推了补习业的壮大。


不过,利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增长智慧,好过在公园里抽烟、虚度光阴。


五、保护环境


澳洲华人家庭精明勤俭,这无意间使他们成为了澳洲最环保的族群之一。


华人很少使用洗碗机,只把它用作晾碗碟架;饮料瓶、果酱瓶、黄油盒、饼干罐,都被他们循环利用,用于存储干香菇、中药材;超市的塑料袋也被他们反复装物,或被用作垃圾袋;无需照明的情况下,他们在家会关灯,以节约用电。


华人这些古怪有趣的习惯,正逐渐影响着其他澳人家庭。


六、电子产品及电器连锁店Bing Lee



李先生创立了Bing Lee电器连锁店。


澳人喜爱家电,但更重要的是,已故的李(Lee)先生及其家人教会了澳人:任何东西都能讲价。购物时讨价还价完全可以接受,不必感到尴尬。


二月中旬的中国农历新年(狗年),这将给澳人又一个享受中国美食、欢庆佳节的机会。


当你在早茶店狼吞虎咽着第10个叉烧包,或畅饮着青岛啤酒时,别忘了——澳洲华人带来的点滴变化,正让国家变得更美好。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电话:(02) 9262 7900

微信:ACNW-COM

地址:Suite 61 Level 6, 650 George St, Sydney, NSW 2000

官网:118news.com.au

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