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澳洲吃腌猪肉,就不能再做中国人”|海外有两种华人,你是哪一种?

2020年09月03日 澳微帮




本文授权转载自:yeeyi亿忆

ID:auyeeyi


亿忆说事儿
Liza,亿忆网特约撰稿人。90后女生,目前旅居悉尼。本文如未授权,严禁转载。

最近,一个视频在b站和油管上同时被刷爆了热门。

视频内容是个游戏“谁是卧底”,并不是我们经常玩的狼人杀或者剧本杀,主持人让8个在国外出生长大的ABC,通过审问和聊天,找出隐藏其中的两个留学生“卧底”!

如果成功找出这两个卧底,就是ABC获胜,否则就是留学生获胜。

可能在大家的想象中,找出留学生是很容易的,ABC的英语都很好,“留学生卧底”一定很快就被揪出来了,对吧?然而这次主持人找的留学生,不仅英语口语好得“以假乱真”,而且参与的华裔们,也来自全世界各地,有美国、澳洲、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口音……

这可难坏了参与者和观众,虽然第一个“卧底”很快就投出了,但是第二个“卧底”却迟迟没被找到,直到最后一轮,谈到毕业舞会的时间,她才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这不禁让笔者思考,同样的黄皮肤黑眼睛,同样的族裔和文化背景,除去这些相同的条件,作为从小在中国长大、成年后移居国外的华人,和从小在国外长大、仅凭借血缘维系种族身份的华裔之间,差别究竟有多大呢?

在做调查的时候,我的编辑发给我另外一支视频,这是一个ABC女生做的视频。视频中,她分别装扮成“ABC亚裔”“白富美中国留学生”,在约会软件上设置两个不同形象的账号,想看看哪个账号得到的回应多。

得到的回应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她在拍摄照片的过程中体现了很多对亚裔和出国华人两个群体的刻板印象。亚裔女生穿衣服比较暴露、紧身,甚至露出纹身,肤色也是跟欧美人一样“以黑为美“,十足的辣妹形象;而白富美留学生则穿着漂亮的小裙子,保守含蓄,在豪车、巴黎铁塔、精致的英式下午茶前面拍照。


这些外显的不同,要追究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或许可以归结为:欧美崇尚自由、个性化的个人主义氛围,和与注重规范与集体的儒家文化氛围的区别。

但是身为第二代移民的华裔,他们的父母其实和我们这些生活在国外的华人并无不同,毕竟同是“第一代移民”,难道仅仅一代人的时间,彼此的改变就会这么大吗?

而身为华裔的ABC们和在海外生活学习的华人们之间,又是如何互相看待对方的呢?

最终做出来的两个个人档案,一个拿着洋酒,穿着紧身低胸装;另一个则拿着茶杯,穿着蕾丝上衣


01

他者与他者



在开头提到的“间谍游戏”里,“间谍”Ashley,虽然是留学生,却靠自己几乎以假乱真的标准美式口语留到了游戏的最后一轮,保住她的另一个原因,是她编造了一段自己在加拿大成长的“经历”。


就是因为她的这段话,引起了其他ABC的共鸣,Ashley在那一轮成功骗过了众人,安全晋级。其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Ashley一语道出了ABC们成长中的艰辛,因为“长得不一样”,即使说着同样的语言,也很难融入当地的主流人群中。有些ABC们甚至在成长过程中拒绝承认自己的身份,隐隐希望能变成白人,这样就不会被另眼相看。

因为Ashley的一番话而感同身受的Grace,此时还不知道Ashley就是“间谍”

在油管的ABC网红Weylie Hoang的视频中,她讲述了自己在小学时,第一次带心爱的中国菜去学校却被众嘲的经历。当时,年幼的她很兴奋地打开了午饭盒,正要吃饭,却遭到身边白人同学们的嘲笑。为了融入大家,从此以后她不得不假装也讨厌这道菜。


我们留学、移居在国外的华人,都未免不会因为自己难以融入而不安,更别提在心灵更加脆弱的孩童时期,就已经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ABC们了。在白人文化占主流的欧美社会,土生土长的ABC们,被迫成为社会中的“他者”,难以在主流社会中寻找到归属感。

相比之下,大多在成年后才移居国外生活学习的华人,整个青少年阶段都在中国生长,或许很难有相同的体会。我们从小就浸润自己的文化中,有很强烈的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感,即使后来我们去到异国他乡,成为白人社会中的他者,我们也不会因此去怀疑,或者试图改变自己的文化身份。

可以说ABC华裔,是被动的“他者”,而我们,则是主动的他者。


02

“香蕉人”与“初来乍到”



在国外,似乎一直都有ABC和华人移民互看不爽的说法,对此,笔者采访了几个新移民和留学生朋友对ABC的看法。

“我遇到的ABC对我,跟外国人对我没什么区别。我刚来澳洲时遇到一个ABC女生,我问她家里是哪里人,她很冷漠地说了一句‘广东’,也没有回问我的情况,似乎并不愿意跟我‘认亲’,我当时就觉得热脸贴冷屁股了,人家跟我们并不是一路人。后来我再遇到ABC,就不会跟人家自来熟了。”

“香蕉人吧,除了外表是中国人,内心完全是老外。”

“我们这代(第一代移民)会觉得自己根还是在中国的,但是到了他们这一代,就已经完全觉得自己根在澳洲了。”

电视剧《Fresh off the boat初来乍到》讲述了中国移民在80年代的美国的家庭生活的故事,而“Fresh off the boat”这个词语,缩写为“fob”,也用来形容初来乍到的新移民

我把这些反馈带给了我的一个ABC朋友Jessie,她听后笑着点头。

“我们当然觉得自己不是中国(国籍)人,而是有着中华血统的人,我们的国籍是澳大利亚,这点是没错的。但我不觉得这是负面的事情,因为我是澳大利亚人,并且在这里出生长大,这都是事实。”

“那你会对中国这个国家有特殊的情感吗?”

“有,那是我父母的故乡。只是不是我的故乡。相比其他国家,我会对中国感到更熟悉和好奇。”

“你对中华文化怎么看呢?”

“我认为我的文化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不仅在中国有,在我们身上也有。只不过我是从我父母那儿继承来的,而像你,你的生活环境就是中华文化啊。”

当被问到如何看待华人的时候,Jessie这么回答:“其实在我的青少年时期,思想是会有误区的。我在中学的时候,学校里面有ABC,也有长到几十岁才来澳洲的新移民。我们其实当时会有小团体,我们还满看不上新移民的,觉得他们英文不好,太‘中国’,给我们丢脸。”

“但是长大一点之后,我会意识到其实我当时的想法是不成熟的。我们唯一的区别只是出生在不同的地方,这不能成为我们比他们‘更好’的理由。”

“不过还有一些比较客观的条件让我们和新移民难以交流,因为很多新移民在价值观上是比较保守的,会让我们想起父母辈,你知道吗?谁会想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做朋友?”

“说起保守,你会不会觉得新移民在政治倾向上也更加接近保守派?”

“这个问题啊……”


03

模范少数与少数模范


对于Jessie来说,因为政治理念,她与她的父母也有过不小的冲突,“我父母曾经非常非常的种族主义,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告诉我,严格禁止我交往除了中国人和白人以外的男朋友。当我的父母听到关于穆斯林或者原住民的新闻的时候,也会用非常歧视的话形容他们。”

“很多第一代移民都认为,华人移民能取得他们现在的社会地位,完全是因为自己努力工作,不惹事,自律勤奋,但是他们都没意识到,自己被白人所制造的’模范少数’的形象限制住了。”

“模范少数”,这个词表示的意义是,亚裔移民群体是少数族群里的模范,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勤奋且顺从于社会阶层,从不惹是生非。这个词语来自于冷战时期的美国,美国政府当时害怕苏联攻击他们的“软肋”——美国国内的种族主义,因此修改了移民法律,允许受过高等教育的亚裔人才移民美国,并且大力宣传这些亚裔人才的成功故事。

科普视频里代表美国的“山姆大叔”欢迎亚洲移民来到美国


这“模范少数”的形象不仅被白人用来指责其他的少数群体——“你们看,你们怎么就不能像亚裔一样又勤劳又不闹事呢?你们其他群体穷乱差,都是你们自己懒惰不努力造成的!”——更被用来压抑亚裔群体本身,压抑他们在社会平等和个人晋升等方面的上限。

当亚裔群体想要为自己争取更多权益的时候,白人就会说:“你们可是少数群体的模范啊,如果你们也惹事,那你们就会变得像其他群体一样差劲了!”

这样一来,害怕失去自己“二等公民”身份的亚裔们,面对不公,就会更倾向于集体缩头。

有了美国政府的宣传,再加上好莱坞影视角色对亚洲人千篇一律的塑造,“模范少数“的形象变得更加根深蒂固。在好莱坞的萤幕里,亚洲人一般都是戴着眼镜、说话小声、只爱学习的书呆子形象。比如《完美音调》里的Lily,她被塑造成极端地害羞腼腆,她平常说话的声音就像是蚊子叫,听的周围人一脸迷茫,但她唱起歌来却一鸣惊人。这看似正面的角色塑造,却无疑带着那么些对亚洲人刻板印象的意思。

镜头故意的怼脸拍摄法,突出了Lily瞪大眼睛的诡异表情,更塑造出她是个怪胎的形象

在美国是如此,在澳洲同样如此。

1901年的白澳政策,限制了白人之外的移民,许多在此之前的澳洲华人,被当作“黄祸”,受尽歧视。直到1970年,这项政策的废除,来自中国的移民才得以留在澳洲。如今,澳洲的华人,大多数通过技术移民而留下,自然都是受过教育的高素质人群,这种“模范少数”的现象也因此在澳洲生根发展了。

根据澳洲统计局的调查报告,第一代中国移民中,学士学位的持有者约有65%左右,而在工作的选择上,第一代移民也更多地做着会计、工程师等工作。这与刻板印象中的“模范少数”不谋而合。

在关于子女就职的愿望中,第一代华人移民父母迫切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从事医生、律师这些高薪体面的工作。但统计显示,尽管父母的愿望是如此强烈,澳洲出生的亚裔群体从事这类职业工作的比例却大大下降了,最终只有约15%的二代移民选择了此类工作。

在Jubilee的一个采访中,受访的第二代移民Jason表示,自己小时候被父母逼迫着做医生,导致自己的逆反,现在自己有了孩子,绝对不想重蹈覆辙。


与“模范少数”的压力一同催生的,是亚裔移民集体面临“竹子天花板”困境的事实。

所谓“竹子天花板”,是指亚裔人才在职场上即使资历和能力够格,也难以晋升到比较高的位置。根据澳媒的统计,亚裔虽然占据了澳洲人口的12%,但真正做到领导资格的,无论是在商界还是政界,仅有3%,是完全不成比例的。许多亚洲移民进入职场后,发现自己面临着总是不被重用,总是能力被忽视的尴尬,原因正是这个。

“我想告诉新移民们,平等是要靠自己争取的。我们第二代的移民,会更多关注各种少数族群作为整体的利益问题,因为不管帮助了哪个少数群体,最终都对我们自己有益处。”

要破除“模范少数”的迷思,Jessie认为在电视和电影的荧幕上能拥有正面的亚洲人、中国人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荧幕上能有我们亚洲脸的代表,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Jessie说,“我所谓的亚洲脸的代表,不是仅仅在电影中出现一个不爱说话的书呆子、不懂英语或者不懂文化冲击的笑柄,也不是什么司空见惯的功夫大师,我们想要的代表,是那些真正生活化的亚裔形象。”

“你觉得很多新移民不能感受到这点吗?”

“嗯,特别是在中国长大的新移民,因为中国的电视电影,对他们来讲就是足够的荧幕代表了,那些故事都能反映出来他们的生活经历,对他们来说,他们不太需要再在别的地方找到自己的故事。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从小能在电视上看到我们自己的样子,而不是什么金色头发、白人女孩,才是更重要的。”

“比方说《木兰》吗?”

“是的,我超爱《木兰》!木兰是我最喜欢的迪士尼公主!”一提到木兰,Jessie激动了起来。“我也很期待木兰的电影!”

左:今年即将上映的真人版《木兰》女主角由刘亦菲扮演;右:经典迪士尼动画版的木兰,也是迪士尼历史上唯一一位亚洲公主

“可有很多新移民和留学生认为,《木兰》这部电影有谄媚中国市场的嫌疑,并且有些人也并不喜欢刘亦菲作为女主角。”我这么回答说。“加上木兰里传达出来的孝悌观,在网上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批判,认为传统的孝悌观是中式父权制度的体现。”

“关于这一点……我倒没有想得那么深,”Jessie说,“对我来说,我从小看到的最正面的、跟我最接近的人物之一,就是木兰。木兰身上的那些精神,比方说勇敢、聪明,对我来说是一个可以让我当作模范来学习的。所以最终来讲,我觉得《木兰》究竟拍的怎么样,或许不是那么重要。只是对华裔群体来讲,这是我们的《黑豹》,你懂吗?就是好像’我们终于被代表了’的感觉。”


04

疫情下的亚洲脸


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种族主义也换上了新装,以预防病毒的名义,行歧视之实。

早在今年年初,澳洲《先驱太阳报》和《每日电讯报》的头版头条分别是“中国病毒骚动”和“中国小孩呆在家”,其中先驱太阳报把“pandemonium”拼写成“panda-monium”,使其有双关的意思。这些媒体利用疫情,光明正大地对种族关系煽风点火,引导读者去偏见、去歧视。

《先驱太阳报》和《每日电讯报》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短短几个月,澳洲亚裔联盟组织就收到了超过400起针对亚裔进行仇恨犯罪的报告。

“19%的仇恨犯罪受害者都没有向警察或者相关部门报案,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遭遇不会被重视。”澳洲亚裔联盟组织的发言人说。

的确,尽管有各种人权组织不断的呼吁和游说,澳洲当局政府除了几句“强烈谴责”之外,并没有对此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出台任何针对性的措施。

一个位于墨尔本华人家庭的车库门上,被人喷了“新冠病毒,中国去死”的涂鸦

“我们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团结起来,”Jessie说,“因为当他们看到我们,他们不会去区分你是中国来的,你是留学生,你是ABC,你是新移民,他们看到我们的脸,我们长着一样的脸,这就给了他们足够的理由歧视我们。”

是的,分部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之间,有很多的相同,也有很多的不同,但归根结底,当我们同时站在世界之林中、我们同样面对不公平的社会结构,华裔,华人,中国人,留学生……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


-END-



“Yeeyi亿忆”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和商业信息,所有权归属原作者。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亿忆说事儿

关注yeeyi亿忆公众号
每周一、周四【亿忆说事儿】
听见澳洲最有趣的华人声音
看见澳洲最有趣的华人动态


往期回顾:


【第一期】澳人:“中国学生上网课不是更好吗?他们无法融入澳洲社会,不如不来!”——面对这,你怎么看?



【第二期】“不能死!” 疫情之下,他们终于杀出一条血路,而救了他们的竟是外卖





客官!在看一下呗~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