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为什么"瞧不起"澳洲的垃圾分类?

原创 2019年07月08日 猫尔本干嘛



最近上海推出的垃圾分类制度成为了一个火到爆炸的话题,上海人一边给这个垃圾分类方式吐槽写段子,一边又严苛的要求自己执行。不管是互联网还是朋友圈,小嘛仔都接受到了各式各样的吐槽。


比如总觉得有些问题回答起来怪怪的朋友,



因为垃圾分类而对异性绝望的朋友,



看着新上映的电影却关注点奇怪的朋友,



趁着政策还没实施而开心的朋友



以及幸灾乐祸的朋友,



机智的网友苦中作乐,苦逼的上海人水深火热。不过虽然上海人嘴上都抱怨着这个制度的麻烦,身体倒也是很诚实的在为垃圾分类做贡献,因为本质上没有人觉得这件事情是坏事。



至于为什么上海人“瞧不起”澳洲的垃圾分类,原因有二:一在分类,二在再利用。


“瞧不起”笼统的分类方式


土澳对于垃圾的分类其实非常笼统,三个大箱子,一个箱子装可回收垃圾,一个箱子装不可回收垃圾,一个箱子装草屑树叶。



这种分类方式能够很便捷的减少人们在垃圾分类上消耗的时间,但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其实没有多大帮助,因为干垃圾和湿垃圾混合装到不可回收垃圾箱的唯一结果就是被填埋。



实际上,因为不能燃烧垃圾,澳洲每年大约有2000万吨垃圾进入数百个垃圾填埋场,而这些填埋场就在各大城市周围,并慢慢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生活的隐患。



在澳洲新闻节目《澳洲60分钟》也提到了,澳洲的人们已经习惯于这种分类方式,所以懒得再做出改变。


上海则不同,其实2000年上海就已经开始了垃圾分类的鼓励性尝试,但是由于没有强制实施,直到2019年都没有很好的成效,因此才开始强制推行垃圾分类。所以现在,你可以在每个小区的回收站处看到几个阿姨认真负责的和你比对垃圾种类,时不时的问上你一句:你是什么垃圾呀?这种负责的方式让你痛并优越着。



同时,机智的上海人制作了一套小猪佩奇图来有效区分不同种类的垃圾,趣味至极。



和澳洲相比较,上海虽然起步晚,但是垃圾分类和居民意识做得好,习惯养成了,那效果就必然会好,一个完善的体系总会对一个不完善的体系产生一点优越,这就是上海人“瞧不上”土澳垃圾分类的原因之一。


“瞧不起”自我欺骗式的处理方式


上文也有提到,澳洲没有垃圾焚烧的处理政策,因此所有的不可回收垃圾都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而可回收的垃圾呢?


被卖到了中国。


一个月之前的微博热搜是这样的



由于中国从2018年1月起禁收洋垃圾,导致澳洲垃圾泛滥无法处理,回收系统崩溃。直到这个时候国人才明白原来发达国家对于垃圾的处理就是卖到发展中国家,同时宣称自身对于垃圾的回收处理系统十分完善,却没想到被一纸禁令打脸。



其实不只是澳洲,美国韩国比利时这些国家都因为中国的禁收令而感到困扰,一方面想要阻挠中国,一方面又急切的寻找下一个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处理他们的垃圾,说到底那些美好的环境不过都是自我欺骗式的处理而已。



“在最近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会议上,美国代表对中国的禁令表示反对,声称这样做将会导致世界环境恶化,持续下去的话世界资源垃圾循环利用系统会陷入混乱,海洋垃圾将会持续增加。美国代表反对中国禁令的理由,也就获得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韩国支持。

——澎湃新闻“


上海作为中国改革的先驱,上海人也自认是格外有“腔调”的人,又怎么会瞧得上这种自欺欺人式的垃圾处理闹剧呢?



今天的最后依然是一个小互动。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