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个新的地方学习工作,带点小礼物土特产总比两手空空好,但当你发现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被卖到二手店,出现在垃圾桶,那种滋味应该很不好受吧。听听今日作者的美国送礼经历,学习学习吧。
MADE IN CHINA,换种读法,MA DE(汉语拼音)IN CHINA…….?
出国前,朋友从美国旅游回来,给我带了一大堆礼物:从自由女神复制摆件、合金汽车玩具,到运动鞋等“美国特产”。老兄玩得痛快,买东西时大大咧咧,直到东西放在我面前,才看见每一样上都有着“MADE IN CHINA”的熟悉字样,于是后面的读法就脱口而出。
此图片来源于blogs.ntm.org
1
在出行之前从欧洲倒爷处听了个故事:
一个上海妹纸嫁到德国某小镇,送给德国婆婆一条颗粒饱满,洁白圆润的珍珠项链。要知道在这个几乎内陆的国家,珍珠价格不菲。妹纸挣足面子,圣诞节还送女眷们一人一串珍珠。于是镇上风传这家人娶了中国女土豪。后来,从中国发往德国的珍珠项链从包裹换成集装箱,这家人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德国土豪。
我被这个故事刺激得兴奋起来,仿佛明天就要成为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想到未曾谋面却为我奖学金绞尽脑汁的美国导师,也总得好好感谢一番。
送男士的礼物,我挑了真丝领带和领带夹。各种花样繁复色彩鲜艳的衣服面料和一大堆的真丝围巾,都是女士最爱。当然,珍珠项链必不可少,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中国土豪”呢。然后乌龙茶,菊花茶,铁观音,龙井茶都带一点;另外还有轻巧的剪纸、一大堆奥运纪念币、从56个民族的大版张到熊猫邮票的邮折。
这些带着鲜明中国烙印的特产,有的精致美丽,有的小巧便携。更重要的,几乎每样东西我都可以讲出一大堆故事来。中国文化历史那么悠久,有故事的国货肯定受人欢迎。
此图片来源于www.meijialx.com
一通折腾下来,行李就变成沉重的负担了。临行之前,同学还调侃一番:兄弟,你这是去美国念书还是去非洲救灾?
2
带着这些瓶瓶罐罐布片纸片,我一路颠簸到了美国。原来热衷中美贸易的留学生还真不少!还有专门的留学生论坛,热烈讨论中美贸易的货物选项,我沉迷在淘金梦中几乎不能自拔。
可是做梦总有醒来的时候。慢慢地,我终于认识到,我这是在为自己的愚蠢交付智商税:在美国,以学生身份而言,基本没有经商的可能性!而所有能够想到的中国特产,早就有中国同胞在经营了。
纽约和加州的唐人街,几乎就是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美国版。
此图片来源于i4.hexunimg.cn
eBay等网站上的中国商品多如牛毛,从99美分的首饰到99美元的古玩应有尽有;真丝产品虽然很受黑人妇女喜欢,但是洗衣机对真丝完全不会怜香惜玉,不能机器洗涤,所以一点也不实用;老外的茶叶店里,除了中国,世界各地的茶叶品种丰富;世界高档的日用瓷器市场早就由英国德国日本的骨瓷当家,而沃尔玛里便宜厚重的中国餐具连美国的康宁瓷器都比不过……
而更要命的是,刚来美国的时候人地生疏又没有车,除了上学之外的时间一大半都耗费在买菜、学车、租房、开银行账户等日常琐事里,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国际贸易”?于是这些中国特产就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3
好不容易圣诞节来了,这些中国特产终于有出手的机会,导师一家邀请我去作客。
当老头接过我准备的茶叶,马上烧开水泡上一壶请我喝;而他太太打开礼物盒,看着酒红色的真丝衣料,满腹狐疑地问我这是桌布还是窗帘?当我告诉她,这是来自希拉里克林顿光顾过的上海著名商店,老太太激动地冲到她老母亲身边,声音颤抖地说,“妈妈您看!多美丽的丝绸衣料!”我终于才如释重负。
此图片来源于世界新闻报
而社区的几户美国居民家,我送的礼物是奥运会的纪念币,邮票和生肖剪纸,当然我和他们混熟了,事先都知道他们的出生年月,所以相应送上他们的生肖剪纸,然后讲了一大堆生肖故事。
他们回赠我的礼物,从我喜欢的星球大战人偶到耐克鞋,从游戏机到CD唱盘,幸福得我简直就像过春节。最喜欢的一样是教会牧师的礼物。他知道我喜欢收集钱币,回赠了我一枚美国的一盎司步行女神投资银币。
但如果送礼没有送到心坎上,情况可能完全相反。
圣诞节刚过不久,我在旧货店里看到了大量的中国货,竟都是我的中国同学送人的礼物,每样以99美分到5、6美元的价格被出售。
它们中有喜庆的中国结,红色代表喜庆,可是美国人未必这么看;弥勒佛和观音像陶瓷,摆放在基督徒家里肯定不合适;标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字样的笔筒,纪念盘;梅兰芳的京剧唱碟,同学自己都未必欣赏得了“中国歌剧”吧;装在盒子里的蝴蝶标本……
如果他们的中国主人看见远渡重洋带来的礼物得如此下场,真不知会作何感想。
此图片来源于新浪博客:欧美藏家
4
中国人崇尚礼尚往来,美国人性格热情直爽。单就礼物而言,也反映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美国人在生活中非常随意。导师送我的礼物有书籍糖果,而社区居民来我家吃饭,有时候就是提一袋地里刚摘的玉米,或者一块打猎来的鹿肉(其实对我而言倒真的是稀罕东西),而我回赠的可能是新包的饺子馄饨,甚至一盘中国炒菜而已。
而且,美国人会当面拆礼物,赞美致谢。如果礼物略重,事后还会专门寄送感谢卡。
无论何种特产,馈赠友人的无非是心意。美国人接受礼物时,无论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还是出于礼貌的惊叹,都是为了表达感谢。这些美丽优雅的中国特产礼物,让我们挣足面子,甚至成了我们的社交润滑剂。
我开始明白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送礼:予人快乐,也会感动自己。
本文作者 | MAX
中国和世界历史货币
维多利亚时代殖民史,业余九段研究者
冰淇淋鉴赏家,LES MIZ粉丝
老鸟们亲测留美“潜规则”,后台回复关键词阅读:
中餐馆 | 去美国上学,没想到被中餐馆上了,还一上十年
美国梦 | 混迹美国中餐馆十年,说好的美国梦呢?
绿卡 | 青春赌明天,绿卡换此生
啃老 | 现在啃老,是为了以后不啃老
约会文化 | 睡了一百次,还不是男女朋友?
小新想知道
大家出国留学时都带了哪些中国特产
在下方评论区告诉我吧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