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可关注
澳洲留学日记:倾力打造留学类第一公众号,好的微信号有很多,可以改变命运的很少
微信号 aozhouriji
本文作者:庞楠
欢迎大家加入QQ群:432121852(加群的时候还请大家备注澳洲留学日记),我们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转发赠送超值资料啦】: 转发赠送最新20G的雅思学习资料+ 2016年澳洲留学宝典+ 2016年澳洲签证申请宝典;
转发后,将截图和邮箱回复给小编即可; 小编会在每天晚上6点前将相关资料发送给大家;
2016年5月2日的资料已经发给各位同学,请大家查收!
【学长速配】:帮你找到你想就读的澳洲学校及专业的学长,让学长来告诉你学校和专业最真实的情况;跳出中介的坑,让我们直面学长;
【参加资格】: 转发本公众平台推送的任意3条微信,即可获得【学生速配】资格;将转发截图和的【学长速配】的需求回复给小编的公众号即可, 学长速配的需求包含: 学校+专业+性别
2016年5月2日的 墨尔本大学+会计专业 学长已经速配给 余辉 同学,请及时和学长联系!
巴先生看我在写博客,他问我写啥子。我说写澳洲早教的不同点。巴先生说:“那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我说:“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在中国是父母告诉孩子要做什么,在澳洲是小孩告诉父母自己想做什么。在中国,永远是父母替我们选择,我们要做的就是听父母的话而已,按照父母的安排去做就好。父母认为他们替我们安排的就是最好的。
但是我们很少也没有机会去问问自己:“父母安排的是不是真的是最好的?到底我们喜欢做什么?我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我们长大了要做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不知道。久而久之,我们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等长大了,我们的人生也变得格式化。读书,考试,再考试,犹如机器一样的无休止的考试。
然后高考,大学,毕业,工作,买房,成家,还房贷,生娃儿,养娃儿。然后像大多数模糊的一群,按照这个社会默认的模式终老而亡。但是澳洲的孩子都是自由的发展。没有人去规定他们必须做什么,要按照怎样的人生轨迹去行走,他们不会生活在框架的思维里。我可以明确的知道我幼儿园的每个小孩的兴趣爱好。而这样的兴趣爱好不是家长灌输的,不是我们强迫的。是他们自己去发现的,而且一直都在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这里的每一个小孩都各不相同,都是他们自己告诉我他们自己的想法,要做什么,喜欢做什么。这一点,中国的小孩是做不到的。”
中国的教育,学得基本是没用得东西。语文学了,不认识繁体字(我一直都认为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符号。不幸的是:中国大陆一直使用简体字,而简体字是违背文字的自然演变顺序而存在的残体字。学了12年中文,连石碑墓碑木匾对联上的繁体字都不认识,这难道不是中国教育的失败?相比之下,台湾就做得很好。一直使用繁体字,连汉字的拼音都不是使用字母拼音,而是民国时就开始使用的罗马拼音)。数学保证把正常人学成傻子。英语学了,出国后从零开始学。政治学来洗脑,历史基本是秽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篡改得可以改成电影剧本了。可能学习理科会好些吧。我倒不想去讲中国的教育如何的失败。因为不值得浪费精力讲这个。
当然也有人不赞同我的观点,不过无所谓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只是说上我自己的观点:出国12年,我用我的眼睛看见的就是这样的。当然我也是中国教育的受害者,学了背了一堆完全没用的东西,浪费12年的青春。还好没有在中国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也脱离了中国的体制。我记得沈宁(沈宁是美籍华人,沈钧儒的侄子,外祖父是陶希圣,至于沈钧儒和陶希圣是谁,就麻烦大家自己去google了哈)曾写过一本说,专门讲中美两国的教育。在书的扉页上他写了几句话,大致意思就是:如果你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不要让你的孩子去适应中国的教育。而应该让中国的教育给你孩子造成的伤害减到最低。幸运的是,我以后的孩子不会去接受这种犬儒化的中国式教育。
我回中国的时候,人家问我在澳洲做啥子工作。我说:”幼教“。每个人的反应都是:“ 教中文啊?” 我感觉好奇怪哦。为什么我要教中文?中文很流行嘛?中文很重要嘛?不好意思,我不教中文,老外对中文也木啥兴趣(如果说曾经在美国还掀起过中文热的话,澳洲还从来没有过。而且当时美国掀起的中文热也没有持续多久,一种没有文化做后盾的语言,能有多大吸引力?)。那澳洲的小孩在幼儿园学啥子呢?如果我告诉你们:他们什么都学,就是不学知识。或者可以说成除了知识,什么都学。你们相信吗?不过不论你们信不信,反正事实就是这样的。
事实上,很多西方国家的超前教育都是禁止的。德国甚至写入宪法:禁止学前教育。澳洲倒没有写入宪法那么夸张,但是也是禁止教授知识的。中国家长的观点就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后就加紧大脑的过度开发。人的一生就犹如在跑马拉松,请问马拉松上抢跑,有意义吗?抢跑了就会赢吗?孩子的天性是玩,只有玩得开心,他们才会真的开心。什么学习中寻找快乐这些屁话就不要拿来骗人了。
那澳洲的幼儿园不教知识,到底教什么?教很多啊,难道除了知识,就没有什么可以教的嘛?小孩子需要学习道德伦理,如何和其他同龄小孩和谐相处,如何进行语言交流,如何分享食物,如何自救,如何保护环境,学习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培养动手能力,学习如何做饼干或者蛋糕,培养独立能力,鼓励他们跑,跳,发展身体机能。有些中国的新移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还是中国大陆的教育思维,不满澳洲的幼儿园不教知识,就自己在家给小孩补习。当然我理解他们的做法,我也是做了这行,才深深体会到:澳洲的这种学前教育是正确的,这个做法是和大脑的发育,以及自然接受能力成正比的。
我曾经问过我幼儿园的小孩(大概5岁):你长大要做什么? 他说: builder(建筑工人)。因为他很喜欢搭积木,而且搭得很好。还有个小孩说长大了要做清洁工。中国的家长要知道自己的孩子想当建筑工人或者清洁工,估计都气得半死吧。但是澳洲的家长很高兴也很尊重自己孩子的选择。他们觉得孩子自己感觉快乐幸福就好。
在中国,小孩都是理想比天还高,不是想当科学家就是航天员之类,但是真的有几个长大了成为科学家的呢?我的意思就是:澳洲的小孩他们的理想和他们的兴趣爱好相关,当然以后他的兴趣爱好改变了,理想也会改变。但是这种相关的联系是不会变的,所以他们的幸福指数很高。他们一直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去制定一些遥不可及的理想,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到底那个职业是做什么的,还硬说自己长得了要做那行。而中国的小孩不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寻找理想,因为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他们的那些所谓的理想只是在满足中国父母的虚荣心而已。
例如,巴先生小的时候想长大了做马夫。因为他爸给他和他妹妹一人买了一匹马(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后来又养了三只猫一条狗。巴先生是通过这样的环境和动物慢慢建立了关系。所以巴先生大学学的是动物科学和兽医学,再后来研究海洋生物科学,现在是澳洲的海洋生物学家。巴先生的妹妹也是从小和马接触,后来成了法国的职业马术师。我能感觉到:他们的理想和自身接触的环境联系很大。他们在做他们了解而且喜欢的事情,他们的理想一直都和爱好相连。但是中国的小孩的理想和父母的虚荣心同存。
注意:分享本文给朋友将有机会获得"雅思剑桥9"书一本,活动详情请返回公众号主页查看!
回复 1 查看墨尔本大学留学日记
回复 2 查看悉尼大学留学日记
回复 3 查看新南威尔士大学留学日记
回复 4 查看莫纳什大学留学日记
回复 5 查看昆士兰大学留学日记
回复 6 查看阿德莱德大学留学日记
回复 7 查看西澳大学留学日记
回复 8 查看澳洲国立大学留学日记
(ps:欢迎各位小伙伴踊跃来稿O(∩_∩)O (づ ̄ 3 ̄)づ )
(原作者/ diary 转载注明作者和出处)
关注我们读更多留学日记,同时也欢迎大家前来投稿.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