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夫妻收养的白人弃婴竟成新疆地质学家?“别叫我‘老外’,我是中国人!”

2021年04月11日 华人瞰世界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北美留学生日报

ID:collegedaily




话说,一提起这样的报道,大家可能特别熟悉:美国白人家庭特别爱从中国孤儿院收养儿童,带到美国抚养;

这些孩子接受了美式教育,长大成人,但忘不掉自己的根基,于是回中国探亲。

有人问:有没有白人孤儿被中国人收养的?

别说,还真有!

眼前这位83岁的老人,深目高鼻,眼睛湛蓝,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外”,一张口,却是一口流利京片子,让人啧啧称奇。

这老头,在中国待多久了?


“不要叫我老外,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我怎么会是老外呢,我养父母都是中国人。”

27万人曾走进他的教室,听他授课;

面对无数张好奇的面孔,流言蜚语,他频频表明自己的身份。如果有时间,他会一个个拉住那些议论他的人,告诉他们,他是中国人。

“‘老外’这俩字,不要谈!这是我的死穴!”

他语气和蔼,提起这事儿,却急了。

有一次他和朋友到博物馆参观,外国游客见他的模样,便用英语向他问路;他不会说英语,只得让自己的中国朋友用英语向对方解释,“他是在中国出生的,不会说英文。”

这位不会说外语的中国“洋小孩”,名叫李忆祖;

他的故事,绝对是一段旷世奇谈……



1938年,天津马大夫医院里传来一个白人男婴的啼哭声,一个新的生命到来了。

李忆祖出生的天津教会医院(纪录片《新疆人的故事》)

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呢?正处于兵荒马乱的抗日战争,很多人流离失所;

而这个白白胖胖的男孩自出生起,就在炮火中成了孤儿:父母是谁,来自哪个国家,去向何方,又为何抛弃了他?

至今是个谜。

幸运的是,一双慈爱的手托住了他:北京的夫妻——李端甫和赵秀珍收养了他,将他从出生的医院抱到了北京家中,给他起名“李忆祖”。

虽然孩子的亲生父母狠心遗弃了他,但他们还是希望他不要忘记了自己的祖先。

1938年,养母抱着李忆祖在家中四合院

养父母是北京大户人家,生活比较富裕,养父是美国公司驻华分公司的经理,常常带李忆祖去公司里玩,带他见外国同事,还带他去高档餐厅吃饭。

李忆祖的白人样貌很显眼,养母带他出去玩的时候,有个外国老太太看见他,动了心,想收养他。

一个和自己看着血缘更近的人伸出了手,李忆祖还是没有离开他善良的中国母亲。

因为相貌这一点,他还在学校受到歧视,被同学叫“外国佬”,特别自卑,有段时间只敢戴着帽子上学;

母亲告诉他,做人要有骨气,有志向,不要害怕别人说三道四。


抗日战争中,日本人每天巡逻,家人怕他的长相会引起日本人注意,把他藏到了山东外婆家,保护起来;

直到1945年抗日胜利,才把他接回北京。


养父母只有李忆祖这一个孩子,如获至宝,视若己出,悉心呵护。

两人离婚后,养母失去了经济来源,富贵不在,落魄到去工厂做工挣钱,继续拉扯李忆祖长大。

李忆祖在北京读完了小学,中学,受一位地理老师的影响,大学选了地质测量与找矿专业,在北京地质学院就读。

母亲的那句“做人要有骨气”,和北京二中的校训“为实现理想走进来,为服务社会走出去”,陪伴李忆祖走过了漫漫人生求索的阶段;

困难时期,他咬紧牙关,只盯准自己的目标:他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地质研究者,为国家服务。

李忆祖北京地质学院毕业文凭

毕业后,李忆祖本来可以顺理成章留在北京,他的母亲也可以享清福;

但是,他就是不吃这碗饭,强烈要求到相隔千里的新疆去工作。

为什么?

其实在大学毕业前,他已经跑了不少地方,勘察煤矿,足迹遍布周口店,湖南,又到福建,却唯独没有去过大西北。

那里是什么样子?开采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60年代的新疆,是一片茫茫戈壁,地质方面存在许多空白。” 他沉思道。

李忆祖想在这样一个亟待开采的土地上,发挥自己学到的知识的作用。

但是,家人又怎么想?

新疆艰难的环境,让他的养母颇为担心,却拗不过他的坚决意志,只对他说了句“别担心”,没有阻拦他。

“我母亲非常伟大,她从没和我说过‘你别走了,到那么远的地方干什么?’类似的话。” 他回忆。

但是他后来才知道,他一走,母亲就大哭了一场,大病了一场;

但这些,他后来才听说。母亲从来没跟他提起过。



因为有一张“洋人脸”,李忆祖想去新疆的企图,招来了质疑;

有人认为他意图不轨,他坚持再三申请后,才逐渐打消了众人的猜疑,请求被批准。

1961年,他来到新疆,在156煤田地质队从事野外普查工作。


从此,他的命运和新疆的每一寸土地紧紧连在了一起。

一张地质图,一块罗盘,靠着最简陋的辅助工具,他在新疆翻山越岭。

李忆祖以前听别人给他介绍,地质工作就是“鹰眼兔子腿,拿了工资游山逛水。”

真正到第一线后,他才明白,这份工作远非像远足那样,鸟语花香,山青水绿,而是要拿出开拓者的头破血流精神。

虽然是工程师,他却从没摆过架子,骑着马,带着一顶帐篷,或开着越野车,驶入荒无人员的地区,拎炸药,抬冰川,浇汽油……


新疆这片野生的土地,充满机遇,也满载危险!

他每天要跑三四十公立,每个角落都要勘测到;

跋涉在海拔五千多米的西藏阿里地区,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因为工程量太大,气候恶劣,他冻出了关节炎,常年犯病。

但他并不觉得苦,没退缩过,也没抱怨过。

“我真没觉得特别辛苦,每一天都觉得很新鲜,干劲儿十足。” 他说,“通过努力,我们找到了地下的矿产,觉得就是很高兴的事情。”

时至今日,对于这段经历,他还是娓娓道来,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

至于自己产生的影响和轰动,他坦言:“没有想过这个。想做,就去做了。”


就像中国人在国外遇到歧视一样,李忆祖的西方面孔,也让他陆续遭到过许多怀疑,受人盘查,试图查清他的“真实身份”;

但是,养母对他的教育,让他一直心里坦荡,从没怕过。

“我没有什么把柄,更不怕被抓到什么。”

对他的怀疑和谣言,终究一一被消除。

在新疆工作的这54年,他感受到了当地人的淳朴和热情;

有一次,他在野外考察时,车陷入了水沟里,四周却荒无人烟,走上几公里才发现了一户哈萨克族牧民,家里却没有年轻人,只有两个老人和一群孩子;

但他们老少一齐出动,拿着铁制农具,连挖带推,硬是把车弄了出来!

为表达感谢,李忆祖为这家人拍了一张全家福。


一年冬天,李忆祖在荒漠中骑马考察,不料寒风瑟瑟,吹起了扬沙,他迷失了方向;

饥肠辘辘,他只得到当地牧民家里求助,牧民给他端上了热气腾腾的奶茶,为他指明方向,却谢绝了他递出的钱。

一次次的感动,让他决定:要扎根在新疆。

新疆就是我的家。

于是,他把远在苏州的妻子曹锦霞和孩子们接到了乌鲁木齐,一家子都成为了“真正的新疆人”。

李忆祖和妻子曹锦霞年轻时的照片



1988年,李忆祖退休了。

上过刀山,下过火海,平静的日子已经到来,他却依旧闲不住,成为了乌鲁木齐“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也是自治区青少年科技讲师团讲师。


他从当年的地质工程师,变成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科普专家,想把毕生学到的知识,经历的故事,都告诉给孩子们。

李忆祖,你为什么不回到北京?”

北京,那个他已经离开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当年唯恐游子晚归的母亲,终究没有等到他回家。

“新疆的基础教育,还比较落后。”

他看到了这一点,自己掏钱购买电脑等设备,到新疆的基层学校进行免费教学;除了专业知识,他还讲授天文,法制,生活常识,趣闻,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对未来的希望。


他在红山拍摄日出和日落,拍自然风光,放出来给孩子们看,告诉他们:要让“新鲜感”不断进入脑子,学会欣赏美,才能获得知识。

这个“疯癫”了大半辈子的科学家,知道如何授人以鱼,更懂得如何授人以渔。


就这样,17年来,他辗转了南北疆56个县,授课795场,共有37.5万人听过他讲课。

李忆祖笑着说:“在新疆习惯了,到哪儿都感觉不如新疆好。”

“我就是个地道的新疆人!”

最近,他被邀请来拍纪录片,年已古稀,却步伐稳健,精神矍铄;工作人员想搀扶他,不料他走在了前头,还跟工作人员开玩笑说:

“你看这地上的冰,刨一刨,就可以用来做刨冰吃了!”


纪录片播出后,引发网友热议:


李忆祖是位有担当的科学家,一辈子脚踏实地做好一件事,永远积极地朝前看;

他知恩图报,有一颗坚定的中国心,在中华大地上孜孜不倦地做着贡献,为培育下一代努力。

“我并不知道我的亲生父母在哪里。” 今天,听着这位83岁科学家颤颤巍巍地说出这句话,依然很难体会到他复杂的心情。

但,无论他的眉目是什么轮廓,无论他的基因是如何排列,无论他的祖先是谁,在哪里,

他就是我们的同胞!





疫情影响
中小企业的福音

悉尼CBD写字楼超低价出租
$380/周起

黄金位置、交通便利、商务接洽绝佳地段




另:大量读者还有没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手点亮“在看”,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原创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