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81字|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澳中关系恶化引发澳大利亚商业领袖的担忧日益加剧。过去六个月内,要求莫里森政府改善与中国关系的澳大利亚公司董事增加了一倍。
根据澳大利亚公司董事协会(AICD)的最新调研结果,1/4的受访董事认为,与亚洲(尤其是中国)的互动应成为政府的第一要务,明显高于六个月前的13%。
相比六个月前,公司董事们对经济复苏的看法有所改善。尽管仍有近70%的公司董事预期明年经济仍将表现疲软,但是整体悲观情绪已经从上年历史低点出现回升。
AICD负责人安格斯·阿莫尔(Angus Armor)认为,改善可归因于信贷供应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以及中国经济的复苏。
他说:“相比其他地区,作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回升速度明显快于预期,继而推升了商业景气度。”
“对于接下来的12个月,澳大利亚企业董事虽然并不乐观,但是他们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悲观。”
改善对华关系
AICD调研半年一次,改善与亚洲(尤其是中国)关系需求成为本次调研的最大变化。这归因于中国经济的积极前景、以及澳中日益复杂的政治和商业关系。
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增长了4.9%,不及经济学家预期5.2%的增长。但是,中国正在稳步成为今年全球唯一录得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在澳大利亚商界,有人开始担心,继棉花成为新的出口打击目标,中国对澳大利亚可能采取的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预测。
例如,中国于8月18日启动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有关是否采取临时关税举措的60天期限已经在上周六到期。但是,目前是否征税的决定依旧成谜。
对于这个问题,担任富邑葡萄酒集团(Treasury Wine Estates,TWE)老板仅三个月的蒂姆•福特(Tim Ford)也是坐立难安。
今年年初以来,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大麦、牛肉等先后也遭遇了关税、以及其他限制行动。
脱钩不是选择
很少有澳大利亚记者在中国以中文全文出版专栏,尤其是刚刚在澳大利亚发表后一天,而《澳大利亚评论报》(AFR)驻华记者Michael Smith做到了。
据了解,Michael Smith于近日采访了前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傅莹。鉴于早些时候有澳大利亚记者被遣返回国,因此本次采访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在采访中,傅莹表示,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资源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时澳大利亚的红酒等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也非常受欢迎。两国加强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
对于两国关系被“冻结”的说法,傅莹予以驳回。
在采访中,傅莹表示,中澳贸易结构由两国互补性需求决定。虽然有人在跟风讨论澳中“脱钩”的假设。但是,脱钩不应是中澳关系的选择。
这是自今年8月中国驻澳公使王晰宁发言以来的第二次官方和解性言论。
傅莹于2003-2007年期间担任中国驻澳大使,澳大利亚评价其为最开放和最受欢迎的外交官之一。
参考来源:
https://www.afr.com/work-and-careers/leaders/directors-call-for-better-engagement-with-china-20201021-p5673e
推荐阅读
23
10-2020
21
10-2020
23
10-2020
推广
感谢阅读,码字不易,顺手点个“在看”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