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新政一周年之际,回头看看,依旧满目疮痍。随着3月17日,商务部再次表态将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平稳健康发展,并指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暂按照个人物品监管,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跨境电商行业将迎来重大利好。
过去的一年,跨境进口电商行业都有哪些“阵痛”,未来局如何?雨果网采访了某跨境进口电商平台负责人。他表示,在新政之后税收成为最大难题,未来进口电商可能面临“退场”的局面。
跨境电商红利期不再,税收成最大难题
新政刚出台时,引发行业“地震”。目前跨境电商行业正在走下坡路,虽然进口电商的金额还在增长,但增速已经大幅下降了。“其实当下大的跨境电商增速缓慢,利润大幅下降,消极影响很明显,有些跨境电商已经在生死边缘挣扎了。”该负责人表示。
4.8新政进行的税收调整,终结了跨境电商“免税时代”。超8成的包括母婴、食品、化妆品、服装在内的进口商品税收普遍上涨,我国跨境电商的红利不再,进口电商平台、海淘、代购成本提高。
上述负责人告诉雨果网,自新政实施以来,总体现状是利好的,有利于规范跨境电商市场,提高消费者服务满意度,但新政还是存在两方面弊端,那就是税收和单次购物限额、个人全年限额。
比如美妆,进口税加上消费税,综合税率是30%,根本无法跟走直邮或者个人携带的淘宝C店竞争。
除了对税收有很大影响之外,对单次购物限额和个人全年限额影响也是相当明显的。根据新政要求,单次购物限额不超过2000元,个人全年限额不超过20000元。这个要求一经发出,进口电商行业人士纷纷表示不符合具体消费情况,甚至连进口食品免税店的额度都没有达到,至少进口食品免税店的单次购物限额是不超过5000元,远高于进口电商的限额。该负责人认为既然进口电商税收高,那标准也应该和进口食品免税店的限额一样才合理,财政处需要扩大单次购物限额。
税收收归中央,或影响地方经济
除了对进口企业的影响之外,对地方政府也存在不公平影响。以往普通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地方和中央会按照分成比例进行分配,但只有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全部收归中央,地方没有留存,这会严重影响地方积极性。
地方政府在培育跨境电商市场,往往付出经济和精力方面的成本,例如税务补贴、产业园建设、搭建供货服务平台,但却得不到相应的补偿,这样会严重影响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拉动地方经济的作用。
进口电商市场成红海,未来增长缓慢
新政自公布以来,经历了调整、延期、延期、再延期,久悬未决的新政最终确定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经过漫长时间的整改,导致业内人士对新政的出台褒贬不一,对进口电商的未来充满疑虑。
虽然目前国内对进口产品的消费需求依然旺盛,进口电商也将往正规的渠道发展,但上述负责人却认为进口电商市场已成红海,未来增长速率缓慢。
在当下外部环境对进口电商的影响很明显,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本身进口产品成本是增加的,再加上税收成本,现在进口商品价格和国产相比,已经大幅上涨。虽然国内有需求,但是进口商品没有办法继续膨胀,而且绝大多数消费者还是价格驱动型的,还是对价格非常敏感。
最后,该负责人希望今后正面清单能在税收方面进行相应调整,财政部门能根据行业国内消费者实力需求,来进行行业动态调整。
另外对于进口电商来说,目前布局供应链是重中之重,今后是供应链为王的时代,这样才不会提前“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