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软公布的公司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计划中,约1.25万被裁员工来自刚刚收购的诺基亚,而诺基亚中国的裁员比例则接近90%。在巅峰时期,诺基亚为这些员工创造出了“完美世界”。谁会想到曾经的手机霸主会落到如今的境地?但就是在诺基亚最辉煌的那些年,为如今的堕落种下了祸根。
●砸核桃:抹不去的诺基亚记忆
“我赚钱啦,赚钱啦!我都不知道怎么去花。我左手买个诺基亚右手买个摩托罗拉,我移动联通小灵通一天换一个电话号码呀,我坐完奔驰开宝马没事洗桑拿吃龙虾。”
十年前,这首铃声风靡中国大街小巷。彼时,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还是手机行业中的翘楚,一款诺基亚机型的流行就意味着十几甚至几十款孪生机的面世。相比于诺基亚的广告词“科技以人为本”,那时的消费者恐怕更熟悉的是“科技以换壳为本”。
尽管十年前,一部诺基亚的手机动辄就三四千块钱,但中国消费者对于诺基亚却有着独有的青睐,集中表现为“可以砸核桃”。不少经历过物质匮乏时代的中国人对商品的质量尤为上心,最好衣服穿不坏、鞋底磨不破、任何东西一用就能用一辈子。诺基亚在质量方面给了这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最大的满足。
中国大陆的舆论对于诺基亚也有独特的偏爱。2010年玉树地震诺基亚向灾区捐款150万,但是那副“都快破产了还这么拼命”的漫画让传播效果不逊于三星捐出的6000万。上月下旬,一条“今天是诺基亚的最后一天…几十名诺基亚高管不禁落泪”的假消息微博上疯狂传播,无数网友致敬,甚至得到了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等官方微博的再发布。
● 上巅峰:诺基亚又曾把谁放在眼里?
成立于1865年的诺基亚最初不过是一家造纸厂,之后做橡胶轮胎,二战后发展卫生纸与电视机产业,直到1967年经过一系列合并操作之后,今天大家熟悉的诺基亚公司才正式诞生。1990年代,诺基亚面临几乎破产、CEO自杀的命运,最后依靠时任董事长欧里拉大刀阔斧卖掉与手机无关的事业,才得以存活。1987年,诺基亚成为世界上最先推出手持电话公司之一。对,就是生活在上世纪90年代的人都曾经见过的那种砖头式的大哥大。
接下去的发展对诺基亚可谓顺风顺水,从1998年起,诺基亚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生产商,到2001年,诺基亚的营收在五年间翻了五倍,一举超过310亿欧元,在席卷全球的互联网泡沫浪潮中,诺基亚在2000年的股价超过58美元,公司市值超过1900亿。到2007年底,诺基亚已经售出了4.4亿部手机,占据全球手机市场四成的份额。
“科技以人为本”的口号响彻全球,在诺基亚最辉煌的时候,何曾把摩托罗拉、三星放在眼里,更不用提当时在乔布斯离去后尚苦苦挣扎的苹果公司。
可是就在这六七年的时间里,诺基亚却兵败如山倒,2012年第一季度,其连续14年的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记录被三星打破,在手机市场上的份额也下滑到22.5%的水平,在2007年iPhone推出之后,同时面对着Android的夹击,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份额不断下滑,由50%以上下滑到如今只有8.2%。直到最终被微软收购。
谁会想到曾经的手机霸主会落到如今的境地?但就是在诺基亚最辉煌的那些年,它已经为如今的堕落种下了祸根。
● 瞎折腾:公司内部为抢夺资源恶意竞争
如果不了解诺基亚内部系统之间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就无法真正理解诺基亚。
早在2005年,诺基亚内部就组建了一个小组来开发基于Linux的新移动平台,这是一支没有多少资源可以调动的小团队,2年后,这个开发计划易名Maemo。
最初的Maemo团队没有多少人手,也没有多少资源。而暮气沉沉的大公司病此时早已经在诺基亚的体内愈演愈烈,人事、组织架构的冗杂比以往任何时候显示出了更多后果更严重的副作用,在这种危急关头,Maemo和Symbian都想设计出最具竞争优势的手机,都想以后在公司中更多的话语权,于是,彼此不得不为了抢夺公司的内部资源和支持而处于几近恶意的竞争之中。
2007年10月,基于Maemo 4.0系统的N810正式面世。它拥有现在一切智能手机的雏形。但是,这却不是一部智能手机,它根本不具备通话功能。
Symbian对担心N810和自己的竞争,害怕因为竞争失败而失去原有的地位和权力,于是他们从中作梗有意阻挠。结果,本来有可能成为第一部 Maemo智能手机的N810最终以这样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形态面世。
但Symbian并没给自己换来个未来。到2010年,Symbian已经不适应智能手机时代的发展,除了苹果,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转向Android平台。诺基亚选择了和英特尔合作从零开始做Meego,随后放弃。以前的投入都打了水漂。
在基于Meego的N9发布不到一周内,艾洛普明确回应,尽管N9取得了巨大反响,但诺基亚仍要放弃MeeGo,并把重点完全放在WindowsPhone的开发上。
2011年初,诺基亚结盟微软,全面转向Windows Phone平台,几乎又是从零开始。再好的底子也经不起折腾。
● 低效率:一个决策走完程序要半年时间
2007年,诺基亚率先在全球推出移动互联网Ovi store,这比苹果的App Store早了1年。随后谷歌推出GooglePlay,苹果和谷歌的应用商店的成功证明,不要试图产业链通吃,而是要开放合作。但是它没有。
与苹果、谷歌努力打造的开放平台相反,诺基亚向互联网转型的过程更像是一次以互联网为目标的垂直整合。为推出基于位置的服务,诺基亚不惜花巨资收购导航软件企业、地图企业甚至相关的运营网站,但这种整条产业链通吃的模式似乎并未增强诺基亚在互联网世界的竞争力。在砸了150亿美元的巨资后,诺基亚Ovi战略归于失败。
根据报道,曾经在诺基亚(中国)工作过的李星则认为真正导致Ovi store失败的是诺基亚的“大企业病”:“早在2007年下半年诺基亚就决定要做一家互联网公司,并且还推出了相应的Ovi商店,类似如今的Applestore,但真正到落实的时候,推进非常慢,就是这样一个决定,在诺基亚分布在全球的大区都走下来就要半年的时间。最后因为给开发者的钱不到位,Ovi商店并没有真正做起来。其实诺基亚当时根本不差钱,问题的实质是虽然诺基亚口号喊得响,但骨子里并不想真正改变。”
● 养懒人:员工上班开淘宝店是常事
当微软公布公司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后,差不多90%的诺基亚中国员工将面临被裁掉的命运,而一位小米员工则在微博中讥讽:“好几个诺基亚的朋友想来小米求职了。我也问他们,大N记走下坡路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拖到被裁了才想起来找新工作?他们的答案基本一样:‘诺基亚好啊!外企待遇,薪水高假期多工作少,基本不用干活儿,所以之前舍不得走。’对这些人我只能说,抱歉了,小米真的没有这种好职位啊!”
的确,诺基亚曾经为这些员工打造了完美的世界。一位员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交通方面,诺基亚也为员工做了充分的考虑,自从我们从城里搬到亦庄之后,我们开通了70多辆班车,甚至门头沟、昌平、房山这么远的区县,我们也有班车可以到达,如果有5个人在同一地点上车,我们就会开通一个班车站点,这样能保障每名员工有班车可坐。”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得在诺基亚干了十年、十五年的员工很多,这在人才流动频繁的通讯行业里比较少见。
事实上,诺基亚早就变成了一个“钱多假多活少”的公司。一位诺基亚的中层领导承认在诺基亚过得很舒服,上班晚来早走,甚至有很多人开淘宝店,利用上班的时间去拍照传图,和淘宝客户聊生意。“上班时间,公司付费给你,而你在干别的事情,这在很多地方绝对是不可以想象的事情。”这样的以人为本某些程度上就是养成了一些员工的懒惰。
国企记忆还存在于不少中国人的心中,很多人也热衷于寻找那些可以干一辈子的轻松工作。有网友在评论中说:“以前国企这样做被称吃大锅饭,诺基亚这样做却被美化为人文关怀。”
● 往者不可谏覆水再难收,世间再无诺基亚
2013年9月2日,距离埃洛普成为诺基亚CEO还有7天就整整三年的日子,微软正式宣布以54亿欧元(折合72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诺基亚手机业务——其中,37.9亿欧元收购诺基亚的设备服务业务,另外16.5亿欧元则用来购买诺基亚的专利。
这个诞生于1865年、1967年完成合并走向世界的巨头最终以一种如此无奈的方式波澜不惊地从历史的舞台上谢幕。
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消耗在了公司的内斗和政治病上,太多稍纵即逝的机遇被短视的诺基亚忽视,太多触手可及的机会被诺基亚放过,一步错步步错,而走到今天的诺基亚最初的败因早在与微软结盟、与英特尔合作、固执坚守 Symbian 等之前就已经积累下来,并暗中潜伏、生长最终繁殖,最终让诺基亚这棵参天大树轰然倒塌。
在这个云波诡谲的激变时代,当这些曾经的巨无霸们苦心孤诣地寻求自己在新时代中的求生之路时,他们是否会回想起若干年前回归的那个特立独行桀骜不驯的天才魔鬼混合体?他们是否注意到那个在宿舍里设计为女生打分网站的大学生?是否已经意识到一个新的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的到来?是否看到了新的移动智能时代的曙光?
激荡的时代巨流往往是以前无声息的方式奔涌而来的,很可惜的是,诺基亚没有谛听,没有动作,于是它错过了的这样的机遇,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新潮流席卷、淹没。
于是,在经过长久徒劳的抗争与挣扎之后,诺基亚最终还是覆亡了。
但是,处在这个激荡的大时代,每个人都知道,这不是一个故事的结束,而是另外的更多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