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品味这种东西,多是随年纪和阅历渐渐塑造成型,对衣服的偏好趋于稳定,清楚自己更适合哪类风格。少年时期喜欢港台风格的宽松T恤,现在回家打开衣柜,不少是颇具时代感的旧衣裙,一件件挂在那儿,仿佛是书本中的一页又一页故事,这本书的名字叫做Vintage。
本图片源于网络
“One man's trash is another man's treasure”
Vintage clothing的直译是:具有年代感的服饰。它在西方深得一众人的芳心,不受潮流影响,甚少有撞衫的尴尬,在一堆高街廉价粗糙的服饰中独树一帜,姿态感十足。在国内,有不少人肤浅地以为vintage=二手。No,no,no,vintage这么有腔调的东西怎么可能等同于普通的二手货!!佐伊给你科普一下:
本图片源于网络
年限之别
再出售的旧衣物分为普通二手和古着(即vintage),通常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服饰属于Antique,即古董。Antique具有收藏价值,不适合日常着装,不少被博物馆收购作为时代的标志陈列展出。
很多商家把制作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70年代末的服饰划分为vintage,但也有一些商家把时间宽限至1980年代中期。所以呢,一般“资历”不够还不能熬成vintage。
万事有特例,奢侈品高级定制并不受时间限制,即使是购入两三年再转手也妥妥的是一件vintage。在时尚界,vintage意指能够代表一段时期服装特色的款式,或是可以忽略生产时间仍旧存有商业价值的衣物。对于设计师来说,有哪怕一件作品能被称为vintage款式将是相当荣幸的事。
英国婚纱设计师布鲁斯曾表示:“设计师们一直在过去的时光中寻找灵感。“因此时尚是不会完全过时的,今日的流行元素有很多正是再把往日的经典再现。
▲ 范冰冰的“龙袍”被英国vinctoria & Albert博物馆永久收藏
在价钱方面,vintage并不比近代新制作的衣物便宜。布料高档、缝制精细、年代较久而难以寻得、抢手的孤品、奢侈品成衣等的定价不仅不低廉,与现代成衣平起平坐,甚至可能让你咋舌。
欧洲的古着店分好几种档次,近代的大厂制作的衣裙往往走粗犷风:热热闹闹地挤在一起,购物者像寻宝一般,费力地扯出一件,不合适的话,再扯一件,即使是万里挑一也要寻得心头好。
嫌麻烦或对购物环境有较高要求的人可能再不光顾,却吸引了一批孩子心、极享受寻宝过程的人。虽然形式不好看,但酒香不怕巷子深,说不定下一件翻出来的就是巴宝莉的围巾。
为了方便客户挑选,以及提高店家的效率,一些懒散的店家干脆把所有衣服按不同价格分门别类,打上不同颜色的标签,结账时同样颜色标签的放一起秤重,按斤收费。这是第二类:kilo shop----公斤店。
▲kilo shop (本图片源于网络)
第三类是精品店,大部分商品都是做工精细的“贵族”(不一定是大牌,但一定是材料上乘,做工不凡)。他们被呵护在高档货架上,散发出昂首挺胸的孤傲。
本图片源于网络
还有专门做奢侈品古着的,一般这类门店的装修本身就是耐人寻味的故事。另外,精装复古店里的藏品除了服装还包括包包、饰品、家具、手工地毯、照片、玩具、摆设、相机等等,而不局限在服装。
本图片源于网络
佐伊曾在英国一家奢侈品古着店里见过满墙的古董照相机,其中有一部袖珍电影投放机,仅半份报纸的长度,看得出保养很好,黑色的机身颇有光泽。店主见我们兴趣满满的样子,当下放了一段黑白无声老电影。虽然到现在已经不记得情节了,但是那个安静的黑白色下午,完全配得上一杯上好咖啡和一身剪裁得体的高腰紧身裙的隆重。
除了别具一格的大厂货和自带光环的奢侈品外,古着市场里往往还有一批特别高冷、价格不菲、款式不时髦、特立独行的角色,有些你甚至觉得土里土气根本穿不出去,明明就是奶奶年轻时候的打扮嘛!
但就是这一批衣服,他们挂着”1960s”等年份标签,被店主骄傲地展示。他们安静地躺在岁月中,等待识货人”于千万年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复古情怀总是诗
听母亲说,我幼儿园时期很喜欢穿她的高跟鞋,喜欢踩着她大大的高跟鞋,抱着她的长裙踢哩趿拉地跑过去问:“妈妈,你这些衣服将来是不是都要留给我的?”翻相册的时候,看妈妈三十来岁的模样,穿着连衣裙,在风中笑得神采飞扬。
▲张曼玉在电影《流金岁月》中的服饰是80年代的潮流体现
那件连衣裙现在在我的衣柜里,因为身材和身高差异,拿去改过,每次套上妈妈的旧衣服,就像是穿了一身价值连城的记忆。
有朋友说笑,你怎么好像把你老妈的衣服给翻出来了?我往往是骄傲地说,对啊,这就是我妈妈的,是不是很美?我最爱复古款了。有人衷心称赞,欸,你的裙子好美,看到你就像回到上个世纪一样。这种时刻,往往能成为讲述故事的起点。
看西方电影时,佐伊非常喜欢一个细节:女生在婚前会收到妈妈的礼物,那是件母亲,或者祖母结婚时的婚纱,这里面凝聚的感情无与伦比,不是一件婚纱城里的长裙所能代替的。
古着可以说是时代的烙印,20年代的Bling Bling的连衣裙,30年代的厚肩垫,40年代的A字裙,50年代开始偏中性化,60年代,miniskirt被发明出来,70年代的喇叭裤……就像是说起旗袍,我马上联想到民国时期的女人,那被布料绷紧的臀部随步子一颠一颠,左右轻轻扭摆,性感极了!
▲20年代的生活穿插着不少纸醉金迷,服装精细,缀以闪亮的装饰
▲30年代政治经济社会重新整合,服饰更加简化阔形更加流畅,正迈向现代社会形态的标准
▲40年代着装风格受二战影响,偏中性、硬朗
▲50年代被称为最优雅的时代,二战过后,一派欣欣向荣,Dior推出New look风格:也就是细腰、A线条、大裙摆、中袖
▲60年代正值冷战时期,军备竞赛的影响扩展到服装,催生了“太空服”的流行
▲70年代风靡一时的喇叭裤
每一件vintage clothing都是种投资,购买不过是走出的第一步。它需要你多一点的关注,多一点呵护。因为它是独特的,并且在未来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快乐。有些衣服即使是不穿也可以当做装饰品立在墙边,极彰显主人家的品味。
曾经遇到过一位美国老奶奶,她曾收藏过一件华丽的汉服,很长一段时间它都在家作为装饰品供人欣赏。后来她认为私藏相当于浪费,于是捐献给当地一个小型博物馆。即使它已离去,曾经给她带来的欢乐却永存于心。
时区作者 | 佐伊邱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TIMEZONE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至后台留言“转载”获得授权。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它违法、恶意使用TIMEZONE内容者,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回复关键字,阅读我们为你推荐的海外城市有趣儿的事
摩洛哥 |《在摩洛哥遭遇多番调戏,我为什么还敢一个人出去玩》
诗歌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歌里的狗血》
伦敦3 |《三百年过去了,伦敦人还是爱赶集》
gap year |《拆穿Gap Year的谎言:究竟是得到还是失去?》
TIMEZONE 最 新 主 题 征 稿
请 戳 图 片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截止日期:2016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