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又一位20岁华裔留学生在海外自杀,事发当天正临近交作业

2018年01月18日 滴答澳洲站


授权转载自:INSIGHT视界

微信号:weinsight

原作者:INSIGHT编辑部



今天又一则关于留学生的噩耗传来。


根据普林斯顿(Princeton)大学的校网公告,一名20岁的华裔大三学生切斯特·林(Chester Lam,该姓多为粤语“林”姓译法),1月12日在纽约市某家医院自杀身亡。 


普林斯顿大学网站公告


切斯特·林在普林斯顿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医院自杀那天,正临近学校全专业本科生上交作业最后期限


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难道是课业压力的原因导致?


事件发生后,本科生院长凯瑟琳(Kathleen Deignan)在周六(13日)早晨以电子邮件通知学生,信中说道:“这是一个非常悲伤、难过的消息,Chester Lam在医院结束自己仅仅20岁的生命。校方将为同学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同时我们了解到,切斯特·林家住新泽西的摩根维尔(Morganville),曾就读于新泽西的一所高中。家中母亲已经逝世,只剩下父亲和一个哥哥。


据校方报道,已经向他的家人送去慰问,目前暂时还没有安排校内的哀悼活动。


我们找到切斯特·林的脸书,发现最新的更新还是因为换头像。



新头像中,他还可爱地做着鬼脸造型,让人实在不愿相信这与自杀的是同一个人。



再联想到他的亲人看到这一幕,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景,实在令人惋惜。


中国留学生自杀屡次上演,不再是个例


切斯特·林是否因为不能承受学业压力而选择自杀,这点目前尚不可知,但留学生自杀事件近几年频繁发生。这些留学生因为身处国外,面对学业生活和心理上的多重压力,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2016年11月,来自上海的留学生陆某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求学期间自杀;


2016年1月,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中国留学生陆某,跳进冰冷刺骨的密歇根湖自杀


2016年1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的研究生张某疑跳崖自杀,半年后警方才找到她的尸体;


2015年1月,耶鲁大学中国留学生王璐畅从金门大桥跳入旧金山湾自杀


2014年8月,加州州立大学富勒尔顿分校中国留学生林旭(音译)跳楼自杀。


2014年10月,就读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0岁的大二学生李阳凯(Yangkai Li,音译)在校园附近的一所公寓楼跳楼自杀。


2012年1月,堪萨斯州安保利亚州立大学(Emporia State University)MBA一年级的26岁中国留学生杨明喧(Mingxuan Yang),疑因生活压力及心理压力过大,先朝自己开枪后,再撞车身亡


这些选择用自杀来结束生命的留学生,大多有着可以称得上优秀的经历,生活中看起来也积极向上。


对于他们的选择,可能还会有人用他们的抗压能力太弱来劝后来的留学生慎重选择出国,然而,这种劝解却给留学生们贴下了又一个“懦弱逃避”的标签



在留学生群体一次次被误读的过程中,他们面临的不仅是学习上的、异国生存的、家庭的、同辈的压力,还有这个社会给他们的压力。


据美国心理协会统计显示,亚裔大学生自杀念头及试图自杀的行为远比白人高。


在15 至34 岁的亚裔中,自杀是第二大死因,其中,20至24岁的亚裔自杀率最高。有专家认为,这种现象与心理压力过大且没有及时获取专业帮助有关。


独自一人身处异国他乡,孤苦无依的同时,面临一波又一波的繁重压力。留学生的精神,其实一直都是十分脆弱的。


更何况这脆弱的精神还得不到有效的缓解,父母的期望,朋友的羡慕,再对比自己的真实情况,只能让情况更加严重。


而在这样的脆弱灵魂下,为了撕掉身上的偏见标签,他们更加不敢也不愿把自己的压力和精神问题说出口。


如何把自己拖出“压力”泥潭


在过去的一年里,主页君也报道了不少有关在美留学生因各种因素导致自残,自杀的案例,无一例外都是,末尾都会为大家奉上缓解压抑的方式。


或许现在的你已经拿到了 offer,正在筹备明年奔赴大洋彼岸继续深造,或许你已经走进了美国校园,对未来满怀期待与忐忑,又或许你也曾经历过上文提到的这些留学生经历过的曲折和心路历程,也正处在迷惘和彷徨中。



无论是哪种,主页君都想说,留学之路,是一条风雨和阳光并存的道路


不必因为这些案例就对留学的前景悲观失望或畏首畏尾,也不要让学业上的挫折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科研原本就不是一条康庄大道,尤其是出国读书更不会一帆风顺,偶然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你人生就此一蹶不振。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过分自责和自我怀疑,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学会排解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自己遭遇的一切,提高抗压力,增强社交能力,让自己内心强大,也是留学中一门很重要的“功课”。


例如,在学习之外,也应该发展自己一门的爱好,读书,看电影,养个小动物,都可以排解内心的烦闷。


主页君有一个学材料的学姐,在读博期间也曾因为发不出 paper,deadline 快到了还没有出结果而好几次深陷抑郁之中,一度发展到需要吃抗焦虑药。


最后,她一个人坚强地挺过了这段困难时期——因为她爱上了烘焙



“经常心情烦闷时就在自己公寓里做曲奇和蛋糕。”,她曾经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这么写道,“就算实验失败,就算一天下来感觉累的毫无价值,起码还可以让自己沉浸在奶油和巧克力粉中,起码还可以告诉自己,这世界上除了那倒霉的 paper,还有美味的甜点值得享受呢。”


此外,在遇到想不开的事情时一定要及时和身边或国内的朋友,同学,家人沟通,如果觉得承受不了,也一定要及时求助相关机构。美国大学普遍都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医生,很多时候,外人一番开导的话语就能产生很大的改变。


最后,希望在美的小伙伴都能平平安安度过自己的海外学习时光。留学在外,安全第一,这句话永远都不过时。





滴答好物推荐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