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华语乐坛每年新歌产量大约在10万首左右,但大量发行新歌的背后,又有几首你所熟知的?
真是是做到了——
“通俗歌曲不通俗、流行歌曲不流行”。
↑↑↑这段视频包含了2005年—2007年华语乐坛的周榜冠军
十年前,还是华语乐坛的鼎盛年代。
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孙燕姿、梁静茹、蔡依林、SHE……
几乎每个人都是用实力唱功说话,被笃定为“天王天后”,街上音像店的歌曲四处回响,把它们传播到大江南北。
哪怕是李玖哲、郑源、杨丞琳等也都有可以传唱熟知的代表作。
那时的华语音乐,更是整整一代人的回忆:
失恋了,打电话给收音机里的点歌台;
自习课上假装写作业,其实是在抄写歌词;
没钱的人桌上摆个复读机,耀武扬威,卡带时用一根铅笔转好;
有钱的人买 mp3,一定要挂脖子上,仿佛在宣告众人,我可是个歌迷;
至于 mp4、手机彩铃等,都是很潮的人的标志。
2006年6月10日,第17届台湾金曲奖颁奖礼在台北举行。王力宏获得本届金曲奖最佳男歌手奖。(视觉中国/图)
著名音乐人徐沛东面对华语乐坛的现状不由感慨万千:
“现在,歌曲多了,好歌少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今天被传唱的好歌反而没有过去多呢?虽然岁月更迭,为什么一些老歌却能长时间在人们心中保有一席之地?”
那么,华语乐坛真的在走下坡路了吗?
能传唱的国民流行歌的确变少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回忆杀”。
如同70后怀念邓丽君,80后喜好四大天王,90后崇拜周杰伦,00后痴迷于 big bang 。
今天的80后或许认为,拥有张学友、张国荣、刘德华的时光,才是华语乐坛的巅峰时刻。
90后的“回忆杀”自然也有很多特殊的元素在里面。
首先是大陆进入转型期,万物革新,个性意识迸发。
在1986年还在唱《世界充满爱》的人们,在90年代已经藏藏怯怯地听起了《知心爱人》,而进入新世纪以后,对传统意识有了反叛心态,港台歌手鱼贯而入,新加坡也趁机打入中国市场。
其次是互联网处于萌芽期,娱乐形态单一。
90后小时后还在写信交笔友呢!是一个 Flash就能火遍互联网的时代,音乐是仅有的几种娱乐形态之一,较为单一的选择,决定了歌曲能迅速走红。
然而,抛开脱离音乐的元素谈音乐,华语乐坛在变坏似乎是不争的事实。
仅以这两年为例,能走红的似乎还是周杰伦的《告白气球》,电视荧屏的音乐真人秀现在一直在炒老歌,也不再有音乐人担起引领潮流的角色。
至于那些偶像流派的音乐歌手,传唱度根本出不了偶像圈。
QQ音乐上的华语乐坛累计排行榜(最近一年的数字专辑)(QQ音乐截图/图)
年轻人爱听什么?QQ音乐上的话语乐坛累计排行榜有一定代表性。周杰伦是华语乐坛“中国风”的引领者,李宇春是选秀歌手的代表,鹿晗是偶像歌手,big bang是韩流音乐产业的最新代表。他们出现在榜单上,一定程度上能说明年轻人在听什么。
(资料图/图)
周杰伦专辑最多的购买是312张,但在李宇春和鹿晗这里,分别是2万多张、5万多张,这种不同的付费行为体现“路人粉”为歌曲买单。
所以流行音乐靠的是大众传唱度;
“死忠粉”为偶像买单,出手就是买星星命名权,打榜单又有何难呢?
如果说周杰伦属于传统唱片产业,李宇春属于电视娱乐产业,鹿晗属于韩流偶像产业。
从粉丝数量和忠诚度上就能体现出音乐产业的变化——在唱片经济时代,有音乐才有粉丝;电视选秀产业阶段,粉丝作为一种集群出现;而在日韩偶像产业阶段,则把粉丝经济推向了极致。
如今的华语乐坛,越来越有偶像化的趋势。
华语乐坛经济学——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
如果我们不将《让我们荡起双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视为流行音乐的话。
早期是没有华语乐坛的。
那么,我们可以把邓丽君的歌曲流入大陆视为华语乐坛的开端。
乐坛可以归出一个极简史:
70-80年代末,港台音乐流入大陆,内地产生崔健等一大批摇滚歌手;80-90年代末,摇滚乐方兴未艾,校园民谣出现,香港、台湾的流行音乐持续引入;进入新世纪,网络歌曲和电视选秀出现,造星业不断繁荣。
80年代的华语乐坛,是由唱片出版社的编辑邀请歌手来录歌 , 并付给歌手一定报酬,歌手“闻声不见人”。
这时候,唱片出版社的主要盈利途径是出唱片、出卡带。
但是盗版太猖獗了——出版社只好想办法,办音乐茶话会,培养专业歌手。
等到正式走上商业化的路子,产业链也就初步形成。
歌手制度上,逐渐有了经纪公司,形成签约制度,经纪人初步形成。
随着韩国偶像组合进入中国,湖南卫视的选秀节目也大张旗鼓地办起来,公司们越来越意识到偶像的重要性——唱片一年收益,抵不上“超级女声”一场的短信收入和广告冠名,于是,随着主流收入变成艺人身上的附加值,长得好看胜过有才华。
十年间,流行音乐从唱片收益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唱片收入为辅、艺人经纪为主的商业盈利模式 , 偶像消费和音乐消费相辅相成 , 唱片公司未来的转变方向为全方位的经纪公司。
我们怀念过往华语乐坛繁荣时光,是否也是在怀念唱片经济的强弩之末?
偶像收割粉丝,音乐无从谈起
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的转变,虽然使大陆流行音乐产业从低级走向了高级发展阶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两难问题就是衍生的东西遮盖住了最本质的东西——音乐。
这也是在包括日韩在内的流行音乐产业机制普遍存在的问题。
很多经济公司出来挖钱,是不管不顾偶像的生命周期的。
极尽华丽的舞蹈视频,形成视觉冲击的 MTV,不停挖掘出颜值更高的新偶像,搞“冲销量”这种背离音乐主线的事情。
偶像换得越来越勤快。
但说到底,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却还是那么几个人,翻来覆去的还是那几首老歌。
编辑整理:领航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