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只要宣传这玩意儿壮阳,中国人就能给你吃到濒危?

2017年03月01日 墨尔本生活俱乐部



众所周知,袋鼠是澳大利亚最具标志性的动物之一,国徽上一边站着袋鼠一边站着鸸鹋,俨然就是一国之主了。

既然是一国之主,每天吃吃草卖卖萌,日子一定也过得不错。可是谁能想到,如今袋鼠竟然背上了黑锅,成了毁灭澳大利亚生态系统的罪魁祸首——它们数量过多,破坏绿地,威胁其它动物,偶尔还殴打纯良居民,造成一些交通事故。



2015~2016年,每年都有150多万只袋鼠遭到捕杀,而这些数字还只是官方统计,非法猎杀的数据可还没算进去呢。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现在,澳大利亚政府也忍不了了,计划2017年捕杀超过100万只袋鼠,以维持生态平衡。

那袋鼠死了,肉怎么办呢?据BBC报道,大部分尸体会被制作成狗粮,也偶尔会作为食品出售,不过其中的95%都会出口海外,因为澳洲人对吃袋鼠肉这件事儿还是有些障碍。



一项2008年的政府调查显示,近两成的澳大利亚人表示他们绝对不会尝试袋鼠肉。仅有14.5%的澳大利亚人曾一年吃四次以上的袋鼠肉。相比之下,有80%的澳大利亚家庭每个月至少吃一次牛肉。

澳大利亚人不吃袋鼠肉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袋鼠是澳大利亚的国家象征,对着国家吉祥物还真下不了嘴;另一方面,袋鼠肉口感实在是有点刺激,又酸又老,简直难以下咽;雪上加霜的是,还有不少动物保护组织在对此事激烈抗议,这吃国徽的大帽子一扣下来,袋鼠肉在澳洲的市场前景便十分惨淡了。



为了让人们多吃点袋鼠,专家们可愁死了,今天宣传袋鼠肉很嫩很香,明天宣传吃袋鼠肉保护环境,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毕竟,根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环境生态学专家大卫·林登迈尔教授的说法,原本捕食袋鼠的塔斯马尼亚虎和澳洲野犬现在基本已经消失殆尽,除了汽车,就没什么东西能弄得死袋鼠了。再加上澳大利亚水草丰美,袋鼠就这么无忧无虑地繁衍了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很多朋友就说了,你要是跟中国人说袋鼠全身都是宝,袋鼠肉滋补、袋鼠睾丸壮阳、袋鼠皮补血、袋鼠肉晾干后加金银花煮汤治肾虚,保证不出三年……那澳洲人也不傻啊,一听就觉得这主意真不错,吃光了还能赚一笔,这买卖可是实打实的划算啊。



于是早在2011年,《纽约时报》就报道了踌躇满志的澳洲商人为将袋鼠肉出口到中国而摩拳擦掌。

2014年7月,中国商务部网站援引澳大利亚媒体的报道称,有澳洲肉类加工商正在积极筹备,相信澳大利亚袋鼠肉有望很快走上中国人的餐桌。2016年,澳方还将首批袋鼠肉样品送给中国媒体“试吃”,为袋鼠肉进入中国市场打前哨。

澳大利亚人相信,中国市场潜力无穷。



但在另一方面,澳大利亚政府也以过分保护动物而举世闻名,经常干些为了保护动物而忽略人类权益的事情。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去年12月那名为救自己的宠物狗,英勇上前揍了一只袋鼠的小哥吧?当时,他的宠物狗被袋鼠“劫持”并惨遭“锁喉”,便赶紧跑上前去,与一人高的袋鼠对峙了一番,接着狠狠往袋鼠脸上揍了一拳,直接把袋鼠打懵了。



后来,这段“男子打懵袋鼠”的视频流传到网上,赢得超过300万次的点击量,却同时也为他招来麻烦。国际人道协会认为,这名男子的行为是在虐待动物,还要求男子从业的动物园把他开除。不过,这家动物园对此表示拒绝,小哥好歹是保住了工作。

除此以外,澳大利亚的动物保护工作还曾令华人躺枪。据《悉尼先锋晨报》报道,2014年,澳大利亚的动物保护组织张贴宣传海报,呼吁人们关注生存状况堪忧的鸭子。



光贴贴还不爽,这些海报还被特意翻译成中文,刊登在唐人街,似乎点名批评华人爱吃鸭子。可有人说了,这简直是歧视,吃鸭子的可不止中国一家啊?除了鸭子,中国人吃兔子也曾被抨击过,可兔兔这么萌,法餐里还不是经常吃兔兔,怎么啥锅都往中国人头上甩呢?



说到这极端的动物保护,想必很多人都想起被澳洲动物们欺负的血泪史了。走在路上,唱着歌儿,吃着冰淇淋,经常就会被海鸥一个俯冲抢走手里美食。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人家有动物保护法,咱们可没有人类保护法,它能打你,你不能打它~



由于深受其扰,澳洲一对兄弟Van Vuuren Bros专门写了首歌宣泄对澳洲白鹮的怨念,歌声朗朗上口,旋律分明听一遍就洗脑,却字字句句都是在澳被动物骑在头上欺负的血与泪。



下面请欣赏:鸟儿之歌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