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发现最真实的生活
▼▼▼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Tamia | 图:Pinterest
这个社会虽没有明说,但暗地里一直还崇尚精致的利己主义。当然,正常的利己也无可厚非,比如一个律师为客户打官司,拿到相应的法律咨询和维权费。这是理所当然的。倘若不是你应得的,因私欲而想占有更多,便属于精致的利己主义。
这世界还有另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就是明知是一个错误的产业,明知在破坏生态,为了自身短期利益,为了金钱而放弃道德底线。所有不顾道义,利益在先的人,终究会自食其果。尤其当你看到,可爱的海豚被人为的屠杀,在感到痛惜的同时,也会谴责恶人。
当蓝绿的海水瞬间变成触目的红色,海豚的哀叫从有到无,只剩下日本渔民的笑谈,海豚的尸体在水中上浮。最终,海豚肉还被冒充为鲸鱼肉在市场中流通。所有人性中的贪婪和丑陋,便一览无遗。
这真是应验了《圣经》耶利米书的一句话:「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好在总有一些人会从原来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转变成后来的「精致的利他主义」。
正如下文的这位主人公,曾是一位闻名世界的海豚训练师,因一只海豚在他怀里自杀,导致他内心极为懊悔。最终决定带着一个团队,冒着生命危险,与整个利益链做斗争,揭发捕捉和屠杀鲸鱼的罪行,去拯救鲸鱼大屠杀。
愿我们人类
能少一些贪婪
和多一些敬畏
THE STORY
START FROM HERE
▼
一行黑衣人
在深夜秘密行动
▼
墨镜口罩乔装打扮
被七、八辆车跟踪
▼
藏进「岩石或草堆」的高清相机
军用相机,水中听音器、直升机侦测机
一支集结大片布景师、摇滚音乐会策划
还有世界顶级无氧潜水者的团队
是不是你以为来到了007的拍摄现场
其实,这是一场真实发生在现实中的
上天入海、有组织有分工的专业偷拍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拿着相机冲锋陷阵
只为揭露一场惊天的阴谋
▼
日本本州有一个港口小镇「太地町」
小小的太地是全球最大的海豚供应地
进入太地你会发现海豚标志随处可见
让人觉得这是个热爱海豚的呆萌小镇
▼
镇上有一处鲜为人知的秘密港湾
三面被悬崖环绕,一般人很少知道
要进入必须通过数道紧闭的铁丝网大门
在这儿有些带着刀的渔夫巡逻看守说:
如果被人发现这里发生了什么
我们就会被灭口
就在这些「危险告示牌」背后
暗藏着一个惊为天人的秘密
▼
一大片鲜红的血海
数以万计的海豚葬身于此
一场场血腥的大屠杀悄然上演
海豚痛苦的哀嚎
夹杂着渔夫们的嬉笑
画面之血腥残暴令人发指
上文的专业偷拍团队,冒死记录下这一切
制成纪录片《海豚湾》(The Cove)
一举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纪录长片
▼
有人把鲸鱼从海里抓上来
就有人会把它们放生
在这个团队的背后
要追溯到1970年的「世界地球日」
「海豚斗士」—— 瑞克 Ric O'Barry
他成立了海豚计划(Dolphin Project)
数十年来他致力于还海豚自由的环保事业
全球各地公开演讲,和亲手释放被困海豚
坚持与利益集团周旋,被形容为「偏执」
▼
比如在中美洲尼加拉瓜,他想办法联合军方势力
将被困在满是自己排泄物的泳池里的海豚
救上直升机,放生海洋
曾在一个月内在美国弗罗里达
因释放被抓的海豚而被捕三次
我一直在避免被人用莫须有的罪名抓进监狱
而他们一直在努力用莫须有的罪名逮捕我们
▼
一只海豚若被充分利用
一年便可带来100万美元的价值
如果你挡了这条财路,便是将自己置身于危险
瑞克就曾有两位女同事惨遭杀害
我曾花了十年建立这个产业
而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
我一直在努力摧毁它
你可能不会想到,如此激进反对猎捕海豚的瑞克,也曾是一名海豚训练师。1964年,一部讲述孩子和海豚之间故事的美国电视剧 Flipper 风靡全球,刮起了一股海豚热。而片中轮番出镜的五只海豚,正是由瑞克亲自捕捉并训练。他也因此成了闻名世界的海豚训练师,名利双收。
▼
提到海洋馆
总是一派欢欣的画面
激昂的音乐、跳跃的海豚、连连的掌声
但你不知道的是,每个海洋馆都有一片闲人勿入的禁地:喂食间。里面堆满了大量胃溃疡药 —— 海豚都会因为长期的压力而得胃溃疡。
或许不少人对海豚的印象是,它们总是笑嘻嘻的,看起来很快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种「微笑」的表情只是其自然的身体反应,上天赋予了它们天然上扬的嘴角弧线 —— 即便在它们感到极度难受的时候。
为什么海豚会感到压力呢?
海豚对声音极其敏感。瑞克说起美国巴尔的摩海洋馆的例子,在他们开业初期,海豚总是陆续死亡。馆方最终发现,这是因为滤水系统声音过大所导致。而所有海洋馆里的海豚,每天都要在观众此起彼伏的尖叫声中度日,这份压力可想而知。
在瑞克作为训练师和海豚朝夕相处期间,它发现了海豚的聪慧。它们能在电视屏幕上辨认出自己,是有自我意识的,并不适应过被囚禁的生活,但他选择对此视而不见。直到一天,Flipper 的「演员」之一凯西,由于受不了压力而在瑞克怀中自杀。
「她游进我的怀中,直视着我的眼睛,她浮上水面呼吸了一口气,然后… 没有再吸第二口。她就这样腹部朝天,沉到了水底。」(注:海豚是哺乳动物,没有鱼鳃,它们需要浮上水面靠头顶的「鼻孔」呼吸空气。)
凯西的自杀促使了瑞克的转变。许多年过去,当他回忆起这一幕,这位倔强的斗士还是禁不住眼眶泛红。电视剧的成功使得人们想要和海豚亲近、玩耍,也进一步促成了这个产业链的兴旺,以及在这背后利益熏心的捕猎和交易。
在瑞克刚从业时,全球仅有三家海豚馆,到现在发展为价值数千万的利益产业链。瑞克现今想起这一切,觉得自身难辞其咎、后悔不跌。
我从未想过要做一个激进分子
现在只要任何地方,有一只海豚受到了威胁
我的手机就会响起
▼
也许你对瑞克这类人
的执着行为有些不解
我们为什么要救海豚
海豚和人类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点。我们都是一样拥有自我意识、呼吸空气、母乳喂养、留着鲜红血液的哺乳动物。海豚是非常喜欢社交的群居动物,家庭成员之间依赖性很强;父辈会把积累的生活经验、知识教授给下一代。它们之间用声音沟通,其复杂程度堪比一门语言。
不仅如此,在某些方面,海豚还有着人类无法企及的天赐。海豚听觉极其发达,人类最先进的声呐设备在它们面前只是小儿科。也就是说,当人类进到水中,海豚可以完全将你「看穿」:它们可以通过声波读知你的心跳、骨骼架构。
早在数千年前的古希腊神话中,就有不少海豚救人的故事。如今随便在网上一搜,便可以看到很多人分享,例如自己在海中遭遇恶劣气候,或被鲨鱼围攻时,最终被海豚救下性命的感人奇事。
海豚有意识去主动搭救另一个种族。也就是说,海豚是除了人类以外,唯一一个具有利他主义精神的生物。
矛盾的是,在野外环境中海豚会主动救人,却也有不少饲养的海豚攻击驯养员的新闻报道。许多被饲养的动物比其野生的同类寿命更长。但对于海豚而言,情况正相反,它们不适于人工饲养的环境。
据悉,野生虎鲸(海豚的一种)寿命短则三四十年,长可达八九十年。但饲养的虎鲸平均寿命只有8.5年。
电影《勇敢的心》中有这样一句震撼人心的经典对白「他们可以夺去我们的生命,但永远别想夺走我们的自由。」对于人类来说,自由是一项值得誓死捍卫的终极权利。而对于和人类有着如此多相似点的海豚,又何尝不是?
海豚几乎没有天敌,它们最大的威胁是人类
污染和捕猎,已使得一些海豚种类濒临灭绝
▼
每年九月至次年三月期间,一批又一批海豚每年迁徙时会途经太地町港口。渔夫正是利用海豚对声音敏感的弱点,将特制的长杆插入海中,拿锤子击打杆头,制造出围困海豚的噪音声墙。而由于海豚的群体性意识,它们不会落下身边成员自顾自逃生。由此,成群的海豚被迫逃到浅水区,被渔民用网围起来。
「这种声音,你只要一听见,就不会忘记」瑞克皱着眉说到。
之后,海豚训练师会来挑选适于海洋公园观赏、表演用的海豚。选中的一批将被运往世界各地,每条售价高达15000美元。而剩下的大多数海豚,就在「秘密港湾」,被悄然赶尽杀绝,最后作为海豚肉出售。在日本,每年有23000多条海豚惨遭杀害。
▼
为什么不能放海豚一条生路?
但是,在日本街头随访中,民众对「海豚肉可以食用」表现出一脸的茫然。海豚肉并非畅销的肉类品种,日本的海豚屠杀却一直在进行。那这些肉都去哪了呢?
瑞克一行人请来DNA鉴定专家,经过比对发现,原来日本市场上很多售价昂贵、标记为大型鲸类肉的,绝大部分都是用海豚肉冒充。
问题是,海豚肉的水银含量极高,超标世界卫生组织所定规范20倍之多。也就是说,日本的渔夫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既给自己投毒,也在毒害买肉的顾客。而日本政府明明知情,却和媒体在极力掩盖这一切。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爆发的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一种因严重的水银中毒而引发的神经障碍。得了这种病十分痛苦,患者表现为视觉听觉丧失、手足变形、肌无力、进而神经错乱,直至死亡。它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污染造成的公害病,被列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
事件起因是当地化工厂(Chisso Corporation)将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水中,民众因食用污染水源内的海鲜产品而致病。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政府在知情后竟庇护该公司长达12年之久,导致水俣病的严重扩散。
截止至2006年的50年间,共计2256名受害者,其中致死人数超过900名。
▼
事实上,国际捕鲸委员会(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早已颁布禁止商业捕鲸的条款,而日本代表团一直以来在尝试推翻这个禁令,声称这会导致像太地町这类的渔村失去生存支柱。他们甚至暗箱操作,花钱买通一群加勒比小岛国,为自己的提案换来更多支持票。
为何日本政府会坚持这项备受争议的捕鲸业,尤其是在明知海豚肉含汞量高的情况下?
由于日本几乎控制了全球的渔业市场,有关专家推测,日本此举目的之一,是用海豚肉替代其他鱼类产品,使得本国鱼类资源不至于过早耗尽。在这里面,可能还有一种残留的军国主义在作祟:将国家利益建立在血腥屠杀上,这是一场日本与国际世界的周旋,一种偏要和西方对着干的执拗。
至此,在海豚湾屠杀背后的利益链条浮上水面,一场充斥着政治目的的骗局昭然若揭。
▼
你可知道?地球上70% 的世界是海洋。
《海豚湾》导演、海洋保护协会(Oceanic Preservation Society)创始人之一路易(Louie Psihoyos)坦言:「我们已经潜水35年,每年回到同一个潜水地点,亲眼看到海洋就在我们眼前,一点一点被污染侵蚀。」
而人类的过度捕捞,已导致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渔业也正在面临全球性的衰减。《科学》杂志早在2006年预言,如果继续保持当前的频率捕鱼,不出40年,全球渔业资源将面临全盘崩溃。而鱼类是人类的主要蛋白质摄取来源。这就意味着,人类将面临史上最大的健康危机。
▼
片尾,瑞克独自一人站在熙熙攘攘的东京街头。他将电视挂在前胸,向路人播放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拍下的屠杀真相。这个身影显得孤独又突兀。
距离《海豚湾》的上映,已过去八年。日本的捕鲸业还在继续,如今,年近80的瑞克也还是在每年九月去太地町进行他的工作。
正如导演路易所言:「我们不仅是在揭露屠杀鲸鱼的罪行,更想记录一些能改变人心的东西。」至少,我们可以将海豚视为环保时代的标志,以此学着去尊重自然。别让无辜的生灵,为人类的贪婪买单。
归根结底,人类的生存有赖于自然丰富多样的出产。因此,如何对待自然,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既然造物主将这个美丽的家园白白地赐给我们,身为万物之长的我们,本应做好地球的「管家」,合理使用自然资源,而不是肆意榨取。若顺遂贪欲、坐视不管,只会在罪中越陷越深,最终自取灭亡。
别再去看海豚表演!
别再去亲吻海豚了!
只有尊重生命,才会懂得生命
-End-
推荐文章(点击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