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金错刀
ID:ijincuodao
最近,《人物》杂志的一篇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刷屏。
文章指出,在外卖平台系统的算法驱动下,外卖骑手配送时间一再缩短,从而导致危及交通安全的情况屡有发生。
最令刀哥印象深刻的片段,来自一位交警的讲述:
“熊警官告诉《人物》,他经常出现在外卖骑手的车祸现场,翻车的,撞车的,撞人的,被撞的......据他观察,所有骑手摔倒后的第一反应,都是赶紧爬起来,去看外卖洒没洒,然后打电话给客人解释,‘没有人在乎自己’。”
这样的例子,文中比比皆是,最终矛头直指外卖平台。
饿了么迅速发文称,会新增一个“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的小按钮,用户可多给骑手一点点时间。
但这样就能解决问题吗?
恐怕没那么简单。
1
外卖难题的最大难点:
人人有理,无人让步
增加“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的小按钮”,不合理之处在于:
外卖平台直接把平台和骑手之间的矛盾,抛给了用户。
针对饿了么的做法,知乎用户@孤鸿影更称其为现代版“石崇斩美人劝酒”:表面上喝酒的客人决定美人生死,其实真正的决定权在石崇这个主人手里。
外卖难题,究竟该怎么解决?
外卖难题看似积重难返,因为它的难点很特殊:平台、骑手、用户三方均有合理诉求。
三方纠缠,从而形成死结。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提到,午餐、晚餐时段是外卖骑手最繁忙的时间,系统会给每个骑手派单,配送时间又极其有限,为了不超时扣款,外卖骑手铤而走险,逆行、闯红灯,被称作“与死神赛跑,和交警较劲”。
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是平台系统的咄咄紧逼。
那外卖难题是平台的责任吗?
平台需要扩大市场,需要盈利,这是商业企业的本质。在配送端,通过算法提高配送效率是合理的优化手段,从逐渐增加的配送单量来看,这一方式行之有效。
那是用户的责任?
用户希望便宜、便捷地吃上午饭,当然是合理需求。
“外卖平台是在模糊焦点转移矛盾,如果我前面排了三个人,每个人都同意等10分钟,我岂不是要晚30分钟?平台和骑手之间的问题凭什么要用户的时间来埋单?如果我同意了这个,是不是将来也要同意像打车一样加价抢单了?”在社交平台上,每天靠外卖解决午饭的王先生义愤填膺。
单从外卖上看,这是一个三方合理需求互相对立产生的死结,三方都不可能主动让出利益去改变。
所以要想解开这种死结,不能只盯着外卖平台。
必须有外部冲击。
2
最强外部冲击:便利店
其实面对外卖难题,若跳出来,从商业规划角度来看,解题视野便会开阔许多。
业内专家表示,“外卖与城镇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并非单纯是某个公司的问题,解决时切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通过更合理的商业配置来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从而缓解外卖困境。”
说到底,用户需要的只是便捷、便宜的午餐。
所以,当公司附近有更多便捷选择时,往往对外卖的需求就会变低。
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当公司有食堂,或附近有便利店、餐馆时,白领用户点外卖的比例会大大降低。早前,上海市消保委也做过一轮上海市白领午餐调查,49.9%的调查者表示经常到便利店购买午餐。
这其中,相比食堂、餐馆,来自便利店的冲击,无疑对外卖平台影响最大。
根据便利蜂发布的《8月热餐消费报告》数据显示,便利蜂各地热餐销量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涨趋势,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地区涨幅最大,分别是18.9%、14.3%和9.6%。
这些地方,本是外卖单量聚集的区域,通过便利店分流,外卖系统造成的困局逐渐破冰。当用户有了更多选择,外卖量就会减少,骑手送餐更从容,也会倒逼外卖平台改革。
便利店能有如此威力,主要有两点原因。
1. 便捷
对于用户而言,便利店是否便捷,最关键因素是数量。
商务委8月印发的《关于开展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的通知》提出,到2022年,全国品牌化连锁化便利店总量达到30万家,全国中等以上城市每百万人口不少于200家门店,连锁便利店24小时营业门店的比例不低于30%。
尤其是近几年势头正猛的便利蜂,更让人看到便利店发展的希望。
自2017年2月开出第一家门店,便利蜂至今已在全国的20个城市开出了超1500家门店。相比之下,全家、罗森等便利店,进入中国市场超过15年,各自门店数也仅有2500余家。
如今,便利蜂已将未来3年的门店目标数上调至1万家。
在这背后,离不开强大的资金实力和盈利能力。
今年5月,便利蜂宣布相关融资情况,并称北京地区超500家门店在2019年已实现盈利。
除了数量,所谓便捷,还必须具体到特定的消费环节。
例如“排大队”、“结账难”等零售商业常见问题,如何解决或缓解?
便利蜂的做法是:通过自主研发的自助结账系统,在结账端节省下的人力大多投入在热餐区,保证关东煮、盒饭、串烧类每个窗口都有1-2人协作服务,大大提高效率,极大提高了效率。
2. 高性价比
影响性价比的因素,一是价格,二是性能。
价格方面,相比日益增长的外卖价格,便利店的午餐费用基本控制在20元以内,符合大多数白领消费者心理价位。
至于性能,重点在于营养和安全。据调查,85.89%的白领会关注午餐营养情况和食品安全,干净卫生的便利店比小餐馆更具优势。
但保证性能,依靠的是平台实力、系统能力。
例如对供应链是否有足够的把控?
事实上,由于鲜食是便利店的重要收入和盈利来源,这方面的供应链一直都尤其受到重视。
这也是为什么,早在2017年,便利蜂就出手投资了北京7-11鲜食合作工厂呀咪呀咪,此后又在华北和华东投资了多家鲜食工厂。
截至目前,便利蜂在北京已经拥有两家鲜食基地,并将于天津武清建造第三个鲜食供应基地。
除此之外,便利蜂还有一点“奇葩”:坚持直营。
对于为何坚持直营,便利蜂曾给出两个理由。
第一,加盟的重要因素是激发加盟主主动经营的意识。但是在食品行业,这个主动经营获得最大利润的意识,有可能变成违反食品卫生、破坏品牌的行为。
第二,中国加盟主相对来讲人均素质和日本不一样,学历没有这么高,自我优化经营的能力没有那么强。
不论理由如何,直营模式下的食品品质,无疑更加可控、可靠。
结 语:
外卖一度被某些人称为“新四大发明之一”,但如今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
外卖难题牵扯极广,所以尽管网友都说是平台的过错,但仅靠平台,很难力挽狂澜。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外卖问题的实质是城市商业规划问题,让社区、写字楼配备更多便利店能有效缓解外卖难题。
随着国内便利店会越来越多、布局越来越合理,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外卖带来的社会问题将迎刃而解。
ABC传媒平台
澳洲热门资讯 | 移民政策信息 | 世界热点关注 | 好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