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昆士兰科技大学留学日记(2)——在国外打工&在布村首度春节

2016年01月28日 澳洲留学日记


提示:点击上方蓝字可关注

澳洲留学日记:倾力打造留学类第一公众号,好的微信号有很多,可以改变命运的很少

微信号 aozhouriji



本文作者:小杰

欢迎大家加入QQ群:432121852(加群的时候还请大家备注澳洲留学日记),我们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有奖活动

【转发赠送超值资料啦】 转发赠送最新20G的雅思学习资料+ 2016年澳洲留学宝典+ 2016年澳洲签证申请宝典;

转发后,将截图和邮箱回复给小编即可; 小编会在每天晚上6点前将相关资料发送给大家;

2016年1月27日的资料已经发给各位同学,请大家查收!

【学长速配】:帮你找到你想就读的澳洲学校及专业的学长,让学长来告诉你学校和专业最真实的情况;跳出中介的坑,让我们直面学长;

【参加资格】: 转发本公众平台推送的任意3条微信,即可获得【学生速配】资格;将转发截图和的【学长速配】的需求回复给小编的公众号即可, 学长速配的需求包含: 学校+专业+性别

2016年1月27日的 墨尔本大学+会计专业 学长已经速配给 杨蕾蕾 同学,请及时和学长联系!


因此,来澳洲的第一天,我知道了:

1. 这边的空气不能说不好,至少比成都好。但是也不是像人说的清新地不得了。就是农村里的味道吧,有股淡淡的草味。

2.这边的商店7:00基本都关了。晚上人都没有。

3.过红绿灯要按按钮,按了才会过一会儿显示绿灯。

天气闷热,我开着空调。睡了一觉,准备第二天去学校办理学生卡。


初次到学校

学校坐落在市中心,就在所谓的“皇后街”。QUT(昆士兰科技大学)里面的中国留学生相对于昆士兰大学还是算比较少的。因为我注册的事情没弄上(后来弄明白了发现其实很简单),一个办公室一个办公室地问工作人员。中午在学校食堂吃的,意大利面粉团,pasta,差点把我吃吐。哎......


在图书馆里面,碰到一个长得像中国人的就问。最后在一个好心学姐的指导下,把课选了。她还带我去办理了公交卡和电话卡。(这一个月来,好心人还是挺多的。)


市中心的商场,我只是略微看了一下UGG和香奈儿,UGG(美国那个品牌的话),基本200澳元可以买到比较好看的,国内可能卖到2400噢。香奈儿邂逅大瓶是180澳元(略贵啊)。当然,商场数量和规模。。。。连成都都比不上。这也是我第一次觉得,国外也不是传说中得那么NB啊。




PS:澳洲签手机很便宜,怎么说呢。30澳元一个月的电话费比较正常。然后你每个月如果交70澳元,就可以拿一台iphone6 plus.签约两年就可以。所以这边很多用plus,我拿着我的4S。。。。。。心里还是有落差的,不过我一向觉得。手机好用就是了,大不了iphone6S 出来我就去签一个。。。。


计划找工作

夜里,我开始计划着我的经济以及未来的打算。


首先,我没有室友,nash人家是萍水相逢。住哪里我都不知道。而且同学我也没见着,因为还没开学,orientation week(迎新周)也在下周才是。所以我没有朋友。其次,澳洲吃一顿饭随便都要10澳元,一天光吃就是20.加上交通费,喝水等,一天怎么也得30.这样的话,我的3000恐怕支撑3个月就没戏了。


我在盘算着,我必须要找一份工作。听上去会比较滑稽,刚来几天怎么找工作?但我还是决心试试。


学校新生周(遇见美女)

2月16号,传说中的orientation week开始了。就是新生周,我原本想是所有新生会在一个大的礼堂里面办party.然后我可以认识各种各样的人。


结果我错了,就是一群白人在哪里开演唱会,然后各种帐篷搭着,有卖巴西烤肉的,有卖汉堡的,或者发放免费汽水的......


也在那天,我认识了一个小美女,是国际学生开会时认识的。叫Pei。因为是美女(在新加坡上的高中)。又一起吃过饭,所以提及一下,万一,她在后面有剧情呢?是吧?


还有一个新西兰的白人:James. 我之所以喜欢跟老外交朋友,是我觉得既然出来了,就该尽量融入到他们的圈子里面去。在成都的蓝色加勒比那些酒吧里,譬如:水母。我也常跟老外去喝酒。


这算是我刚到澳洲来的几天,最初认识的人吧。我觉得,国外。华人圈子,老外圈子。都不能放掉。




国外首度除夕

2月16号,TMD 18号就是大年三十了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直到那时,才有切身的体会。


我跟2房东商量,弄了半天才把电视调好,这个电视是卫星电视。调了一会儿,我居然把中国的频道弄出来了。第一次在国外看到新闻联播,是一种愉悦的心情。


至于吃的,楼主那几天吃的是面包,然后自己剪的羊排,差点把自己吃吐了。因为我就是放油煎生羊排,最后撒了一点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2月17号。我再一次去了第一天来的时候的那个商城,鼓起勇气,挨家挨户地问需不需要招工。终于,在一家名叫:“煌太吉”的店问到了。老板说需要洗碗工,问我什么时候有空。给了她我的时间表后,就安排我试工。当时我对洗碗工并没有概念。只是在当年的中国达人秀上面,有个成都的女的叫杨思慧。说是来自九眼桥的洗碗工,那个视频很搞笑。然后我才有那么一点概念。


当晚,也就是除夕夜前夕。我在一个UQ(昆士兰大学)大三学生的带领下,从8:00刷碗一直刷到10:00。试工没有工资,完了之后经理对我说:周四(2月19号)来上班吧,明天过年,每天晚上6:00到10:00,10澳元一小时,每周五结账。


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太爽了。。。。。终于有工作了。不仅是因为还没开学,太无聊了。而是对于那时的我,也可以说现在的我。是一种必要的物质上得选择,我告诉自己:先安身立命,再力求发展。


除夕夜,万家团聚。我,则在厨房炒了3个菜。并且邀请Pei同学来一起品尝。我想的是,好歹也是过年啊。总得找个美女一起过吧。吃了饭,喝了点酒之后。。。。。。pei美女就走了。各位不要想歪了。我是好人。0.0。


然后就跟家里面的人视频,那个时候。哎,心里才不是滋味啊。每年家里人都在除夕聚在一起,把春晚的声音当作背景。然后打麻将的打麻将。炸金花的炸金花。


今年,在世界的南面,我一个人看着春晚,虽然心里难受。但是也不好表达,我姐夫跟我说说,人在外面,就是被别人吐了口水也得咽下去。你跟家里人说只能让大家白担心。




正式开始上班

第二天,也就是2月19号。我开始正式上班了,虽然试过工。但是还是不大熟练。更重要的是,洗碗的台子有点高,但是楼主有182,所以必须弯下腰来洗。尽管第一天没有发作,但是在2,3天之后,腰部确实有酸痛的感觉。但幸运的是,在餐厅工作。温饱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一般在6:00到7:00. 我需要把下午客人用过的盘子洗了。然后7:00开始吃下午饭。吃了继续洗,最后8:30的时候还可以把剩菜打包回家。因为这个餐馆是 10澳元 4个菜。有点类似于食堂那种。所以晚上剩的,我拿回去打热吃了。


倒也节约。来,我给大家见识一下这碗有多少。(虽然后来有人跟我说,餐馆里面,这么多碗其实算很少了......)




就这样累了几天之后,学校开学了。楼主读的是IT的硕士。以后想走编程方向(程序猿),因为本科是学的是通信工程,毕业设计的导师是谭毅,你们要是问他,他肯定认识我的。


开学第一节课,就感叹:虽然澳洲感觉上女多男少。但是把这个理论放在IT系。。。。。绝对不成立。一眼望去,全是男的(基本)。澳洲本地的学生也有不少(不知道他们还读授课硕士干嘛),还有个60岁的老头也在,我也真是醉了。挺佩服他的,典型的活到老,学到老啊。 每周2,3,5上课。一共4门课,有3门是扯淡,就一门C#要靠谱一点。 每门课有一个lecture,就是大课。不点到,网上有上课的PPT。说白了不去也行。还有就是tutorial.就是小班课,这个比较重要。一般学生都不敢逃这个。


要说澳洲的文凭水不水,我个人还不敢下结论,才来一个月而且我有编程基础。所以课程的难度设置应该是适中的。还有科目是要写在线日记,叫我们写每次开完小组会后的感受。我常常对James说:硕士就是教我们写日记的。



未完待续。。。。


注意:分享本文给朋友将有机会获得"雅思剑桥9"书一本,活动详情请返回公众号主页查看!


(原作者/ diary 转载注明作者和出处)

关注我们读更多留学日记,同时也欢迎大家前来投稿.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