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百步之内,必有解药”,讲的是在大自然中,发现一棵毒草,在百步之内,也能找到它的解药,相生相克。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一些自然疗法有其科学和神奇的地方。

我们往往忽略了身体本身强大的自愈能力,好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已经用大量的临床效果和实验证明了保守治疗的效果。给身体一些条件和时间,给自己一些信心,我们一起来迎接身体和心理的开心愉悦。
一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拇外翻?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脚,从形态上看,拇外翻是指大拇指向外半脱位,同时第一跖骨向内移位。
刚开始只是美观的问题,时间久了会形成拇囊炎造成疼痛,随着时间的推演,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当然,我们还有必要了解一下拇外翻的严重程度,先从专业的眼光来看一看。
我们需要知道脚的三个结构:大拇脚趾、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
由于拇外翻是拇指向外半脱位,同时第一跖骨向内移位,所以我们衡量轻重程度是看两个角度,一个是外翻角度,一个是跖骨间角度。
外翻角度是指,大母脚趾和第一跖骨形成的夹角。
跖骨间角度是指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形成的角度。
下面这个图会帮你更好的理解哟:

我们正常的脚趾是拇外翻角度小于15度,跖骨间角度小于10度。
轻度是木外翻角度小于30度,跖骨间角度小于13度,这是拇指还没有明显的半脱位。在早期,拇囊炎就有可能发生伴随疼痛。
中度是指外翻角度30—40度,跖骨间角度13—20度,拇指已经出现半脱位,并且大拇指会对其他脚趾向外挤压。
重度是指拇外翻角度大于40度,跖骨间夹角大于20度,此时拇指半脱位明显,拇指严重挤压其它四指,常常叠加在第二脚趾之上或者之下,常常伴随着脚部畸形和疼痛。
好吧,可能你已经对这些角度什么的有点懵了,简单来讲我们可以看图了解比较不同时期的拇外翻是什么样的。

第二 我们为什么会发生拇外翻呢?
1 遗传。
遗传是拇外翻发病的重要因素,当你发现自己有拇外翻时,可以关心一下父母是不是也有哟。有相关调查显示50%~9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且女性多发,男 ∶ 女比例为为 1 ∶ 15 ~1∶ 19(但并不能说明遗传到女性的概率大,因为这和女性后天穿高跟鞋还有关系)

2 穿高跟鞋和尖头鞋。
穿高跟鞋会导致脚趾受力过多,另外尖头的鞋子会导致前脚掌空间不足多脚趾产生挤压,这都是导致拇外翻的重要原因,高达15倍。

3 关节疾病的发生。
拇外翻也是关节 疾病的并发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会导致跖趾关节囊被破坏,从而导致拇外翻。此外扁平足、第一跖骨不协调这些问题与拇外翻也是相互影响的。

接着 我们来简单谈一下拇外翻的危害吧!
1 疼痛。
疼痛有的人在早期会出现,有的在随着拇外翻的加重逐渐表现出来。

2 发生拇囊炎。
拇外翻的发生,会导致第一跖指关节受力增加,长期受压会导致局部出现红、肿、积液等,导致拇囊炎。长期的拇囊炎还会导致骨刺形成,加重症状。

3 拇指外翻的发生
拇指外翻的发生会影像其他脚趾,使其偏斜,相互调皮骑跨,严重影响美观。同时关节、肌肉的改变会影响步态,脚是根基,又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先来谈一谈如何预防?
刚才我们也看了出现拇外翻的原因,在这里我只提一个预防方法,就可以降低15倍的发生率。就是不要穿高跟鞋和尖头鞋,甚至有一些高跟鞋还是尖头鞋。高跟鞋不仅仅对拇外翻是不好的,对膝盖对骨盆对腰也没有一点好处。
如果实在不能摒弃高跟鞋,建议2cm一下。

最后我来跟大家好好谈一谈,拇外翻如何正确有效的康复:
1 先用高尔夫球或者网球松解足底肌肉和筋膜。
滚5分钟。
高尔夫球要比网球刺激大,在滚的时候会找到足底的痛点,先大面积滚,最后重点处理痛点。

2 牵拉拇收肌。
我们来看下面这张图,拇外翻的发生和拇收肌的紧张牵拉导致拇指向外偏斜有很大关系。
我们要拉伸的拇收肌横头和斜头。

3 练习脚趾抓毛巾动作,强化足底屈肌。
我们在练习时,每次抓是用脚趾发力,尽力,每组可以做15个左右,练习3—5组,组和组之间休息30秒到1分钟。

4 抗阻练习拇指外展肌。
在小弹力带抗阻下,使拇指向外展,做等长收缩,也就是每次外展可以保持30—60秒,每组做6—8个,做3—5组。
在刚开始发力时拇指不好发力或发力比较小,不要担心,慢慢就会好起来。
5 关节松动。
我们需要将大拇指向内松动,同时把第一跖骨远端向外,近端向内松动。这个动作需要专业操作,有时间给大家拍视频说下细节。
关节松动是调整关节,康复速度会更快一些,加上肌肉的松解和强化,调整好的结构会更加稳定,效果也会持续更久。
6 贴扎保持。
在训练之后,我们还可以用贴扎的方式或者拇指外翻矫正器的方法让拇指在正常位置多待一段时间,有利于保持效果。


OK,这就是体态与慢性疼痛密切相连中拇外翻的部分,快来学习和纠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