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一部低调的电视剧在奥运热点及娱乐八卦中占据了很多父母的朋友圈。这是一部老戏骨云集的生活剧,也很像《虎爸猫爸》的续集,但又比《虎爸猫爸》出彩很多。
这就是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的——《小别离》,讲的是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之间产生的隔阂等问题,最后都远离家乡,出国留学的故事。因为内容太过贴近实际,所以更是引起了不少父母以及子女的共鸣。
“你今天要是进不了前一百,你就进不了重点高中,进不了重点高中,你也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你等于是这辈子完了。”
——《小别离》台词
如果说去年的《虎妈猫爸》是一部幼生小全程记录,《小别离》则是一部活生生直面中考的教育现状写照,尤其是对越来越低龄化的留学潮做了各个层面剖析,也把父母的各种纠结表现无遗。
孩子出不出国?多大年龄出去好?出去后会比国内压力更小吗?回来还适应吗?……这一系列问题,剧中的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立场及角度给出了答案。
在剧中的三个家庭,三种不同的教育规划,对于出国的思考和解决方式各不相同:
富裕家庭学费不是问题,只是儿子太叛逆管不住;
中产家庭则在“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还是重视家庭完整”的选择上摇摆;
普通家庭则因为孩子的留学费用,遭遇职场和情感的双重挑战。
出去与否,这意味着孩子会分别进入两条不同的教育体制,两套不同的教育考核、录取标准。孰优孰劣,目前来讲,尚不能下定论。一方面是越来越热的澳美欧低龄留学潮,一方面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特点被欧美国家频繁提及。
基础教育顾名思义,除了标准化的知识体系,还有个性化的人格体系,为孩子进入社会之前做好各种基础准备。
标准化的知识体系除了数学、科学等学科外,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母语文化的熏陶,每一个孩子,在小学及中学阶段,都会开始进入母语文化体系的全方位浸润,对我们来说,是诗词歌赋、华彩篇章,我们通过这些母语文字的魅力,进入到一个全面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要通道。
对国外的孩子来说也一样,他们通过莎士比亚的戏剧、惠特曼的诗歌慢慢知道他们的民族、国家。从个体来讲,我们一生都在努力追寻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放大到一个国家和民族,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孩子基础教育体系里,母语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往小了说,它让我们从真正意义上深度掌握一门语言,往大了说,它让我们在文化上有归属感。无论你在世界的什么地方,无论你最终选择哪里,你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在这个世界的角落,总有一处,你知道,你不是异乡人。
其实,学到的就两样东西:一种被放到任何国家任何谁都不认识的地方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一种名车豪宅已动摇不了的愿意每天坐公车去追求简单梦想的平淡心态。
出国念书不仅是为了上课念书,更多的是能让你接触到原本接触不到的东西。留学让你看到更大的世界,能让你有更多的选择。
其实从电视剧《小别离》不难看出,电视剧想表达的是,孩子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要有父母的陪伴、关爱和保护,只有美好和谐的家庭才能给孩子带来未来。
低龄孩子由于自控能力比较弱,过早离开家长容易产生胆怯和低落的心情,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如果说想要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选择出国留学,那家长就应该做好常伴孩子左右的准备,成为孩子心理上的导师和朋友,鼓励和引导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一般会考虑送孩子出国的家庭经济上大多都有一定优势。由于国外中学阶段几乎不提供奖学金,而且低龄留学生不能利用业余时间打工,所以留学的费用基本是自费,孩子整个中学阶段下来得上百万。面对如此高昂的学费,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移民的方式,不仅仅可以让孩子免费享受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拿到当地身份,享受多重福利。而且还可以不受国籍限制自由出入,能够陪在孩子身边,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
无论选择怎样的路子,父母的前提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现在这个世界,孩子出国去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是一件好事。
如您对移民、留学、海外置业感兴趣或有疑问,欢迎联系我们
澳升留学移民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