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家里在一二线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么的一种体验”

原创 2018年07月07日 澳房汇


文 / Jay Huang


最近知乎上有一篇题为“家里在一二线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么的一种体验”的文章爆火,朋友圈纷纷转发,浏览次数超过600万,一时间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读完之后,笔者很不以为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今天打算就这个话题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来大致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这篇文章的结论是家里有十套房也有可能一事无成,张口闭口说我家有多少房在美国会被嘲笑,房子并不像中国人想的那样是什么好资产。文章说这代中国年轻人都是房子教的忠实信徒,而在美国同龄人的话语和思维里,这个比例有5%已经很大了。总喜欢说自己家里在北京有十几套房的,同学一般都看不起他。作者举了个例子,就像一个非洲最穷地方的土著来中国,一开口就是“我家屯了一万袋大米”而被中国人嘲笑一样。主要原因是非洲同学所处的社会,还处在低水平发展阶段,他不明白除了大米,人生还有更高的追求。同样的,现在的中国年轻人无法理解发达国家年轻人的更高追求,不理解越刚需的东西越low. 接下来,作者提到了美国人都追求什么,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年轻人,既不比钱,也不比车房,他们更关注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美国曾经也有过看重车房的时代,但那是两代之前,大概就是特朗普那个时代的老旧文化了。在美国年轻人的价值观里,你所做的事情,比你因此赚的钱要重要的多。文章举了个例子,大儿子申请到了克林顿基金,要去西非塞拉利昂做4个月义工,孩子的妈妈非常担心,和孩子沟通之后,反省了自己两点,第一,自己过去并未真正关心贫困的人,自己只愿意付出自己多余的去帮助他们,而并没有准备好牺牲自己,第二,当初自己送孩子进藤校的时候,是希望他将来有更好的生活,最后却变成了,他想要一个更好的世界,是自己没有跟上孩子的成长。文章最后,作者说,按照均值算,美国其实并不算特别发达,拿人均收入更高,社会发展更厚实的北欧加入对比,就更明显了,北欧人极度看不起比钱,比房产,比资产的人。中国这代年轻人对房产的执念,在今后的年轻人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稀 缺


笔者认为该文作者所讲的这番道理其实用经济学中的两个字就能概括清楚:稀缺。当一种东西呈现稀缺状态时,这种东西就值钱,为大众所追捧,而一旦这种稀缺性消失,该东西的价值马上就会大跌,即使是刚需产品也没用。比如在非洲同学所在的国家,大米是稀缺的,所以他们家屯的一万袋大米在非洲就价值连城,而在中国大米早就不是稀缺商品,所以即使我们天天都要吃大米,一万袋大米对我们来说也值不了多少钱。同样的,房子,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房子在中国属于稀缺资源,所以北京的十套房对我们来说价值连城,而房子在美国并不稀缺,按照作者的说法,美国一般城市,房子总价约等于5-6年的收入,大城市约等于10年的收入,所以房子对于美国年轻人来说并没有那么值钱。


但是现实中的真实情况真是这样吗?笔者没有去过美国,对美国的房地产情况也不是很了解,但是笔者在和美国比较相似的其他两个西方发达国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生活居住过好几年,而且因为某些机缘巧合,平时也有一直跟踪和关注这两个国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笔者认为这些国家的普通年轻人和中国的年轻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本质区别。


首先,房子,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房子,对于他们来说,和中国一样,同样属于稀缺商品。在他们国家,房子绝对不是非洲大米在中国般的存在,在悉尼或者温哥华拥有十套房产的年轻人同样是能让同龄人垂涎羡慕的,唯一的区别可能是他们国家的年轻人不会张口闭口说我家有多少套房,因为这个不礼貌,每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是在他们心里,拥有房产还是挺自豪的一件事。


其次,这两个国家一线城市的房子总价并不便宜。和中国一样,他们国家的年轻人也一直在抱怨大城市房屋可负担能力的恶化,这同样是一个已经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的公寓价格中位数是98万澳币,独立屋价格中位数是120万澳币,而悉尼的年薪中位数是8.3万澳币,买一套悉尼公寓和独立屋大约分别需要12年和15年左右,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的公寓价格中位数是61万加币,独立屋价格中位数是140万加币,而多伦多的年薪中位数是5.8万加币,买一套多伦多公寓大约分别需要11年和24年左右。虽然和中国相比,他们国家的年轻人还算幸运,但也不像文章作者所说的那样轻松买房,当地年轻人不考虑买房的最主要原因还真是因为买不起。


接着,和中国的年轻人一样,房子在他们的心目中同样是神一般的存在。笔者在两地工作期间,同事中好多都是当地出身中产阶级的普通年轻人,他们也是当地名校毕业,进入名企或者大机构工作,领取着大于中位数的薪水,在平时一起喝咖啡闲聊时,房子同样是他们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周末他们同样穿梭于各大房产拍卖现场,买房时,他们同样会向自己的父母开口借款或者寻求资助,签约后,他们同样会为此兴奋好几天,在他们的心目中,有一个自己的房子,成为房奴同样是他们实现自己澳洲梦或者加拿大梦必不可少的一环。


最后,和中国一样,专业从事炒房的本地人数量也不少,炒房生意做的比中国人大的本地人比比皆是,在这两个国家,包租婆,包租公同样是很多年轻人向往的生活状态,有些做的比较成功的甚至著书立说,公开演讲,向公众分享自己的炒房经验,形成不同的炒房流派。前几年房地产市场红火的时候,笔者就遇到过很多名校毕业,专业素质很好的当地年轻人,甚至还有在大公司,大机构做到很高职位的专业人士,辞职跑去房地产中介做经纪,类似于咱们的售楼小姐,理由无他,房产经纪赚钱多。


理 想


关于文中提到的美国年轻人的价值观问题,笔者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根据笔者的观察,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西非塞拉利昂做义工的大致有以下几类人:


  • 拥有纯粹的崇高理想,希望人类和世界更美好并愿意奋斗终身的人:这类人就像文中孩子妈妈所反省的那样,真正关心贫困,注意到这个世界有诸多不如意和丑恶的地方,虽然个人力量很渺小,但是为了让世界变的更美好,他们还是像挑战风车的唐吉柯德一样,明知不可为,还要为之,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人类社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即使前面充满着重重困难和危险,甚至有可能会牺牲掉自己也不改初衷。


  • 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和第一类人不一样,他们的理想和目标大多和自身利益相关,他们或许也希望世界能够变的更美好,但这绝对不是他们行事的初衷,而只是为了实现自身目标的工具。举个例子,同样是冒着生命危险去西非做义工,第一类人纯粹是为了理想而去,而第二类人则是出于种种个人目的,比方说,小到这段经历会为以后申请藤校加分,大到为了自己未来的政治前途添彩。比如这个项目的赞助者克林顿基金,笔者知道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喜欢希拉里,原因就是他们知道希拉里的终极目标就是入住白宫,其一切所作所为的动机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而不是其他。


  • 年轻人:年轻人往往思想比较单纯,也没有太多牵挂和顾虑,被伟大的理想一感召,热血一上头就马上行动了。所以像这种去西非做义工的事,年轻人的比例要远远大于中年人。


第一类人非常稀缺,正因为此,所以弥足珍贵,我们纵然赞叹那些在为人类未来和美好世界奋斗中获得成功的人士,比如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乔布斯等等,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失败者,他们同样值得所有人的敬佩和掌声,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所付出的努力,让这个世界美好了那么一点点。不单单在美国,在中国,这样人也存在,比如最美支教老师江一燕,而在美国,这类人同样很稀缺,他们并不像文章作者所说的那样,人人都是活雷锋。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第二第三类人,尽管他们目的不纯,年轻冲动,但是客观上,他们也的确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因此我们无需对他们太苛责,同样的,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这样的人都很多。



总结一下,笔者认为,人性都是相通的,在全球化和信息交流如此频繁的今天,各国之间,特别是主要大国之间,共性要远远大于差异,无论是遭遇到的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中国年轻人遇到的困境和难题,他们国家的年轻人一样也有。房子在中国属于稀缺资源,而在他们国家房子同样稀缺,说它们地广人稀那是很多年前的老黄历了,特别是对于移民国家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如果你能亲身去一趟悉尼,墨尔本或者多伦多,温哥华的话,你绝对不会产生地广人稀的感觉,或许十多年或者二十多年前是这样。未来随着海外移民和海外投资越来越多,这些城市房地产的稀缺性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政府不能及时检讨并改正现有的移民政策以及海外投资本地房地产的政策,那么这个难题会越来越无解。


笔者认为文章作者有可能犯了一个同级比较的错误。也就是说,他把普通中国年轻人和美国最精英的5%,甚至3%那部分年轻人做了比较,举个例子,当你跟伊万卡特朗普说自己在纽约有十套房,人家不会羡慕你,只会觉得你low,同样的,如果你去跟王思聪说自己在北京有十套房,人家同样也会觉得你low。一二线城市的房子,无论在中国普通年轻人还是美国普通年轻人的心目中,分量都是差不多的,同样的,中国前5%,甚至3%最精英的人,同样会有其他更高的追求,而不是房子,这点和美国最精英的人没什么两样。


  

作者:Jay Huang

特许公认会计师。曾在中国,香港,加拿大和澳洲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从事税务筹划,并购交易,税务审计和税务政策研究等工作。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