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紧急召回2只大熊猫,这次美国人终于忍不住痛哭起来……

2019年05月24日 微澳洲






美国人民到底有多喜欢大熊猫?喜欢程度应该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


· 华人瞰世界精选推荐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北美留学生

ID:NADaily 


一只有意思、有温度、有组织的青年留学生公号,

北美留学生的聚集地,关注我们自己的话题。



最近,因为两只大熊猫,美国人民哭惨了。


据英国《镜报》报道,美国圣迭戈动物园的27岁雌性大熊猫“白云”和它的6岁儿子“小礼物”,于16日离开美国返回中国。



在中美关系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两只大熊猫被召回,使得不少网友议论纷纷。


不过早在今年三月,圣迭戈动物园就曾发布官方声明表示,“归还大熊猫并不是中国政府突然提出的要求,而是之前签订的保护协议到期,但我们也希望通过协商迎接熊猫的归来”。



而且从今年的4月6日起,圣迭戈动物园就开始了为期三周的大熊猫“白云”“小礼物”告别活动,许多美国民众纷纷前往动物园与两只可爱的大熊猫告别。


三周后的4月27日,“白云”和“小礼物”不再出现在公共场合,开始为回国做准备。



而在16日,“白云”和“小礼物”正式离开美国后,社交网站上的美国民众一片哀嚎。



“我心碎了,我太喜欢看它们了,哭……”



“不要啊!!!白云和它的儿子小礼物!!!我们从2000年开始看着白云成长,看着它的孩子出生,我们太心碎了。你们还能借到其他的大熊猫吗?”



据悉在此之前,“白云”已经在圣迭戈动物园生活将近23年了,俨然成为了当地动物园的明星动物,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来圣迭戈旅游的美国民众。


在“白云”和“小礼物”回国后,目前在美国,仅剩华盛顿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亚特兰大动物园和孟菲斯动物园还有大熊猫居住。



美国人民到底有多喜欢大熊猫?喜欢程度应该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


还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因为美政府停摆,导致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的熊猫直播被迫关停。



(动物园宣布“熊猫直播”被迫关闭)


那些靠着看园内三只大熊猫“甜甜”、“美香”和“贝贝”24小时直播视频(“panda cam”是专门直播三只大熊猫日常的频道),才能睡得着的美国民众不愿意了。



“不要,不要关掉‘panda cam’!!!”



“那些坐在办公室的笨蛋,竟然认为‘panda cam’不是必不可少的。”



“‘panda cam’的页面已经看不到了,立法者们,请给人们真正想要的(熊猫直播)。”



“谁能给我一个贝贝进食的视频?自从动物园关闭了‘panda cam’,我老公就疯了,他认为熊猫他的熊猫宝宝现在正在挨饿。


还有之前的明星熊猫“宝宝”。


出生于美国,在2017年回国的大熊猫“宝宝”曾经是美国国家动物园的“小明星”,buzzfeed网站还做过一个专题,专门报道“宝宝”从出生到公开亮相的一系类过程。


动物园内还专门安装了单独拍摄“宝宝”的两个摄像头,“宝宝”这个名字也是将近13万网友投票选定的。



前方高萌预警



在出生一年后,“宝宝”首次与公众见面时,美国民众几乎将国家动物园的熊猫馆挤爆了,甚至有熊猫迷不惜驱车9小时只为见“宝宝”一面。


一路看着长大,美国民众对“宝宝”的感情不言而喻。所以在得知“宝宝”会离开美国的消息后,网友们都崩溃了。



“我不敢相信宝宝要离开了。我们看着它就好像看着自己孩子开始上学,我要在他离开之前把他带回来”。



“我拒绝接受宝宝要离开美国”。


甚至有网友表示,“可不可以用川普把‘宝宝’换回来”(哈哈哈,川普我们也不要啊!)



而在此之前,“宝宝”的哥哥“泰山”被送回中国的时候,美国民众甚至冒着鹅毛大雪到华盛顿给“泰山”送行,场面极为壮观。



“泰山,我会想念你的”。



知乎上有个话题,“外国人真的很喜欢大熊猫吗?”



答主@牛小萌说了他的经历:


某大熊猫基地提供外国人“有偿义工”,就是外国人捐钱,477美元,约人民币3千,获得清理大熊猫粪便的机会,喂竹子,抱着拍张照片。


我跟美国同事说好贵啊,快500刀一张照片。


同事说:Totally worth it!



@无二之旅:


北美大熊猫保护基金的负责人就曾“抱怨”,比滚滚租金更贵的是日常伺候小主子们的费用。


不仅要聘用专业的饲养员还要付医疗检查的费用,而且滚滚的食量惊人还挑剔,竹子的口感差一点都不吃!这熊孩子,每年的花销轻轻松松破100万美元。


美国亚特兰大市的动物园,就曾为雅伦和喜伦的口粮而发愁,于是就动员当地一千多户居民在自家院子为滚滚种竹子。当地居民当然也是非常配合,即使在恶劣的天气也会把滚滚的口粮送到动物园。


美剧《国务卿女士》中就有这样一个片段,因为在南海问题上,中美在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博弈,均无法解决之后,中国决定收回在美的大熊猫。



这下美国人不愿意了,没有熊猫美国小孩子都会哭的。



协商之后,国务卿女士表示无论如何熊猫是不会还的,其他的什么都好说。




你以为仅仅是美国人民对熊猫爱得深沉吗?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会对熊猫说“不”,世界各国为了租到熊猫,甚至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图源:观察者网  其中圣地亚哥动物园的两只熊猫目前已经离美)


荷兰为了迎接熊猫,砸了5200万人民币,修建了“中式熊猫馆”,看看这皇室的待遇。



当两只大熊猫抵达荷兰时,还收获了大批警察为其开道。



下了飞机后,派了一个代表团去迎接(据说代表团还是有竞标的形式选出的,因为大家都想去接熊猫)。


2013年,法国为了能接到大熊猫,承诺向中国提供能够提取核能原料的重要资源。



比利时总理亲自为大熊猫接机,甚至因为抢熊猫,国家还搞起了内讧。



2011年,英国为即将到来的“甜甜”和“阳光”搞了个专机



下了飞机后,有专车接送,甚至还搞了个乐队专门为两只小可爱表演节目



前几年,萨德问题导致中韩关系极为紧张的时候,就有韩国民众担心中国会把大熊猫要回去,在街上搞起了游行抗议。



而那些没有租到熊猫的国家是怎么做的呢?


泰国把大象画成了熊猫,别说,画完之后的大象还真的变萌了不少。



日本就更“丧心病狂”了,虽然借到了熊猫,但因为供不应求,他们就把鳄鱼画成了熊猫。



或许对于美国甚至全世界的人来说,“你可以不喜欢中国,但你完全没办法拒绝熊猫”。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ref:

https://www.mirror.co.uk/news/world-news/china-recalls-giant-pandas-zoo-1615872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645954




-End-





澳洲留学移民一键搞定



3种方法和精品公众号“微澳洲”做朋友:

①点击右上角-->公众号-->关注

②添加ID: weaustralia

③搜索公众号:微澳洲


教育骗局,终于明白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 2018-01-14 找投资,上 岭南会 你不知道的是:西方教育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1 “中国学生真是太苦了!”我的同学李女士总是发出这样的感慨。 李女士是我中学同学,在一线城市打拼,过了30岁才结婚,35岁时收入地位稳定了,要了孩子。 和中国大多数家长一样,她很心疼孩子,每当看到孩子写作业到很晚,总在同学QQ群鄙视中国教育“毫无人性”,把分数看得很重;羡慕西方的教育,注重孩子兴趣培养,课业负担少,轻松快乐。 于是,为了孩子将来,孩子上四年级时,她真的移民到英国了。 初到英国,李女士总爱晒孩子上学的情况,甚至包括下面这张课表: 课程科目多种多样,除了英语、数学、科学等“主课”外,还有戏剧、音乐、交际技巧课程,此外还有阅读、故事时间等活动。 上午9点上课,下午4点半就放学。如果家长没时间接孩子,可以留在学校参加各种兴趣班,体育、手工、园艺、跳舞,烹饪、魔术等等。当然要收费,10镑(100人民币)左右。回家以后,作业负担很小,几乎全是阅读。 更让李女士高兴的是,学校对学生管理宽松,以鼓励为主,所以,孩子轻松了,笑容也多了。 看着她和孩子照片幸福的表情,我们都暗暗妒忌了,只恨自己挣钱少,没有能力移民。 但是,李女士后来渐渐不再晒“幸福”了...... 2 有次她回国探亲,我们坐在一起吃饭,问起她孩子在英国情况。 她苦笑了一下,慢慢说出她的苦衷。 刚到英国时,她觉得孩子没有学习负担了,轻松快乐,自己也很欣慰,但是她慢慢觉得不对头了。 首先,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下降,这点她倒能帮孩子补一下。可是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凭兴趣出发了,习惯了鼓励表扬,对自己学习上的弱点、缺点也不太重视了,也不如在国内勤奋了。 我说,这样不是很好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欠缺的地方嘛。 李女士无奈地说,可是将来孩子要上私立中学的,私立中学考试题的难度和学习强度可不比国内差。这样轻松下去,最终,孩子会难以通过国外名牌大学选拔。 李女士感慨说,我毕竟是干金融财会的,数学计算能力多重要,要是小学不训练思维和计算速度,我现在还能把工作拿下来么?可是英国的公立学校,在培养孩子数学方面太不重视了。这样怎么能成?我得把孩子转到私立小学去,再不能这样耽误孩子了。 等李女士再回到英国,真就把孩子转到了私立学校,每年学费至少2万英镑(18万人民币),这还不算寄宿费。 李女士的宝贝儿子上了英国私立小学,她也再也听不到老师的表扬了,而是直接说出孩子不足,孩子再也不愉快了,感到了和在中国同样的压力。唯一庆幸的是,孩子的数学成绩一直不错,可是别的成绩却有点惨不忍睹了。 原来,英国的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截然不同,有些课程设置要求和配套很高,作业量很大,要求严,很多家长也很在乎小孩成绩。而且课外活动也不比公立学校少,要对学生进行各项个人能力训练和培养,这也让李女士的孩子感到时间更不够用。 要强的李女士开始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而且全是科学、地理和法语的全面补习。开销增加了一大笔。 现在,李女士儿子如愿上了私立中学,学校规定GCSE考试中拿到6个A才能进入下阶段学习,否则就要转学。她再也不吐槽中国教育了,偶尔私下发出一声感慨,中国目前的教育还是公平的。 我不厌其烦地介绍李女士的情况,聪明的读者这时候也许已经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英国教育实现了阶级的固化以及分层。 3 英国中学教育系统有两类学校,一类是政府拨款的公立学校,一类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免学费;私立学校一年学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普通人家很难负担得起。 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天壤之别,与公立学校自由散漫相比,私立精英学校管理严格、学业压力巨大,在许多地方甚至比中国的重点中学还要残酷。 当然最后学生的人生命运和前途也不一样。英国的伊顿公学等5所私立学校学生考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人数,相当于1800所公立学校考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数。 伊顿公学 英国社会80%的要职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半数的高级医生、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来自仅仅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 而公立学校则是为了穷人和移民孩子准备的教育机构。在这里不要求孩子掌握多少知识,不要求学生有多么严谨,而是提倡快乐学习。 公立学校的孩子的确能有一个开心、幸福的童年,教师只要把学生哄得快快乐乐、轻轻松松毕业,就算是完成任务。 但当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不懂得高等数学,也不懂爱因斯坦,更不懂哲学,他们大多只能从事底层工作,端个盘子,干点体力活。 所以,英国快乐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处于领导阶层的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 在英国,更少的学习时间、更宽松的学习环境,也意味着一个孩子想要成才,就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更多金钱投入,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平民的孩子永远是平民。 公立学校平民子弟如果真要跨越自己的阶层,只能靠天赋了,成为体育或者娱乐明星,这得完全靠偶然的因素。 英国前首相梅杰曾指出,很多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家庭环境决定了未来,教育机会的缺失让他们几乎无法做出改变。有影响力的机构中很难见到工薪阶层背景人士,社会流动性几乎停滞。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我们中国还是以公立学校为主,即便是重点小学、中学更多的是看分数,也不存在高昂的学费。 4 现在有很多人指出我们当今的高考弊端众多,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在分数面前,所有的考生是平等的。 相对于中国而言,美国的大学入学则是以推荐为主。 在美国电影《蜘蛛侠3英雄归来》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钢铁侠建议蜘蛛侠将来去上大学。 作为史塔克军火公司的董事长,托尼的推荐当然让小蜘蛛很容易上麻省理工这样的重点大学。但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作为平民英雄的小彼得是否还有这样的机会呢?又有多少普通家庭孩子可以得到社会上有实力的人士的推荐呢? 在美国,你想读名校,要么家庭有深厚的背景,要么就去上私立中学。 2016年全美高中排行榜第19名、加州第1名的惠特尼中学,156名毕业生共收到14份常春藤和250份斯坦福、麻理等一流名校在内的822份录取通知书。 而且这些精英的孩子,压力也不比中国压力小,该校流传着一个数字——4。即“4小时睡眠、4杯咖啡、GPA4.0”——要想获得满分为4分的成绩,每天只睡4个小时,困了就喝4大杯咖啡。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表面上是方法的不同,其实质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只要有个好分数,就可以上名校,改变命运。 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附: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许自己的孩子玩iPad的! 工人回菲律宾休假的这一个月,带狗狗带得我很幸苦。有时候我真心希望苹果能出一款狗狗喜欢玩的iPad,那样我就不用总是要陪他玩啦! 给孩子玩iPad或者打游戏或者看电视,很多时候是解放父母的好办法。 例如朋友聚餐的时候,给小朋友玩手机游戏,他们就不插嘴啦;例如在家里加班的时候,给小朋友玩iPad,他们就不打扰你工作啦;例如小朋友不肯吃饭,你答应他吃完饭就可以玩iPad,他就会快快吃啦.... 而且,现在的智能工具还可以给小朋友读书,教小朋友学习...真棒,对不对? 可是,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们用iPad的。 乔布斯生前有三个年幼的孩子。有一天纽约时报的记者Nick Bilto问他: “你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iPad吧?” 老乔回答: “他们没有用过。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iPad之父居然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用iPad?感觉就像是毒贩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吸毒一样.... 无独有偶。在硅谷,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层和工程师里面,开始流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智能科技产品。 他们甚至把孩子们送到传统的,完全没有智能和科技产品的Waldorf学校,在这个学校的校园里根本就找不到电脑! 有一次3D Robotics (一家机器人公司)的CEO,有5个孩子的父亲Chris Anderson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解释了为什么在高科技领域工作的人反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科技: “我的孩子们抱怨我和我太太对于科技的担忧过于法西斯。他们说他们的小伙伴没有这样的规定...那是因为我们第一手看到了科技的危险。我亲眼看到了科技对我的影响,我不希望这些发生在我的孩子们身上。” 非常有意思。几年前我曾经在微博上写过这样的一句话: “移动互联网火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觉得移动帮我们省了很多时间。后来发现上当了,因为最终它浪费了我们更多时间。” 当今大多数人已经对iPhone和很多智能科技产品上瘾很深。 很多儿童学家开始呼吁,如果我们在孩子们很小年龄的时候就让他们接触科技,也许会让他们陷入不完整,没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人生。 在户外靠亲身接触学到的知识,毕竟是和从谷歌百度里面学到的知识性质非常不同。 两天前一篇文章再次震惊了我。这篇文章说的是商业怎样才能吸引90后和00后。 其中两条:“他们非常地不耐心,需要立刻得到满足。”“他们会千方百计地避免和真人做交流。” 避免和人交流! 是的,如果想成功地得到年轻一代做为客户,第一,就是要立刻满足他们;第二,就是不能让他们说话。 他们非常不喜欢说话。他们害怕和人用语言交流! 这已经是我们的生活状态了。我们已经不再和人交流。 其实不光是90后00后,很多85后也已经失去了与人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我创业后公司雇佣了几个85后90后,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网上找东西很快很给力,但是坚决不愿意拿起电话和人交流。 他们与人交流的方式是微信或者电邮。与人用语言交流,他们不愿意,也不会。 可是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必须是人和人之间的语言直接沟通是最有效的。失去了这个能力和意愿,会失去多少效率啊! 这个现象让我非常担忧。未来的人类,如果生活在害怕和其他人类用语言交流的世界里,而且生活在迫不及待的状态中,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形? 真的是戴上眼睛就离开了现实社会,可以在虚拟中满足一切需求吗? 也许乔布斯对于他的孩子们的态度是正确的。 美国儿科学会和加拿大儿科组织表示,0-2岁的婴儿不应该接触科技,3-5岁的幼童每天应该接触不超过1小时,6-18岁的孩子应该限制在2小时以内。 接触超过4-5倍以上建议的时间的孩子和年轻人,经常有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 例如:0-2岁的婴儿,大脑的体积会增大2倍(其实人类一直到21岁大脑都在迅速发展)。大脑的早期发展受制于环境的刺激,或者缺乏刺激。过度接触科技产品(手机,网络,iPad或电视)对大脑会造成刺激,使小宝宝出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延迟,学习能力低下,容易冲动以及不能自律。 另外,过多过早接触科技会造成成长迟缓。 现在美国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到学龄时智力低下,影响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由于多看电脑就减少了运动,而运动是可以增加注意力和学习能力的。12岁以下用科技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非常有害的。 1 多看电视和玩游戏还和肥胖直接有关。被允许在卧室里玩智能产品的孩子比一般孩子多30%是肥胖的。而30%的胖孩子会得糖尿病。 2 玩游戏的孩子中75%会睡眠不足,影响学习成绩。 3 过度使用科技产品有可能增加孩子的抑郁症,焦虑和对科技产品变态的依赖。很多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自闭,人格分裂,精神病甚至有病态行为。 4 暴力的媒体内容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暴力倾向。 5 高速的媒体内容可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因为大脑将神经推向前脑。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是无法学习的。 6 如果父母也对科技上瘾时,跟孩子们就越来越远。没有的父母的亲密接触,孤独的孩子们就转向电子设备,更加造成了他们的上瘾。 最后,电子产品的辐射对于大脑和免疫系统正在成长的孩子们的影响远远大于大人。 也许,当iPad之父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接触iPad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想一想到底是为什么? 正文自华人周刊,附自宁财女 推荐阅读: 回复精英,看《赵薇花1亿买学区房,终于明白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 回复郭晶晶,看《郭晶晶儿子的天价幼儿园和窦靖童的北京四中,终于明白小扎和强东的差别》 BP通道:[email protected] 回复LU,看《LU,一个打飞机APP,凭什么狂吸四亿美金》 回复思维,看《罗辑思维的骗局》 回复AV,看《一家AV公司从创业到上市的故事》 回复400万,看《日流水400万,他靠情色日进斗金》 回复车震,看《一款精准车震服务商业计划书》 回复叫鸡,看《滴滴叫鸡,一个青楼O2O项目,凭什么估值10亿》 回复1999,看《刘强东与马云相约1999年,17年前绝密视频曝光!》 回复A轮,看《去年A轮融资的846家O2O创业公司,现在快倒闭完了》 Read more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样式以及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