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发生“沙尔利周刊式”恐怖袭击致2死5伤

2015年02月16日 澳洲新闻


导读:


当地时间2015年2月14日下午,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一个文化中心发生枪击案,导致1人死亡、3名警察受伤。不久,哥本哈根另一处犹太教堂再现枪声,造成1人死亡。行凶者的作案手法与今年1月《沙尔利周刊》恐怖袭击十分相似。



图为被枪击的玻璃外墙,大约被射击200发。


当地时间周六(14日)下午和周日子夜过后不久,哥本哈根一家正在召开言论自由探讨会的咖啡馆和一座犹太教堂遭受枪击,造成2人死亡、5人受伤。


枪击案当地时间16时许发生。当时,大约几十人在文化中心内展开讨论。一名男子从外面通过玻璃门向里面射击。



英国广播公司播出的一段现场录像显示,一名发言者正在发表演讲,突然被连续的枪声打断。



警方公布了监控视频拍下的枪手画面。


警方一度认为,行凶者有两人,作案后驾驶一辆“大众”牌轿车逃逸,警方两小时后找到被遗弃的涉案车辆。经过与目击者核实,警方最终确认只有一人发动袭击。


警方初步认定该案意在刺杀瑞典艺术家维尔克斯,他曾发表针对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引起轩然大波。


警方称,在枪击案中死亡的是一名40岁的丹麦籍男子,而受伤的三名警察也已经脱离生命危险,目前正在接受进一步治疗。本次被枪击集会的主题是言论自由。



一位幸存者被抬出事发现场。


数小时后,哥本哈根市中心的一处犹太教堂再现枪声,两名警察受伤,另有一人头部中弹,不久后宣告不治。当地犹太人团体事后证实,遇害男子为犹太人。第二次枪击案发生后,邻近犹太教堂的一个地铁站已经采取措施,疏散人群。


警方在案发现场调查


当地时间周日凌晨,警方发表声明,证实在距离两处袭击地点不远处的搜捕行动中开枪击伤一名男子,不久宣布他伤重不治。丹麦警方说,根据监控录像判断,这名男子就是制造两起枪击案的嫌疑人。同时,丹麦警方还已经逮捕几名嫌疑人,并且突击搜查了距离埃尔-侯赛因被击毙之地不远处的一家网吧。


哥本哈根连环枪击嫌疑人是今年22岁的奥马尔·埃尔-侯赛因(Omar El-Hussein),生于丹麦,曾参与犯罪团伙的暴力活动,有暴力案底。埃尔-侯赛因因为攻击他人坐牢、两周前出狱。此前,丹麦情报部门还曾透露,他们有枪击嫌疑人的记录;枪手可能是单独行动。


目击者说躲进冷藏室交火场面如同电影


研讨会的一名组织者在枪击发生后接受BBC的采访时说,为了保证安全,这场活动由丹麦警察、情报系统的特工和维尔克斯的私人保镖负责现场安保。案发时,行凶者未能进入咖啡馆,仅能够从外面通过玻璃门试图向里面射击。



法国大使齐默雷事后表示:“他们从外面朝我们射击,除了没打算进来以外,他们的目的和当时《查理周刊》事件一样。”


在事件发生后,齐默雷在社交网站上写道:“我仍然活着,呆在房间里。”而活动的主办者之一布里克斯称,枪击发生时她曾看到一个蒙面男子跑过,而此后她与维尔克斯躲在一间冷藏室内。


“我们坐在冷藏室里,相互握着手讲笑话。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做什么?”而一名主讲者拉森表示:“我听到有人拿枪扫射,还有人喊叫。警察开枪反击,我躲在吧台后方,觉得场面怪诞,如同一场电影般。”

这次袭击和《查理周刊》的袭击很相像


法国大使表示,这次袭击是想重演《查理周刊》事件。


丹麦首相托宁·施密特在案发后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所有迹象表明,当天发生在首都的这起枪击案是政治刺杀,因此是“恐怖行为”。她说,丹麦未来将面临“艰难的日子,这将考验我们的团结。丹麦不会妥协,面对“恐怖攻击”,丹麦将继续捍卫言论自由。



她还表示,丹麦将“尽一切努力”保护犹太社区。


1940年代,丹麦是仅有的几个国内犹太人大部分受到保护、 免遭纳粹集中营厄运的欧洲国家之一。


新闻人物曾发表针对先知漫画遭“基地”悬赏索命


关于袭击者的目的,目前警方初步认定该枪击案意在刺杀瑞典艺术家维尔克斯,他曾因发表针对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而引起轩然大波。而维尔克斯本人在接受美联社的采访时表示,他自己也觉得袭击者是冲自己来的。



维尔克斯2007年时就因为发表针对穆罕默德的漫画多次面临死亡威胁。2007年,一支“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曾经悬赏15万美元要取其性命。2010年,7人因策划暗杀维尔克斯在爱尔兰被捕。当年晚些时候,这位瑞典漫画家在乌普萨拉大学举行讲座时,被一名抗议者打了一拳。


1月7日,法国巴黎《查理周刊》杂志总部曾遭到恐怖袭击,共造成12人死亡、10余人受伤,而恐袭目标也是多名《查理周刊》的漫画家。

周日,大批丹麦人来到犹太教堂前献花、点燃蜡烛。美联社说,丹麦是一个以安全、宽容而自豪的国家,枪击案给国人带来极大震撼。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