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授权转载自:澳洲红领君
ID:honglingjinau
每个人眼里都会有不同的墨尔本,或哭或笑,五味杂陈。Brighton Beach的彩色小木屋;每周都会出现新作品的涂鸦街;充斥着艺术滚烫温度的NGV;图书馆的日出日落和偷看邻座金发帅哥的立体侧脸...我们见过墨尔本的24h,指针在这里走过的一分一秒都是我们人生中惊奇的际遇,是会深深镌刻在心底的最灿烂的两年。我们采访了几位同学,这是他们的记忆,我相信每个在这里生活过的人记忆深处都留存着关于这座城的数不清的有温度的瞬间。
那么,你呢,你还记得在墨尔本的最后一天吗?

澳洲宣布封国的那天,班级群里的消息滴滴滴响个不停,大家不停的查着外网的新闻,听着莫里森的演讲,一周一周盼着解封,一天一天纠结着要不要走“曲线回澳”的道路。买了很多次,却又收到很多次航班取消通知的机票,微信对话里出现最高频的词就是“墨尔本”和“莫里森”。在马来隔离14天之后落地墨尔本的那天我收到了学校的邮件,全学期网课。这是很多人的最后一学期,这是我们和墨尔本故事的最终章节。

这座城市里的人没有因为疫情改变生活轨迹,我们照常赶due、看剧、恋爱,超市的工作人员戴着口罩但在说话时依旧眼里带笑,外卖小哥标准的中文打电话说“麻烦下楼取餐。”城市空空的却不显寂寥,随处可见的涂鸦写着“Stay strong,Victoria".墨尔本的魅力,可能就在于能让人心静,就算不能出门,不能聚会,看着窗外的风景就可以简单快乐又平静的的过好每一天的生活。We are kinda living with that, in a weird balance.

千辛万苦曲线返澳的我们陆续买了2万多的天价机票,全副武装,变卖了陪伴了自己两年家具,用力将这里的回忆塞进行李箱,封城前连夜赶去悉尼...兵荒马乱的分别,没有毕业典礼的毕业,这座连再见都没让我们来得及说的城市,承载了我们太多的记忆。

@辰
在墨尔本的最后一天,眼泪都没来得及掉。行李收拾了八个箱子,全副武装匆匆逃离。
在去机场的路上想起了来这里的第一天。狂风大雨发烧,拖着三个箱子两个大包。无助迷茫站在路边看着风卷落叶。
课不知道怎么选,和想象中相差甚远。有蟑螂,水管马桶接连不断坏的学生公寓。上课不敢发言,论文不会写,天亮都睡不着。不会选肉不会切菜不会做饭,路痴,一个月了都记不住去教学楼的路,坐在图书馆走在路上最大的感觉就是孤立无援。

那个时候好像只会哭,但是现在我不再会哭了,眼里却依然有光,谢谢这两年给我的所有历练和力量。

@李嘻嘻小饭桶
墨尔本之于我
就是雅拉河畔的披萨牛排
中看不中用的Brunch
墨大门口的西安名吃

上学路上的桂林米粉
引起肠胃不适的韩国料理
还有室友煮的螺蛳粉和冻饺子
是记忆里挥之不去的白月光
更是味蕾难以忘却的白饭粒
告别是为了重逢
眼泪不争气的从嘴角流了下来

@小啵
从墨尔本到悉尼再回到国内 历经坎坷一路逃离
坐定在回国飞机上的一瞬间 突然发现想念的意思
大概是35路免费环城电车上的夕阳
是Woolworth好吃的打折蓝莓
是上学路上顺路买的一杯拿铁

是偶遇好看的女孩并且一起等的那个红绿灯
是植物园里第一次牵手
白夜节第一次认真看你的侧脸
或者是Moomba节分享的第一口冰淇淋
见过24小时的墨尔本
因为熬夜赶due 因为睡在图书馆
因为通宵开趴 因为等你的消息
我不顾一切地走其实也是万分无奈地想留
匆忙的告别不会是最终的答案
希望再见你的时候才是最好的自己

@王饱饱
2018年的某天6AM,飞机降落在墨尔本机场,开启了我和这座城市的故事。
还记得每个起不来床的早晨,考试周天天都喝的flat white,无论什么brunch店都要点的egg benney,每周要吃一次的好欢螺,每周二在union house白嫖的三明治,学校健身房总是坏掉的衣柜,晚上八点半下课咕咕叫的肚子,十点从图书馆回家凛冽的妖风,已经不在的麻小二,周末热闹非凡的swanston,永远吃不腻的nene和ying thai,和朋友絮絮叨叨的酒局,晚上十一点踩着拖鞋吃着的一麻一辣,凌晨一点蹦完迪的傻白街……

2020年某天的6AM,我坐上了前往机场的轿车,舍友还在熟睡,电车的叮当声响亮而清脆。因为疫情我提前离开了墨尔本,封城之下没有老友告别没有毕业典礼,一切都是那么突然与仓促。在墨尔本的最后一天,我想如果我知道2019年原来会是我们最后一次相见,那么我一定好好地说一声再见~

@灰灰
我想2020的关键词应该是【总有些惊奇的际遇】

疫情让世界震荡 让计划完全打乱
比如为了回到墨尔本而中转马来
比如online 结束了研究生课程
甚至是一个人在隔离酒店过生日
希望24岁的自己 依旧心怀感激 乘风破浪
@方
当年选择学校的的时候,关于悉尼和墨尔本的纠结持续了很多年。悉尼大学是在申请之后一周就下的offer,墨大让我等了足足十个月,每天都是煎熬,等到差点都来不及办签证。

后来终于等到了,我也选择去了墨尔本。于我而言,墨尔本更有烟火气。那种生活气息缓缓的将人裹挟,置身其中怡然自乐。
人生在世,性格各异,选择一座城要看对不对自己的脾气,这座城市给了我归属感。甚至在离开的那天,我也没有难过。因为已经把这当成第二个故乡了,我们来日方长。

@宇宙无敌靓女黄老师
是整理照片也是留存回忆
永远喜欢这里 📍Melbourne
“我拍了拍墨尔本并说了句加油”
总之反正无论如何是 短暂且永恒地住下了
Love u guys forever 啵啵

@酥酥
被迫一起逃亡悉尼📍
九月的第一天
特别想念墨尔本
你们和你

@王胖子
刚来墨尔本的时候,无数个一个人的日出日落。一个人周日下午去维妈,一个人走在校园里,一个人去买黑丸,偶尔买两杯打折时,自己喝两杯。
后来认识了一个朋友,她是我的室友,两个单身狗一起去做这些事情,倒是显得没有那么凄凉。
逛街时总会有这样的对话:
“想买件oversize的外套和男朋友一起穿”
“这季新款配成情侣装肯定好看啊”
然后就是互相友善的提醒:
“醒一醒 你没有男朋友哈”

在我们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在她确定离开的前几天,她组局吃饭带来了一个她的兄弟,说让那个男孩之后多照顾我。然后那个男孩跟我对视,一见钟情。她教我套被罩,修窗户,修马桶,教我所有的生活技能。走的时候还顺便帮我解决了人生大事。张胖,遇见你真幸运,还好我们不仅是室友。

@Tina
“due完了吗??”
“在写了在写了”
“due完就brunch,due完就brunch!”
这是属于墨尔本的时光和对话。

@Spencer
“还没有看够的一年四季,和慢慢习惯的24小时里体验一圈春夏秋冬,匆匆告别的墨尔本是南半球再也回不去的家。”



@William
周五的bond 周六的coco
孤独日子的狂欢
加过几十个姑娘的微信 但都没有故事
朋友圈里的纸醉金迷 交杯换盏
只有自己知道
狂欢后的空虚和寂寥才是彻底的无助
这两年书没耽搁 酒也没少喝
还是感谢这里 像梦一场

@ziting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没法和所有人好好告别。不管是日日夜夜陪伴我的图书馆,小路间咖啡和各种小吃扑鼻而来的香味,还是做志愿时认识的老奶奶和可爱的小袋鼠们,我都没有来得及说再见。感谢这一年半来我遇到的所有人。

虽然这期间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我把钥匙弄丢了,把电饭煲的线烧断整个公寓跳闸,但是我的朋友们一直都在我身边。还有我的老师们,是他们激发了我科研的兴趣,是我在科研道路上的领路人。而路上的陌生人,一个微笑点头就能点亮我的一整天。
再见,墨尔本。在我的心底,你永远占有一个特别的位置。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还会再见的。不是有机会再见而是下次再见。
@Vi
记得第一次跟语言班的同学聚会,大家纷纷准备了自己的拿手菜。刚开始大家都没有很熟,只是象征性的买了两瓶红酒,没想到吃到一半,一同学从包里掏出一瓶茅台说到:“来!我们试试这个!”于是十多个同学分掉了一瓶茅台,不论男女纷纷不胜酒力一个个脸庞通红。
就着酒劲,几名同学又去楼下超市搬了一箱子各种酒上来,啤酒cider白葡红葡大家又走了一轮,第二次的聚会大家的酒量突然就好了起来,七个同学分掉了6瓶40度700ml的烈酒,这是第一次在家乡以外的地方喝醉 。

即使身在异国他乡,因为有同学,因为有朋友,预想中有些孤独的留学生活显得那么的富有生机。此后每周一聚成了我们班的特色, 或桌游或厨艺,甚至在临近考试期间大家一起自习,浩浩荡荡十几个人占据了图书馆的一角。
由于国酒太贵,大家纷纷思考起各种调酒的方案,学会了伏特加兑芦荟饮料可以冲淡酒味 。朗姆加柠檬和糖浆可以调出很好喝的饮料,后来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莫吉托。威士忌倒是出现了很大的分歧,有人喜欢加冰纯饮,有人喜欢加可乐来消除苦味。现在,我们这十几个人的小团体陆续回国了,没有告别,也没有什么难过。话不多说,回国见,继续喝,谁都别想跑!

@Grace
我无数次见过凌晨五点的墨尔本
但那天很特别
那天我交了学生时代的最后的一个due
望向窗外 61层的风景依旧很美

天就快亮了 我与墨尔本的故事也要告一段落了
那天的网抑云 给我推荐了一首歌
叫做墨尔本的翡翠
但墨尔本并不产翡翠 我们终是过客
这里只是人生中璀璨丰盛
却又五味杂陈的一小段
未来还不知道会去哪
但希望下一个两年
也能是一个质的改变

关于对一个城市的喜欢, 你要除开人的因素以外,还喜欢乍泄在这个城市里的春光。漫漫人生路,你周而复始听同一首歌,坐同一班车,上同一节课。可是这些在澳洲的日子,一天过了是又一天的盼望,却也是人生不能重来的一页。年纪小的时候,从没有想过分别,总觉得时间很慢,可时间在任何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在牵着我们走。

你累积了许多飞行 你用心挑选纪念品
你收集了地图上每一次的风和日丽
愿时光能缓 愿故人不散
愿你惦记的人能和你道晚安
愿你独闯的日子里不觉孤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