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天战斗到了春天,如今,维州和新州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成功控制!
维州今天又实现了“双蛋”,
截至目前,维州已经连续第17天无新感染病例!
新州的情况也很稳定。
新州已经连续9天无新增本地病例!
正当我们大家可以松一口气,准备重回以前的生活的时候!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南澳的疫情突然爆发的原因同样是据悉,此次本地疫情源来自阿德莱德CBD一家隔离酒店,该酒店一名员工被隔离旅客感染,随后她又无意间将病毒传给了自己的一大家人;南澳卫生部给出的疫情风险场所也是满满当当,一页纸都写不下...
从今晚(11月16日)晚上11点59分起,南澳大利亚州的健身房、娱乐中心、蹦床中心和娱乐咖啡馆将“至少”关闭两周。
社区体育活动将被暂时取消。
南澳州政府现在估计现在着急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而南澳现在的疫情情况和墨尔本二次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太像了,还记得,墨尔本第二波疫情来袭时,从0到100+不过是几天的事,如果不及时控制,那么南澳就是下一个“澳洲重灾区”!由于南澳骤然爆发了本地疫情,其他州及地区也纷纷收紧了对南澳入境人员的限制。11月15日,西澳就更新了对南澳入境人员的检疫规定,而值得一提的是,西澳正式对南澳开州界才过1天,就又重新拿出了封锁政策...在西澳的检疫更新后,昨天从阿德莱德飞往西澳珀斯的旅客们被当场告知:要么落地在珀斯隔离14天后入境,要么直接乘机返回南澳。这批乘客被新规定搞得措手不及,一度滞留在机场,现场情况一片混乱:在西澳第一时间做出应对后,北领地也随即跟上。北领地政府在今天宣布,南澳来的人员要先进行14天隔离才能入境。此外,北领地首席部长Michael Gunner刚刚还宣布,将南澳即刻划定为疫情热点地区。
首席部长Michael Gunner说,南澳疫情的发展非常“关键”,需要采取紧急行动。昆州也宣布,11月16日晚23:59起将南澳列为疫情热点地区。目前大悉尼地区、维州也还在昆州的疫情热点名单上。从疫情热点进入昆州的人需要自行隔离14天。新州州长Gladys Berejiklian解释说:“我们要学会和新冠共存。你不能够每次一有疫情爆发,就关闭边境而打乱人们的生活和商企营业。我们要对自己州和其他州的疫情防控系统有信心。”不过Gladys Berejiklian也强调,会密切关注南澳疫情状况。维州也宣布将对南澳保持开放状态。但同时,维州也将南澳划定为疫情热点地区,这意味着,南澳旅客在入境时可能会被询问个人情况,或是被要求进行快速检测直到结果出炉。Andrews表示,他对南澳的追踪能力有信心,此外,他愿意向南澳州长Steven Marshall提供任何支持和援助。而如果南澳的疫情在继续发展下去,那估计....真的要被大家打入冷宫一段时间了...
澳洲本地疫情再起,不仅是让南澳人民苦不堪言,让各州纷纷警惕,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表示,阿德莱德的疫情给所有澳大利亚人敲响了警钟。他说:“即使在封锁了这么长时间之后,病毒仍可以被激活。”本来西澳誓死不加入也就算了,现在都11月中旬了,南澳又出了社区传播!虽说,联邦卫生部长格雷格·亨特(Greg Hunt)相信南澳能控制疫情。如今,澳洲疫情再起,欧美也在水深火热中,多国都迎来了第二波疫情,而在这种情况下,澳人想要出国游,恐怕还要等等...
据《每日邮报》报道,近日,澳航总裁Alan Joyce表示,到2021年底之前,飞往欧洲和美国的航班预计都不会开通,他希望联邦政府在此期间可以发展与其他海外目的地的“旅游泡沫”。在疫情之前,新西兰是澳大利亚第二大旅游市场。在适当的情况下,我们希望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最终会实现互通。他说,我们已经几十年没有飞往韩国和台湾的航班了,但我们会把服务带回这些目的地,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对于计划在未来12个月前往欧洲和美国的乘客来说,Alan Joyce也带来了一个“坏消息”:“不幸的是,鉴于美国和欧洲的疫情情况,在2021年底推出疫苗之前,我们不会看到针对这些目的地的行动,所以这是我们目前的计划。”早些时候,Joyce在谈到国内边境问题时表示,澳大利亚人将不得不忍受这种新冠病毒,直到研制出疫苗为止。Joyce表示:“我认为,我们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制定一个标准,明确边境开放和关闭的级别,而不是在每个人都采取不同做法的情况下,在全国范围内制定这些临时规定。”他说,我们有一整套到位的保护措施,使我们能够采取行动。“我们必须学会与这种病毒共存,在不同状态进行跟踪和追踪,这是非常有效的,必须成为今后管理这种病毒的方法。”Joyce希望,该航空公司能在圣诞节前恢复疫情之前国内航班的60%运力。澳洲航空计划在11月23日新州重新开放其与维州的边界时,安排每天15个航班在墨尔本和悉尼之间运行。全球日增新冠确诊病例近66万
虽然各州都及时更新了边境限制,但是未来疫情形势是什么样子的,后续会如何变化我们还不清楚...如今疫苗还没有问世,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疫情随时都会反弹!来源:9news;7 news;ABC;Sky news;每日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