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候选人在出去谈机会的时候,可能想离开的意愿并不明确,也就是受到朋友的推荐,随便看看,但一谈不错,对方就下了Offer,回去提离职,又受到挽留,这时可就纠结了。两相比较,收入啦,团队啦,发展啦,空间啦,距离啦,这些我们都不谈,我只想换一个角度,从老板或直属上级的角度来推演一下你提离职,他们挽留,后续可能的演进过程。
1、只是口头挽留,没有任何有关收入、职位、工作方向的变化,这可能就是客气客气吧,你也不用太当真了;
2、中国的文化对于忠诚还是挺看重的,你提出离职,即使最终被挽留下来,老板对你的信任通常要打个折扣,如果是公司的重点部门,老板的第一反应是立刻要为这个职位作备份,因为谁都不知道你哪天就又不爽了,老板在此可承受不起反复的折腾。一旦备份到位,你的位置就很尴尬了。因此,有不少的升职、加薪的挽留是临时性挽留,纯粹属于公司目前没有可用之人,一旦老板缓过手来,再收拾你不迟。
你可以想啊,为什么之前不给升职加薪,难道公司不知道你的价值吗?你一说要走,就忙不迭地给这给那,老板肯定不是那么心甘情愿,有点被逼宫的味道,心理落差难免,迟早是要扳回这个局面的——一丈红伺候。
我有个产品朋友,在一家O2O公司任职产品总监,外面拿到高过现有30%-50%的Offer数个,和公司提离职,老板立刻给涨薪,然后各种手段挽留,各种承诺,画下了天大的饼,光是大酒,就喝了不下三顿,每次都是推心置腹,甚至泪眼迷离,相约不离不弃,一定要共同奋斗到革命胜利。友被其真诚打动,遂推掉所有机会,潜心修炼公司产品。然三个月后,公司新产品总监到位,朋友被开。
我们有个小统计,那些提出过离职,又被留下的候选人,最终在公司生存超过1年的,不超过四分之一。
1、日前一枚32岁技术男,现有年薪35万,手里拿到大公司Offer一个,创业公司Offer若干,期权不等,现金部分都在40万上下,问我该如何抉择。我说32岁正是互联网从业黄金期,是该把能力和经验变现的大好时间,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尚可,不妨把风险值拉高一点,去成长型公司闯一闯。
按照2年一个尝试周期(通常2年怎么都看出一个公司是否有套现前景了),你还至少有3次左右赌的机会,当中任何一次赌成,你的生活都会发生质的变化。但如果按部就班地走,恐怕几年内你的提升不会太大。
退一步讲,即使中间赌败了,固定收入部分也不会有损失,而且以现今的互联网就业形势和你的背景,再找到下家也不是什么难事。当然,如果你不是风险偏好型选手,比较追求心理的充分安全感,那么就还是去大公司吧。
2、鉴于目前互联网行业,超过40岁还坚持奋战在一线的同学不是很多了,被边缘化的也不在少数,其实真正的从业黄金期也就是从22岁到40岁的这18年。(姑且以统本毕业的22岁为正常职业起点)粗略地来看,这18年可以大致分为入门期(22-26岁),成长期(27-30岁),成熟期(30岁以后)。当然每个人的发展速度不同,少年发达的有之,30蹉跎的也大有人在。互联网的最大好处在我看来就是人才发育速度的非线性。但从我们近万个统计样本来看,上述区间划分大致成立。既然有了这样的分期,那么在不同的分期里,各自的职业诉求也会大相径庭。
3、处于入门阶段,通常懵懵懂懂,还看不清前面的路到底该怎么走。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学习正规的专业技能为首要任务。
如果有大公司的Offer,我们通常会建议考虑进入。当然,能在校招中就拿到知名企业Offer的毕竟是少数,那些拿不到的怎么办呢?不太建议去很初期的创业公司,这样的公司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要的都是即插即用型人才,没人有时间精力来慢慢教你,会让你本来的迷茫更加迷茫。即使成熟大公司没机会,也还是要优先考虑上点规模的企业,学习的环境会好些。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入门级选手来说,有时选择好的直属老板要重过选择平台,当然这是在平台没有实质差距的情况下。好的老板有能力,并且有意愿带你,这是实质性利好,远比把你扔到一个空旷的大平台上蒙眼裸奔要好的多。
4、如果说入门期的关键词是扎实,那么成长期的关键词就是速度。互联网留给每个人的成长时间都是相对短暂的,你在成长期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跑起来,去触摸你可能到达的高度。对于这个阶段的同学,如果是在大公司,可以尝试超越一些常规,去加入发展速度快的新兴业务群组。也可以考虑加盟那些处于快速扩张期的公司。
个人的成长速度一定是和企业的发展速度密切相关的,速度快,空间就大,你能接触到的新鲜技术、模式、方法的机会就多,个人的发展天花板才能不断提升。试想如果是在一个每年各项经营数据增长不超过10%的环境中,你再怎么扑腾,也扑腾不出这十个百分点的大圈子。在飞机上走路,相对地面速度可以超过800公里每小时;你在大巴上即使能以博尔特的速度奔跑,相对速度也超不过时速200公里。这就是平台的重要。
5、经过成长期的快速积累,你就该进入经验、知识、技能、体力的组合高峰期了。这个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变现:成就感和金钱的双重变现。成就感变现可能包括:你会开始渴望带一支像样规模和水平的团队,做一款有自己印记的产品,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一种模式或体系,在业界获得某种程度的认同,看到公司的业绩在自己的努力下节节攀高,自己在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等等。用N年前我的一个长辈告诉我的话说:真正地拿一些大主意。今天想来,这可能是成就感变现最直接的解释了。
金钱变现就更好理解了,不过我在这里可不是指薪酬的按部就班地逐次上升。互联网年代,为无数有志青年提供了一飞冲天的财富可能,如果可以,为什么不去搏一下呢?
那么在成就感和财富双重变现压力的职场成熟期,我们该怎么选择Offer呢?首先我建议在基本生活状态可以维持的情况下,不妨适当调高一点风险指数,毕竟富贵险中求嘛。于是无论A轮、B轮、还是C轮公司,大家可以自主选择。当然如果你在大公司中也能脱颖而出,那你就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完全不用顾虑什么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径直去练如来神掌就可以了。
其次,一定要选择和你理念相投的老板和公司。职业早期,你的可塑性还比较强,可以调整自己来适应环境,但成熟期后,各个方面相对成形,你做出重大改变的意愿下降,机会成本上升,一旦不合,你的拳拳之心就会面临流产,苦不堪言。所以高阶职业经理人选择机会,软性契合要重过硬性契合。最后,变现黄金期留给你的时间并不多,要想有所斩获,选择机会眼光要毒,进入之后操作动作既要有条不紊,但也不能拖泥带水,毕竟这样的时间,一天就是一天,每一天都是钱啊。因此还要保持开放的职场心态,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保留机会选择的容错性,拥抱各种可能的变化。
1、互联网的职业转型场景很多,比如UE、UI转产品,前端转后端,B端转C端,产品转运营,PC转移动,电商转O2O,门户转互联网金融等等。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转型可以凭兴趣,可以图发展,但也会有些小小的规律需要把握。
2、最好新的领域和之前的经验有衔接,别强行转,那样机会成本太高,你也不想从头来过对不对?像上面所说的产品转运营,运营转产品,还是有不少东西可以承袭的,但如果是研发转BD,跨度就有点大,恐怕会比较累。
3、从没落或成熟的向新兴的转,也许会有一片新天地。可以留意市场的趋势,互联网的新业态和新技术总是层出不穷,从旧往新的转型虽然要冒点风险,但还是比固守一隅要好。
4、向上升空间更高的领域转型。就像我们会看到不少从UI转向产品的,但从产品转向UE、UI的却比较少见。简单从薪资上看,纯UI很少有突破60万的,产品经理的发展空间无疑大不少,而且在团队中的话语权也重。
5、从非核心职能向核心职能转型。比如HR,培训和员工关系算是非核心模块,如果有机会向薪酬绩效和组织发展转,是比较靠谱的。
6、转型要趁早。互联网发展太快,一般来说,过了30再做大的转型就有点晚,新人全上来了,容易被拍死在沙滩上。
心理噪音
1、心理噪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是指某种看似重要,但实际偏离中长期诉求的心理困扰。比如一个候选人公司离家较远,每天上下班单程超过2个小时,刚开始可以忍受,但久而久之,各种矛盾凸显,陪伴家人时间减少,夫妻开始吵架,路上时间太长,自己休息时间不够,精力下降,造成工作失误,受到老板质疑,几次加薪都没有赶上,收入不满,无法参加公司各种活动,和同事关系疏远,等等等等,各种内外交困,终于有一天爆发——老子要换个离家近的工作,单程超过半个小时的都不考虑。
2、在这个案例中,候选人就受到心理噪音的干扰,形成了一段时间久久萦回不去的心理主旋律。他把职场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公司离家太远,自己时间受限,无法摆平各方需求,于是在Offer选择中,把距离看成是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诉求,超过发展、平台、收入、兴趣等通常的职业选择要素。但这无疑是个头疼医头的误区。我们试想一下,照此选择的话,距离倒是解决了,但一旦这个矛盾消失,其他问题必然又会显现,正所谓按倒了葫芦起了瓢。想起一个笑话,你出门购物,途中内急,各种求之不得,团团乱转,当时你脑袋中唯一的念头一定就是洗手间、卫生间、厕所、马桶等弹幕关键字,购物的事情肯定是想不起来的。一旦成功解决内急,你长吁一口气,这时才会想起此行的目的。在这里,内急就是个典型的心理噪音,你出来不是就为了上个厕所的,购物才是你的真正目的。
3、心理噪音是一种感性情绪,既然产生,我们不可能不回应。常见的职场心理噪音包括距离,让你不爽的Leader,猪队友,不舒适的办公环境,刻板的考勤制度,就餐不便,停车麻烦,等等。我们见过的极端案例中有因为空气干燥,公司不给配加湿器而离职的。但进行重大职业选择时,我们还是需要理清哪些是短期矛盾,哪些才是中长期的真正需求,让自己的心绪平静一段时间,平复心理噪音,那样的选择,无疑会更符合你的根本利益。
选择offer,信息对称化
很多时候Offer难选,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充分,你很难客观评价A和B的好坏,总怕自己选错了。那我们就来看看大雾里开车,雾灯是怎么打开的,有哪些方法可以做到信息的对称。
1、面试前做好信息搜集工作。现在资讯很发达,各种媒体都是信息的来源,你可以事先了解该公司的模式、融资、创始人、产品、团队等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如果是朋友或猎头推荐的,通过他们也可以获取不少有价值的信息。重点说说猎头渠道,猎头资质良莠不齐,糊弄事的小猎很多,他们不但不能给你提供有效信息,还经常误导。资深猎头会靠谱一些,他们会了解很多有关职位和公司的真实情况,并且有自己的分析和见解,和他们建立有效的沟通,会让你的信息对称化事半功倍。
3、面试时不要只是被动地应答,而要主动地去了解职位的需求和全方位的背景。了解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岗位设立的背景,工作内容,要达成的目标,公司融资情况,团队构成和状态,薪酬结构,公司核心竞争力,产品模式,竞争态势等等。提问的时机和沟通的方式会决定沟通的效果,既不能面瓜一个,但也不能咄咄逼人,掌握好平衡点。
4、去面谈时仔细观察公司的氛围和员工的状态,这是你对一家公司的直观印象,通常无法作假,从中可以体会出企业的风格。面试安排的严谨合理大致可以体现出公司对于人才的态度,那些候选人过去了都无人接待,空等若干时间,流程各种杂乱无章的公司,通常不值得考虑。
5、如果有可能,投资人会对行业和公司有深入的了解,从他们嘴中得到的真实信息会很有价值。不认识投资人?好吧,可以尝试联系我们。
6、发动自己的朋友圈,通过人脉资源找到目标公司的人,你可以得到很多内部信息。
7、从任何一点得到的信息都可能只是一个片段,你需要找到更多的拼图,相互印证,去伪存真,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职业选择是个大事,在事前多花点时间总比事后拍大腿要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圈像是患上了焦虑症,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大家都怕自己的车道不够快,于是频繁变线,就产生了选择的纠结。我们必须承认,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当中不但有利弊得失的权衡,还有心情的起起伏伏。我们所分析的八种场景和一个对策,算是理性范畴的框架吧。但在真正重大问题的决策中,我们更发现,无论你做了怎么理性的分析,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你内心深处的某种声音,而很多时候,这种声音可能是情感的共鸣,潜意识的呼唤,也可能是一种生活状态的延续,这些,好像又应该归入感性的范畴。这可能才是“Offer选择”这个话题最难的地方。
所以,当各种分析已经穷尽,你还是无所适从,那就听从内心的声音吧——这是我们对于Offer选择给出的最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