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通过把澳洲商品倒卖给中国客户发了大财,但现在,通过代购生意获得成功的品牌公司却急于将代购挤出市场交易。
随着澳洲制造商积极拓展直销中国的业务,私人卖家现在担心价值数亿元的代购贸易可能不会再像从前那么有利可图。
代购的名前缀次获得澳洲公众的关注,是去年的婴儿奶粉荒的高峰期。
中国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一落千丈,澳洲制造的有机婴儿配方奶粉在中国需求暴涨,促使许多本地华人跑遍了药房和超市,将货架上的婴儿配方奶粉一扫而空,并寄回祖国。
虽然有些人只是持续向亲朋寄送一罐罐“白色黄金”,但另一些人从中看到了盈利的潜力,并扩大了自己的业务。
代购把婴儿配方奶粉以每罐高达200澳元的价格卖给绝望的买家,并把高额利润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随着代购开始成为媒体头条,公众逐渐了解到他们的业务并不限于婴幼儿产品,他们也在一掷千金地倒卖和运输各种澳洲制造的产品,从新鲜食品,到保健品,维生素和化妆品。
代购群体推动澳洲产品取得了成功,代购们的个人销售渠道深受尊重,他们的建议也备受网络客户的认可,大品牌注意到了这个趋势,愉快地利用着代购为它们免费进行的市场营销。
澳洲著名品牌Sanitarium是最新认识到代购的功劳,并因此将业务扩张至中国的公司之一。
不过,相比依赖代购群体,这家谷物巨头打算在超过1500家实体店销售其人气产品Weet-Bix,并通过在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开设网络卖场,直接瞄准中国客户。
在此之前就有众多澳洲品牌设法向中国直销。
Sanitarium承诺采取多元化的中国策略,并表示将承认并欢迎代购群体的作用,但其他公司却更加积极地设法彻底断绝私人卖家的财路。
营销专家和咨询公司Access China的董事王女士(Livia Wang)告诉news.com.au,代购群体非常害怕这些品牌的扩张举动。
“大家都非常担心,特别是在过去几个月里。”他说,“在中国市场认识了澳洲产品之后,代购们当然担心公司会设法排挤他们。”
王女士说,最近两三年,澳洲媒体和企业开始注意到代购模式之后,这种担心就出现了。
不过,一直到近几个月,卖家才开始真正感受到公司企图将代购模式掌握在自己手中,或者彻底切断代购模式。
“很多来自澳洲的大厂商都在中国建立了正式业务以取代代购,所以代购也得升级自己的经营模式才能够与之竞争。”
王女士表示,虽然企业趁机排挤代购,但这对企业本身也可能有害。“比如如果亲友要求代购哪个品牌,代购可以说,没有这个牌子。我们已经见识到了,人们真的会听他们的话。”
消息人士称,大举扩张到中国的保健品公司已经感受到了代购群体的怒火,他们已经停止推荐他们的产品。
王女士表示,企业应该向代购学习,并与他们合作。
雪梨企业家何先生(Tim He)当代购三年之后决定加盟大品牌,放弃自己的私人销售。他的公司Kiwi Buy在雪梨有六家店,向中国游客出售澳洲和纽西兰的产品。
当他开始在微信和阿里巴巴的淘宝店上代购本地商品的时候,他就意识到非正规商业模式能够取得的成功有限。他敏锐地发现到了与品牌合作的好处。他说,他已经看到了企业企图阻止代购的压力,并建议到:“如果你不能打败他们,就加入他们。”
阿里巴巴澳纽业务发展主管奥洛格伦(John O’Loghlen)本周在雪梨的代购集会上表示,企业需要拥抱代购。
虽然很多品牌都不愿意,但奥洛格伦说,澳洲企业扩大中国客户群的最佳方式是与代购高效合作,而非反对他们。
正如王女士所说:“目前代购仍是把您的产品推荐给中国市场的最重要渠道,他们不应该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