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巨头迈高股价重挫40%!澳洲乳制品行业的寒冬来了吗?

2016年04月27日 高谈澳洲



4月27日,澳洲第一大全产业链乳制品公司迈高(Murray Goulburn,ASX:MGC)发布了重大的利空消息!宣布削减公司利润预期,并降低向奶农购买牛奶的价格。同时该公司管理层全面洗牌,包括CEO、CFO等重要人士纷纷被迫辞职,凸显公司动荡!
该公司发布的交易更新声明表示,公司目前预测税后净利润将在3900万澳元至4200万澳元之间,这是今年第二次下调盈利预期,这也意味着MGC上市后第一年的实际利润可能只有招股说明书的一半!该公司在2月份曾预测每公斤奶固体的农场出售价为$5.6澳元,而现在公司将此预测价格修改至了每公斤奶固体$4.75澳元至$5澳元。
迈高强调了近期澳元的飙升的不利影响,以及中国削减乳制品进口后全球乳制品市场低迷的情况,以及俄罗斯对许多西方产品的持续贸易制裁等等因素。并称董事会对公司既达不到招股说明书中目标,也没有达到2月份修改后目标的情况表示“非常失望”。因此,迈高董事会和首席执行官Gary Helou先生表示,鉴于目前的行业挑战,此刻辞职对他来说最为合适,同时离职的还包括公司首席财务官Brad Hingle,而业务运营执行总监David Mallinson将担任临时首席执行官。

受到这一重大利空消息的影响,公司股价在周三大幅度跳空下跌30%低开后,一路走低!最终收盘时股价跌至$1.3澳元以下,跌幅高达40%,凸显投资人对其信心丧失。而且由于利润和分红同时减半,意味着原本大量看重其分红收入的基金和养老金机构投资人被迫纷纷抛售其股份,导致公司股价跳水。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该公司濒临崩溃,甚至整个澳洲乳业以及与中国代购相关产业的好时光已经提前结束了呢?迈高的信托价格还值多少钱呢?
我们需要从迈高上市以后的市场条件的变化,和迈高自己的经营策略的调整来进行解读。

1
乳制品行业 – 从大红大紫到遭遇寒冬
本次迈高的重大利空声明其实也是整个澳洲乳制品行业从此前大红大紫到遭受意外打击,并重新回归理性的一个缩影。从行业环境来看,目前的乳制品行业实际上处于喜忧参半的状况。

1.1
全球如何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

根据国际乳品交易(GlobalDairyTrade)在线拍卖平台的数据显示,2015年乳制品拍卖平均价格指数从2014年的1062下降至743,降幅达30%;全球原料奶价格降幅达32%,原料奶收购价格降幅较大的是主要乳制品出口国(地区),同比降幅都在30%左右。一度下跌至10年来的最低!


2016年至今,奶制品供应冗余的形势依然打压着全球范围的奶价,不过奶业专家预测今年下半年全球供求关系有望出现产能调整。同时,预计下半年国际生鲜乳价格有望开始反弹,到2017年国际生鲜乳价格有望回归上涨趋势。
从消费端看,当前全球奶制品的需求主要依赖于对价格敏感的新兴国家和亚洲市场。由于经济增长预期放缓,宏观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国和俄罗斯对奶制品的进口需求增长受到抑制,而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对奶制品的需求则增长强劲。

1.2 
中国对于乳制品进口需求出现变化
中国在2015年的奶制品进口总量同比出现下滑,主要是由于乳制品原料(全职奶粉WMP、脱脂奶粉SMP)的进口量大幅减少。而乳制品成品的进口量则持续扩张,其中婴幼儿奶粉和包装鲜奶的进口量增长强劲!

从区域上看,中国从欧盟国家的进口量增长了24%,从澳洲的进口量维稳(+1%)。中国从澳洲进口的奶制品中,占比最大的是液体奶(主要是UHT奶),这一部分的进口量增长了33%;而从澳洲进口的婴幼儿奶粉总量强劲上涨136%。另一方面,中国从新西兰进口的奶制品则出现严重下滑(-32%),主要是由于中国市场对全脂奶粉的需求持续下滑。



1.3 
澳洲奶制品格局区域平衡
在澳洲,婴幼儿奶粉销售成为最大亮点,但其他主要奶制品的销售状况都相对稳定。

婴幼儿奶粉的销售实际上主要来自海外代购的强劲需求推动,甚至导致了本地婴幼儿奶粉供给一度短缺。此外,由于澳洲奶制品行业属于出口导向型,澳元贬值和中澳自由贸易协议的进展都在2015年里持续提振澳洲奶制品的出口情况。


但欧盟地区奶制品的疯狂增产,和关键市场的需求滞涨导致全球奶制品市场环境恶化,澳洲奶农们也已经感受到了竞争升级带来的价格压力。

1.4
澳、新乳企股价纷纷遭遇滑铁卢
由于面对着类似的全球上游奶源供过于求,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放缓和需求有所回落,再加上中国海关控制变严的因素,使得澳新的乳制品行业同时受到了打击。其中,纯粹依靠加工的不少企业生存困难,但以终端消费品为主和拥有品牌声誉的公司则相对抗打击能力更强,本质上是一个行业回归理性的表现。
恒天然作为全球最大的奶制品出口商,主要产品为奶制品原料,其收入和经营状况与全球奶制品价格价格戚戚相关。其上市信托的价格走势也与乳制品拍卖平均价格指数的走势基本保持一致。在全球奶制品市场低迷不振的情况下,恒天然公司已经在今年1月和3月两次下调出厂奶价(farm gate price),连续下调价格不仅让奶农大失所望,整个行业信心也受到打击。3月8日第二次下调奶价后,其上市信托的价格也在之后的两日出现跳水。

去年大热的中概消费股在今年里遭遇“滑铁卢”,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挫。其中,贝拉米(ASX:BAL)和Blackmores(ASX:BKL)的股价下跌幅度最为严重,尽管这两家公司在刚过去的2月财报季都呈交了相当炫目的成绩单,但是强劲的财务却无法抵消预期不足带来的消极影响。


Blackmores在今年初刚进军婴幼儿奶粉市场后就遭遇了政策风险,中国在今年收紧代购监管并开展跨境电商税收改革的措施明显影响了澳洲奶粉出口商们的未来销售预期。虽然中国加强灰色市场监管在长期中利好澳洲大生产商,有利于提升利润率和品牌形象,但是积极作用的反映需要一个过渡期。
在短期内,选择规避潜在的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抛售行为导致这些公司的股价出现了大幅震荡,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的股价虽然从最高价出现回落,但并没有丧失去年以来的所有涨幅,而是体现了市场预期的合理调整。

2
迈高的未来在哪里?
虽然近期经营状况遭受严重打击,但最终决定公司及其股价是否值得投资的核心是其未来前景。在目前市场上恐慌心理严重的情况下,事实上迈高的未来前景却并不完全是悲观的,因为其核心的中国市场,与进军终端消费品市场的策略依然是长期可行的道路。

2.1 转型中的乳业巨头

从2016上半财年迈高财报的分项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家乳业巨头从原材料加工向高附加值品牌产品过渡的趋势,这也意味着迈高股价未来受到乳品大宗商品价格牵制的程度越来越小。


2014年上半财年,迈高有42%的销售(按量计算,单位:吨)来源于半成品(Ingredients & Nurtitionals)。而到了2016年上半财年,这个比例下降至31%,来自即食乳制品产品(Dairy Foods)的销售占到了的69%。
从收入来看,即食乳制品产品为集团的贡献增长更为迅速:本地销售额两年年化增速达到每年25.9%!2016财年上半年度录得6.12亿澳元;盈利总共翻了三番有余,由此前的1400万澳元上涨至6600万澳元。主要来源于中东和亚洲的国际销售额两年年化增速达到了21.3%每年,录得8300万澳元;如果将灰色途径流出的销售算入其中,则预计达到了1.45亿澳元的营业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旗舰产品——德运品牌的认知度在过去一年中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销售额大涨45.9%至2.64亿澳元。德运不仅在本期为集团营业收入做出了极大贡献,品牌效应的建立为迈高开发新产品做出了良好铺垫,既可减轻未来产品宣传的压力,另外为新产品的定位以及利润率提供了参照。


更进一步的,迈高已向营养奶粉、乳制品饮料以及奶酪产品三大分支做出了进一步投资。投资额度分别达到:2.6-3亿澳元、1.65-1.9亿澳元以及8600万澳元,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上升的终端消费者需求。
迈高旗下德运婴幼儿配方奶粉也于4月进入中国的在线电商及签约直销商。与此前公司在青岛设立婴幼儿奶粉厂的战略不同,本次推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将以澳洲本地奶源为原料,并在澳洲工厂加工。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转型的过程都是艰难的。只是不幸地是,在迈高转型期间遭遇了外部和内部的震荡,才出现了本次的股价重挫!

2.2 未来影响迈高的核心因素
关键还是中国
周三发布的公告中最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市场销售的状况。
公司销售受到了中国政府收紧“代购”行业管控的影响,同时自行与中国主要电商合作上架销售乳制品的推进速度缓慢。这是原先公司预测中过于乐观和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但目前投资者抛售程度显示出的对中国市场前景的看法却过于悲观,忽视了进入新市场必然需要一定过程和适应的同时,中国巨大的需求并没有改变的事实。
预计公司未来面对中国市场的销售依然会维持相对高速的增长,但会受到更多政策影响,因此增速肯定会与2015年的成倍增长有巨大差别。
此外,该公司的婴幼儿奶粉将会是最值得关注的一步棋。其成败将决定公司未来能否重新翻身。由于这一产品投放市场时间不足一个月,因此还需要时日来进行判断。

澳元汇率影响
本次下调财务预期的声明中,除了中国市场销售不及预期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澳元汇率明显高于公司此前预测。
但近期的中国、澳洲和美国经济与货币政策走向意味着澳元的高企很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就发生转折,最近的澳元汇率很可能是一个中期高位,因此这部分的损失在下一财年应当就会成为公司优势。而长期来看,这一因素对公司运营的总体影响会互相抵消,不会过多拖累公司利润。

澳洲业务布局
德运从中间加工商转向终端产品的策略是一个长期方向,也将会是公司立足之本。
无论是从2016财年上半年财报中终端销售已经快速超过初级产品销售总额来看;还是从最近宣布与本地最大超市Coles达成的奶酪加工和供货合同来看,其核心业务专向终端消费品的策略得到了明显的贯彻,尤其是凭借其实际本地第一大乳制品行业公司的低位,在本地的市场占有率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3
 MGC究竟值多少钱?
在对迈高在行业、公司层面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做了上述分析之后,我们公司对迈高股价的定价做出了最新的定量分析,主要基于以下的几个核心假设:
  • 世界大宗商品乳制品价格短期不会发生明显反弹,预计至少在一年之后才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 迈高针对中国市场的终端产品销售(包括本地奶粉与直接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销售)将保持比较平稳的高速增长,但增速将较公司预期下跌至少20%,且将来将会有更多直接进入中国市场的销售替代本地代购的销售;
  • 迈高本地终端产品销售——如液体奶、奶酪等将会保持健康增长,最终获取比较大的市场份额,即与此前预期没有任何巨大变化。
  • 澳元汇率将在未来的半年内重新回到兑美元0.7至0.73的平均水平,并在未来几年里将长期均衡水平保持在0.7左右。
基于以上的这些假设,以及目前公司的分红水平,则迈高股价的短期6个月至8个月的股价(即截止今年年底)预期应当在1.8至2.0澳元的水平,若考虑到股息分红和2016至17财年分红增长的收入,则其截止今年底至明年一季度的所有价值应当会在2-2.1澳元;而未来一年以上不考虑分红收入的价格目标将会在2.1-2.2澳元。而如果出现迈高的中国市场销售停滞现象,而其他假设不变的话,则迈高的悲观定价则应当在1.4至1.5澳元。
以上假设没有考虑到迈高的婴幼儿奶粉有大量销售与利润,如果以上主要假设有明显利好变化,尤其是如果婴幼儿奶粉如果有大量销售利润的话,则其定价将会有明显上调。但在有至少一个季度至半年的销售数据之前,这一部分的收入不适宜包含在定价之中。
根据以上定价,即使是出现比较悲观的条件,目前跌至1.3澳元以下的迈高股价都属于低估的,考虑到市场上目前的恐慌气氛,建议可以在股价稳定后于1.4以下考虑买进。

4
结束语
作为澳洲乳制品企业的巨头,MGC的投资信托上市让多少投资人追捧。而上市至今仍不到10个月的时间,价格经历了如此的大起大落的确是让人惊讶地、咋舌地。
这样的表现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在外,中国政策的调整、澳元在过去几个月的大幅反弹和全球奶制品价格的下跌都是不容忽略的因素。而对内,迈高作为全产业链企业,一方面需要照顾奶农的利益,另外一方面也在从原材料供应段转型打造终端消费品的品牌。在外部环境顺利的情况下,这样的转型定会显得华丽。但是内外交困中,MGC才遭遇了这样的打击。
危机往往并存。迈高毕竟是澳洲最大的全产业链乳制品公司。也毕竟拥有澳洲最知名的奶制品品牌德运。并且迈高手上依然有不少可以打的牌,比如婴幼儿奶粉。按照当前的价格计算,MGC的市盈率已经低至六倍,在奶制品行业中显得非常低廉。
依然拥有空间的行业,面对震荡的行业巨头,暴跌后的价格。也许者会带来更好的看涨澳洲乳制品行业的机会。这也正是投资这个行业的魅力所在吧。当然,投资自有风险,大家都需量力而为。


声明:本文中的分析,观点或其他资讯均为市场评述,不构成交易建议,仅供参考,投资时请谨慎决策,根据本身的资产配置情况综合考虑。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本文联合作者:

魏睿昊 [email protected]

庄熠 [email protected]

颜成橙 [email protected]

高松谕 [email protected]


本文撰写于2016年4月27日

高松谕,资深澳洲投资和财富管理从业者。莫纳什大学应用金融硕士、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经济和金融学士。澳大利亚管理投资、基金、证券、外汇和衍生品金融牌照持牌人。专注于澳洲证券、管理基金、澳元风险、私募风投、澳洲新股项目和SIV/PIV投资解决方案。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澳洲金融和投资的深度分析。微信公众号:高谈澳洲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