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实的负利率时代!10万元存银行1年净亏537元
《华商报》最近的一则新闻引来评论无数——中国现阶段已进入真实的负利率时代。对此,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10万元存银行一年净亏537元。
银率网分析师闫自杰向华商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存款10万元,而全年CPI在2.3%左右,也就是以2.3%为通胀率,如此计算国有大行和招商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1.75%,10万元存款到期本息合计为101750元,根据现金价值,以2.3%的通胀率对到期本息进行折现,101750÷1.023等于99462.37,即一年后的101750元仅相当于现在的99462.37元,也就是说,在这几家银行存10万元一年期定期,到期实际上是净亏537.63元。
同理,其他9家上市的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2.00%,10万元存款到期本息合计为102000元,用同样的方法计算,折现后仅有99706.74元,到期实际上是净亏293.26元。
也就是说中国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已经是负值。
业界人士认为,负利率只是“披着羊皮”的税收,有可能将银行成本传导到企业和个人。
1、穷人、老人最终会成为负利率困局中最主要的受害者
负利率可被看做是种“退步税”,即收入愈低,“税率”愈高。
低收入者的财富主要集中在存款,相当多的穷人会选择继续把有限的钱放在银行,横竖是缩水,拿回家塞墙洞大概要比放在银行更不堪。这已经在历次的“储蓄搬家”中不同程度地显现。穷人,是玩不起“储蓄搬家”游戏的。
负利率也是种“老人税”,最大的受害群体是老人。老人积累财富的过程已经完毕。以后要依靠积蓄来度过晚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农村,基本上没有退休金,除靠子女接济外。存款利息是他们重要的生活来源:城里人虽然有退休金,标准也在逐渐上调,但也赶不上通胀的步伐。
2、富人们当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钱放在银行里一点点蒸发
低利率诱发巨大信贷需求和资金需求,廉价货币政策释放出了巨大的流动性,当游资、热钱横行之时,投机一定更疯狂、更猖獗。这时,投机暴利远远超过投资回报,实业资本受到威胁……
3、储蓄理财化成为一种趋势
对于现在很多80、90后来说,消费能力仍然比较有限,因大部分财富主要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可见,在过去的负利率时代,人们以抢购日用品的方式来保卫自己的财富;现在的负利率时代,这样显然行不通。
一分风险,一分收益。在你参与股票等高风险投资时,仍需要结合你的风险承受能力,量力而行。
2中国已进入一个干啥都不赚钱的阶段?
最近有一个数据非常重要,它堪称“让高层最为忧虑”,这就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在今年1到2月,以及1到3月两个点上,民间投资增速不断下滑,但全国投资增速不降反增。这意味着,在第一季度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的投资增加迅速,填补了民间投资的下滑,还略有富裕。到了4月份,由于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国企和地方政府投资也扛不住了,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开始掉头向下。
让高层忧虑的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突然失速,连民营经济都不好了,光靠政府和国企来救市,能扛得住吗?
对于民间投资增幅回落较大的原因,主要有5方面所致:
1、经济下行,经营风险加大导致民间资本“不敢投”。
2、利润减少,投资回报率下降导致民间资本“不愿投”
3、垄断行业太多,行业准入限制导致民间资本“不能投”。
4、是融资渠道不够畅通导致民间资本“没有能力投”。
5、行政干预导致政府把资金都输送给了国企。
3多地经济告急!赚钱效应消失了吗?
为什么民间投资下滑,这是个可怕的问题,因为民间投资是趋利的,民间投资兴旺一定是有强烈的赚钱效应,而现在出问题了,也一定是赚钱效应消失。
先看看下面这些例子吧。
2015年开始,大量的资产泡沫吸走了太多的钱,让正经的产业干不下去了,工厂企业大面积倒闭。
例如富士康,在工厂上班的工人,基本都是靠加班费赚钱的,基本工资很低。但从去年开始,这个长年加班的血汗工厂,竟然放大假。双班改单班,一到节假日就延长假期。工人收入大幅下降,他们家自然生活水平也是大不如前。
还有一个小企业主,之前生产的是化工,每年都有上千万的利润,但去年开始钢厂被关闭,煤炭卖不出去,化工产品也滞销,大量库存积压吃掉绝大多数利润,目前靠裁员才勉强持平。若无改观,真的只能关闭工厂,回家卖红薯了!
还有做纺织的企业,由于生产无法连续,很多订单都跑了。弄得老板把百万豪车都卖了周转,他不止一次跟我提过,太难了!准备退休。
从2011年开始,私企感觉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在2012年,私企开始觉得越来越艰难,减产停工的迹象开始出现;进入2013年,绝大多数私企已经在勉强支撑,只是希望“奇迹出现”。进入2014年,私企在多方面的压力下,几乎全面陷入困境。
4民间投资大幅下降?我们该如何赚钱,三个真相要注意!
真相一:民营经济缺钱,央行放的水,全都流向了房地产
3月新增信贷超1.2万亿,如此,今年一季度新增信贷4.61万亿。特别是09年四万亿后,上升斜率陡然加快。
要知道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处于一个补库存的周期之中,本来应该是各行业加紧出清后的生产投资,但却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自打今年一季度以来,房地产再次起飞之后,大量资金被吸干,而民营经济不但没有得到资金的支持反而日渐萎缩,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暴跌。
现在整个私营环境都这个卵样了,都在倒闭裁员,早就是路人皆知。现在看来看去就只有房地产赚钱了,人又不是傻,当然往房地产整个行当挤乌龟啦。
然而,进了房地产就万事大吉了吗,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
富人套现移民 韭菜为国接盘
一个名叫周天宇(Tian Yu Zhou)的中国学生,以3110万加币(约1.5亿人民币)的价格买下温哥华今年最贵的一幢豪宅。周天宇拿出约2200万加元(约1.1亿元人民币)支付首付,对该房产拥有99%的业权。
同时,这名学生从CIBC(加拿大帝国银行)办理990万加元(约4997万人民币)的按揭贷款,每两周的按揭供款为17080加元(约86218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每个月仅仅按揭供款就要3.5万加元(约17.7万元人民币)
对此,朋友圈里海外基金合伙人的评论直言不讳:
中国熊孩子1.5亿购买温哥华豪宅一事说明了六个事:1、有钱人孩子都出国读,不会抢国内教育指标;2、有钱人现金管理到位,一般1/3以上配置海外,还必须是民主国家;3、人民币不贬值到一定程度这些钱不会回来;4、中国富人很幸福,过去三十年一直很幸福,还会继续幸福;5、穷人还在网络上声讨和传谣,富人正在准备进一步海外配置;6、以上皆丑陋现实。
A股的结局我们历历在目:财富在高位完成了一次再分配,聪明人急流勇退,高位套现;韭菜们前仆后继,为国接盘。如今同样的剧情可能正在楼市上演。房价疯涨背后,房子只是在不同人之间转手罢了,有人套现移民,有人高位买套。最后,穷人想赚钱变得更加困难。
真相二:先不说民营企业无钱可投资,即使有钱投资,壁垒众多,资金都不知该投向何方?
中国投资存在两级分化:一方面,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服务业存在广泛管制,“玻璃门”“弹簧门”普遍存在,民间企业缺少投资领域。
中国不缺需求,而缺有效供给。中国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
据测算,2014年中国居民出境旅行支出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一些有大量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中国的富人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海淘”购物上,购买的商品已从珠宝首饰、名包名表、名牌服饰、化妆品等奢侈品向电饭煲、马桶盖、奶粉、奶瓶等普通日用品延伸。
这种情况发生在中国很多实体企业正在生存线上垂死挣扎,而中国人却不断对外消费,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同时很多垄断行业并没有对民营企业开放,一些产能过剩的国企牢牢把控主导地位,也导致民营资本投资意愿不足,也不知道投资什么才能安稳地赚钱。
真相三:地方政府不待见民营企业,把资金都输送给了国企
地方政府是需要政绩的,而且很多国企都是地方的税收大户,当地许多居民好几代人都在国企中就业,可谓根深叶茂。如果不扶持好这些国企,不仅财政收入受影响,当地就业也会受波及。
所以对地方政府而言,最好的经济稳增长办法就是上项目,搞基础建设,而投资主体肯定是政府和国企。而民间投资的下滑就不可避免了。
甚至有些民营企业在当地受到过不公平待遇,每当有央企国企负责人前来投资、合作,当地会大力宣传,但民营企业来谈合作,有些地方负责人见一下民营企业家还躲躲闪闪的。
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想赚钱就变得愈发艰难了。
结语: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很焦虑,这个不会因为阶层的不同而不同,富人也有忧虑,人民币贬值,影响最大的是他们,越多的财富聚集,那么缩水的损失越大。可是他们比普通百姓好过得多,可以轻松地把资产转移海外,离开,逍遥。同时,阶层上升通道愈加狭窄地今天,富人一直是富人,在食物链的最顶端,而在底层的人,除了被迫接受,他们别无选择。
在这个阶段,赚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都想赚钱,却不知道该如何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