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ute Portugal 干杯葡萄牙!| CITYteller

2016年02月07日 TIMEZONE


辛特拉里斯本波尔图
我要逃离英国,拥抱温和的葡萄牙


  # 游记     # 建筑     # 人文  

拜北大西洋暖流所赐,英国的冬天,通常整个星期都见不到太阳,就算偶尔见着了阳光,也许没出两分钟又要下起淅沥的小雨了。此次前往拥有着地中海气候的葡萄牙,目的很简单,正是为了逃离英国。可这一去我才发现,葡萄牙的吸引之处不仅只有温和的气候。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大西洋的蓝,学名Atlantic Blue。由于受到海水的侵蚀加上山脉大多逼近海岸,葡萄牙许多的海边都是以沙滩加上高耸裸露的岩石为主。尤其在辛特拉(Sintra),一个拥有欧亚大陆最西端——罗卡角(Cabo da Roca)的城市,这种风景更是随处可见。


这天在辛特拉之所以能拍下这么多海岸线的照片,正是多亏了一位名叫Ricardo的大叔开着他的丰田吉普车,带我们走了许多off road。大叔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他爱他的车,说他的车像是一匹野马,要开得很快才能释放出它的性能。他还会管那些堵在前面慢悠悠的司机叫weekend driver。他爱辛特拉的山脉森林。因为政府用一种强力的化学除草剂来清除外来的野草,所以他不停地给政府写信,告诉他们其它的植物也一样被杀死了。最后分别的时候大叔说他的鼻子酸了,说要不是我们,他已经好几天接不到客人了。现在很多游客都是走马观花,看看最有名最多人去的景点就算了,呼吸的都是别人呼出来的气息,根本没人想静下心来去呼吸来自树林的氧气。

下图的罗卡角,正是当年葡萄牙诗人卡蒙斯写下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ça(陆止于斯,海始于此)的地方。一座孤零零的灯塔在悬崖上守候着出海征服日月星辰的人们,Ricardo大叔虽然没有远航,但他就像那灯塔一样,守护着辛特拉的一草一木。

与辛特拉海滩上嶙峋的峭壁和汹涌的海浪不同的是,在法鲁(Faro),葡萄牙南部的一个度假城市,我们能见到长长的沙滩和平静的海水。由于去的季节不是当地的旅游旺季,所以街道并不是太繁忙,偶有几对背着相机来葡萄牙避寒的游客。海边更是如此,因此海水显得更加的平静。

在法鲁有个很出名的小岛叫做Ilha Deserta,虽然翻译过来叫做荒芜岛,但实际上是因在春天能见到很多候鸟繁衍生息,到处生机勃勃而出名。而我们此行由于在冬季,所以能见到的生物只有一只孤零零地搁浅在礁石上的黄色“鲸鱼”,加上旁边稀稀落落的沙滩植被,我们真正地体验到了荒芜岛的荒芜。

说完了葡萄牙的海,不得不说的便是葡萄牙的建筑。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发展,瓷器引进了葡萄牙,葡萄牙人随即被这种光润柔美的蓝白色瓷器吸引。于是现在走在葡萄牙的街道上,贴着瓷砖的墙随处可见。下面的图中正是一个瓷砖的作坊,作坊的主人说他最喜欢的颜色就是蓝色配黄色,因为这两种柔和的冷色调与暖色调相撞后并不会中和,也不像别的撞色搭配那样抢眼,而像是激烈碰撞之后的火花,在不经意间抓住人们的眼球。

我所见到的葡萄牙,有很多大杂烩式的风格,这跟葡萄牙的历史有关。据向导所说,最初在葡萄牙定居的是凯尔特人,后来被罗马人征服,接着便是摩尔人的入侵,直到1179年才成立葡萄牙王国。其中还有错综复杂的征服与被征服,加上大航海时代的向东发展,导致葡萄牙的文化里随处可见别的地域的影子。例如之前所说到的墙面上蓝白的“青花瓷”,葡萄牙语中的茶正是“chá”,甚至有人认为葡萄牙语中的谢谢“Obrigado”是源于日语的“Aligadou”。

这种大杂烩式的风格也体现在建筑中,葡萄牙虽然没有太多像邻国高迪那些天才般的作品,但位于辛特拉的佩纳宫(Palácio Nacional da Pena)也展现出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糅合:哥特式、文艺复兴式、摩尔式以及曼努埃尔式,都能在这个离宫中体现出来。

也许很多城市会以最出名的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但我认为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的标志,非黄色电车莫属了,就连Swatch的里斯本系列手表都是以电车的剪影作为主要图案。但很不幸的是现在许多电车上都布满了广告,能抓拍到纯黄色的电车需要运气。我喜欢拍电车,因为电车总是漆上亮色,与周围的钢筋水泥形成鲜明对比。可电车并不会停下来等我,每当一辆电车从身边经过,我都会立马掏出相机摁下快门,有时甚至得跑几步追上去。

在欧洲旅游,你会发现许多可以登高望远的地方,例如教堂的高塔,山上的城堡。这次来到葡萄牙的两大城市——里斯本和波尔图,自然也少不了登上高处来俯瞰这两个城市。

在圣乔治城堡(Castelo de São Jorge)便可一览里斯本和边上的特茹河(Tejo River),天气好的时候甚至可以见到远处模仿里约热内卢(Cristo Redentor)的大耶稣像。

当夜幕降临,里斯本的夜生活也慢慢开始了。葡萄牙人最自豪的音乐毫无疑问是国宝法多(Fado),这种音乐在以前是妇女唱给即将出海的丈夫的歌曲,曲调悲怆忧伤。而现在在Bairro Alto的小巷子里,便有专门由法多歌手驻唱的小酒馆。我去的是一个很出名的酒馆,酒馆很小,几乎看不到招牌,进去后却发现已经坐了十来个人,所以只好挤在剩下的几个空位上。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个年纪很大拄着拐杖的老人,在别人演唱结束时带头鼓掌,看起来只是一个热爱法多的老人,后来竟被介绍上场了。他颤颤巍巍地靠拐杖撑起身体,举起手中的葡萄酒向周围的人示意,浅抿一口后,开始用浑浊的嗓音和着吉他忧伤的旋律唱起来,歌声中却听不出哀怨。也许只有老人经历了大半辈子的风风雨雨,才能唱出这样不知悲伤,不怨不公的歌曲吧。

来到波尔图,天气开始没之前那么好了,在牧师塔(Torre dos Clerigos)拍到的全景也是乌云滚滚的。但在旅途的最后一天,我还是和朋友不知死活地租了一辆摩托车,开到了郊区吃烤鱼,结果在回城的路上遇到了暴雨,淋到鞋子里的水都能养鱼了。不过说起葡萄牙的烤鱼,淋一场雨也值了。据说葡萄牙人有365种做银鳕鱼的方法,每天都能吃到不一样的。而在郊区的那家烤鱼店,基本上只有本地人会去,结果里头的服务员基本都不太会英语。幸好靠着指手画脚加上一点点的葡萄牙食物词汇还是点上了一桌子菜。只是最后点甜品时,看了一轮之后,觉得反正都是看不懂的,不如就点个最贵的,结果上来的是一大块臭臭的芝士。

写到最后,也许读者会想问标题为什么要用Salute Portugal,是时候解释一下了。

在辛特拉,我跟朋友们都住在青旅里。辛特拉离里斯本很近,很多人不愿意在辛特拉住而选择当日往返,而当天又正是圣诞节,所以青旅里的住客只有我和朋友。傍晚吃完饭回到旅馆,看见前台的Bill小哥在弹吉他,便攀谈了几句,于是他便热情地邀请我们和他的朋友们一起聊天唱歌喝酒。Bill告诉我,他喜欢音乐,想唱快乐的法多。他还喜欢中国的针灸,觉得很神秘,已经开始跟朋友在学了。他想来中国,学真正的中医,还要把法多带到中国,因为中国有很多很多的人,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听到这种音乐。但他现在没钱,要努力工作挣钱,仰望星空但也脚踏实地。

第四瓶葡萄酒快喝完时我问Bill:“How do you say cheers in Portuguese?”

“Salute. We say salute.”

“Can I make a toast?”

“Sure.”

“Salute Portugal!”

是啊,干杯葡萄牙!

以及向在葡萄牙遇到的小哥Bill,大叔Ricardo还有唱法多的老人致敬!他们在各自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的在为实现梦想努力,有的在为坚持梦想奋斗,有的也许已经实现了梦想而显得豁达自然,best regards!


◆ 本文作者 ◆




CITYteller | Fraaank

Earth porn photographer



E D I T E D  b y  小 新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TIMEZONE所有,转载或引用请联系TIMEZONE编辑(微信:joyful_yan)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它违法、恶意使用TIMEZONE内容者,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所有配图由Fraaank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回 复 城 市 名,查 看 城 市 精 彩 内 容

明斯特 | 盖恩斯维尔 | 伦敦 | 达拉斯 | 渥太华 | 悉尼 | 曼彻斯特 | 西安 | 墨尔本 | 多伦多 | 香港 | 伯明翰 | 班夫 | 格拉斯哥 | 波士顿 | 布拉格 |  辛特拉  |  里斯本  |  波尔图  ...


投稿给CITYteller,分享你的城市故事


征稿进行中

回复关键字 投稿 查看详情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